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09-07-14范军平

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中学课堂教学

范军平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以课堂教学系统为对象,按照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课堂教学观对照课堂教学,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构建与实施形成性评价方案,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体育新课程,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3-0081-03

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构建科学化、制度化的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总结教学经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对课堂教学的科学管理。为此,在研究中遵循“学习评价取向应人本化、学习评价指标须综合化、学习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学习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学习评价重心应过程化”的原则,从多方面改进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并在各个维度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评价机制;力求在研究中不断的完善、调整,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体系。

1新的评价的特征

“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构建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相对于传统的评价特征,新的评价特征:从时间看,新课程改革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保持教学与评价的动态平衡发展:从功能看,要把评价作为促进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要从过去的“为评价而教学”转变为“为教学而评价”;从价值取向来看,新课程改革更偏向于主体取向的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做出某个结论,而是让被评价者认同评价,从评价的过程和结果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在评价过程中,不论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都是平等的主体。

2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1)评教与评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教学双主体共同发展目标的过程。“评教”是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学设计与实施贴近学生实际,因学生而动、因情境而变:注重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与改进,以确保大面积、可持续性地提高教学质量。“评学”是建立评价学生学习态度、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从评学的角度看,强调学生同客观世界、他人、自身的“对话”,以此促进教师实现课程理念,不断改进教学。

2)明确简要性。指标明确、具体,至少要有二级指标,明确显示指标的意图,又不拖泥带水。明确简要性还包括指标分类要有统一的角度,不能交叉、混淆、不可比。

3)体现开放性。课堂教学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等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状况千变万化。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教学条件下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并兼顾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成长历程,提倡教学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和教学风格的形成。评价要重视受评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价值多元,尊重差异。

4)整体完备性。指标体系内的指标要比较完整、全面、不遗漏任何重要的项目,能够全面地再现和反映体育教育目标。同时要求指标体系内的各条指标能在它们的相互配合中实现总体目标。

5)操作可行性。操作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和课程改革的主流,评价标准是期望的目标,但又必须在目前条件下能够达成,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评价指标及其标准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6)体育学科性。主要表现在指标所对应的观察内容的学科性上,突出体育学科特点,全面科学的衡量被评估者的体育科学素养。

3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评价指标的设计选取中,作者采用特尔菲(Del-phi)咨询法,通过多名有经验的教育教学专家(中学体育特高级教师、高校体育教学研究专家、高校教育专家)的问卷调查,经过几轮的集中、返回、再集中,最后得到较为一致的意见,取得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4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操作说明

4.1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本方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共设置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出发,设置项目。“二级指标”:采用描述性语言列举对各个一级指标进行评价的典型性特征。“权重”: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的满分数值。“赋分”:根据特征描述,对教学实际与二级指标的符合程度所作的判断。“教学特色”:作为加分因素,为教师的创造性留下空间,主要包括教师在某些方面的创造性和教学效果突出两方面特征,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教材组织的独到、有效之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或探究过程中发现了教师或教材不能解释的新问题,学生的不断反思与调整学习策略的有效性等。“评价结果”:评价者依据评价标准赋分、评等级,并写出简要、恰当的听课感受。

1)教学目标。①预设的符合程度。符合课程标准,包括知识、技术、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适应,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②可操作性。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2)教学过程。①教学准备。着装整齐,精神饱满,态度热情,准时上、下课,教学过程预设认真,器具准备到位,示范标准熟练;教学心理准备充分,能灵活处理偶发事件;②课堂结构。教学环节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结构紧凑,计划周密,层次分明,空间与时间安排得当;③学习资源的处理。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严谨,结构完整,有系统性;选择组合恰当的教学媒体,重点、难点把握得当;④过程调控的有效性。善于把握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适当调整,把握整体学习状态,及时引导学生的自我监控与反思;学练强度、密度适宜,有针对性;⑤运动参与的程度。学生关注问题情景,积极主动参与学练活动;学生参与学练活动的人数多,方式恰当,能倾听、协作、分享,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发表个人见解。

3)教学方法。①学练环境的创设。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情境与学习方式相匹配,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符合学科特点,注重探究;②对知识技术的理解运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提出和确立,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体验思练加工过程;③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反应,及时因势利导,方法灵活,善于运用学科思想、方法:④互动对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中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