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

2009-07-14张国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凸透镜容量课件

张国华

多媒体的应用为物理学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的展示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许多常规教学手段起不到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多媒体在新课导入的应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课在导入时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兴奋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那么将对学生学好本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导入法、讲故事引入法、演示实验引入法、设疑引入法等,使用多媒体手段,课堂效果会更加明显。例如我在听一堂课改课《令人厌烦的噪声》时,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不同的声音:有悦耳动听的鸟鸣声、泉水的叮咚声、优美的小提琴演奏声、有工厂机器的轰鸣声、有刺耳的汽笛声、还有繁忙的马路上各种交通工具发出的嘈杂声。然后请学生谈一谈对刚才听到的声音的感受。有的学生说:“小鸟的叫声、泉水的叮咚声,让人心情愉快,心旷神怡。”有的学生说:“机器的轰鸣声、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听后让人不舒服。”学生发表了许多意见,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成功导入新课,最终本堂课非常成功,课毕全体学生和听课老师热烈鼓掌。在上初二物理《物态变化》一课时,我曾播放一段课件“小雨滴回家了”的动画。演示了大地上的水通过河流、森林、大海汽化成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凝华成小冰晶,聚集在一起越来越重,达到一定程度下落,小冰晶融化成水,最终下雨,小雨滴又回家了。同时配备音响效果和说明词,使整个导入富有诗意,又引入思考。全体学生饶有兴趣地观看,注意力得到充分地集中,并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从而为学好本节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

多媒体的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以下的几个方面可以体现多媒体教学的实用性。

1.可以直观展现抽象的物理知识。物理课程中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如热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和发电机是如何工作的;分子动理论、信息高速公路、核能的应用、原理等。常规的教学运用挂图、模型等表态道具,缺乏准确的感官效果。而通过多媒体剪辑影片、录像、声音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把文字材料获得抽象概念具体化。把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例如在讲核能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影片资料,了解核能的原理、应用以及我国首颗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的爆炸场面,在提供让人震撼的场面同时,又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对学生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学习中国科学家艰苦卓绝的工作态度和意志品质,为国争光的精神。

2.可以为学生提供仿真实验,起到实际实验起不到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的器材做实验、获得数据来探究和归纳物理规律,但效果不是太好。如凸透镜成像实验,学生虽然做了实验,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记忆效果不明显。通过课件“凸透镜成像”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体现凸透镜成像过程中物距、像距变化、像大小的变化。通过课件充分体现“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再结合生活中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从而系统、有效地理解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知识的容量,提高效率。有的课知识容量大,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特别是知识体系的复习。而通过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来构建知识框架,系统复习相关知识,不仅提高信息的容量,还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机会,提高效率。初三物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这一章内容,由于知识涉及面广,与现代科技发展前沿接触多,信息的容量、深度大,但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的进步、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学好知识的重要性,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并且使这样一堂容量大、有深度的课较轻松、有效地教授给学生,提高了效率。

毫无疑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物理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新的空间。但教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多媒体再好,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解决一切。我们应认识到:引起教学质量的变化不是多媒体本身,而是如何科学、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多媒体演示不可完全替代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学生参与实验过程,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对培养实验技能,科学素养具有很大的作用,这是多媒体教学所不可替代的。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不可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要尽量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从而真正做到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凸透镜容量课件
水瓶的容量
[透镜成像的规律]随堂练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测凸透镜焦距的三种方法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鼹鼠牌游乐场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用不等式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