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2009-07-14赵瑞兵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圆柱体知识结构周长

赵瑞兵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不断探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它的优势。

下面就来谈谈自己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方面上的一些认识:

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就一发不可收拾。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而且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动感十足,更具吸引力。特别是那些教师无法用语言和教具演示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用信息技术形象化处理成逼真的屏幕图象和动画,这样学生更能体会到事物的本质,学习兴趣更浓,动机更强。如教学“什么是周长”时,对于“周长”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教学时,我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秋叶”的音画诗朗诵,把学生静静的带到秋天的美景中,接着画面上落下一片树叶,上面爬着一只蚂蚁,学生一个个带着好奇的眼神,看着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在老师“小蚂蚁在干什么?”的问题下,一个个的小手举得很高,叙述问题的学生回答得准确利索。从而使学生在动感中、美景中充分感知,建立了“周长”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架起了桥梁。事后教师评课时,有人说这节课这样设计太好了,数学课也可以向语文课一样在诗情画意中进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合能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会学,会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也就是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游园》一课时,我在屏幕上出示了一个美丽的公园,同时还放上《梦中的鸟》的轻音乐,学生在鸟语花香之中漫步游园,多有一番意境。学生都陶醉了,我借此发问:这么美的公园中,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发现了公园中有六边形、三角形、四边形等等的小路,我们可以求出它们的周长。这多自然呀,下面可以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图形周长的计算。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实现了个体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整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实现多向思维

小学数学知识的积累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拓展知识能力,使学生会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而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用它来展示知识的脉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圆柱体体积计算时,为了展示圆柱体和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设计了一个课件。屏幕上先出示圆柱体是怎样分成了若干个小份,再出示怎样拼成了形状接近的长方体的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立体图形也可以用切拼的方法去研究,从而推导出来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课件的形式既显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一个脉络清楚的知识结构,又展现了数学多向思维的方法,还实现了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构建和重组,注重了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圆柱体知识结构周长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人工“向日葵”材料问世
周长面积变变变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坡角多大,圆柱体在水平面滚得最远
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思考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
怎样建造你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