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合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2009-07-13王平
王 平
资料与方法
自2003年笔者共收治面肌痉挛患者45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均为单纯面肌痉挛。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8~60岁;其中风寒阻络型12例,肝风内动型16例,气血两虚型17例。
治疗方法火针取穴:主穴为太阳、攒竹、颧髂、地仓。配穴辨证加减:风寒阻络型加风池、外关,肝风内动型加太溪、太冲,气血两虚型加足三里、三阴交。操作方法:主穴均用火针针刺。先确定穴位,用蓝色水彩笔标记,然后选取华佗牌0.30 mm×40mm毫针,左手执点燃的酒精棉球,右手执针,在针尖烧红后迅速针刺标记处,刺入约5 mm,针入即出,不留针。操作过程中要求“稳、准、快”。配穴用华佗牌0.30 mm×40~60 mm毫针针刺,风池、外关、太冲针用泻法,太溪、足三里、三阴交针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治疗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间隔2天开始下1个疗程治疗。
中药辨证施治方法风寒阻络:主症见面肌抽搐,因受风寒而诱发,伴恶寒发热,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法为疏风通络,活血止痉。方药可用大秦艽汤合牵正散加减:秦艽、防风、羌活、白芷、川芎、蝉衣、地龙、白芍、白附子、僵蚕、全蝎末(冲)、当归。抽搐频繁加蜈蚣、白花蛇,心神不宁加龙齿、珍珠母。
风阳上扰:主症见面肌抽搐,常因恼怒或精神紧张而加剧,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平素急躁多怒,舌偏红,苔薄黄,脉弦数。治法为平肝熄风,通络止痉。方药可用羚羊钩藤汤加减:羚羊角、钩藤、菊花、生地、白芍、茯神、竹茹、石决明、生龙骨、牡蛎、僵蚕、全蝎。口歪明显加蜈蚣、地龙,大便秘结加龙胆草、草决明,阴虚水亏加枸杞、龟板。
血虚风动:主症见面肌抽搐,面色无华,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唇甲色淡,舌淡,苔薄,脉细弦。治法为养血育阴,熄风止痉。方药可用阿胶鸡子黄汤加减:阿胶(另烊)、当归、生地、白芍、龟板、麦冬、天冬各10g,鸡子黄1枚,生牡蛎30g,僵蚕10g,全蝎5g。兼挟虚热加丹皮、地骨皮;失眠多梦,加酸枣仁、夜交藤;大便燥结加火麻仁、玄参;脘胀食少加佛手片、炒麦芽、鸡内金。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经1~2个疗程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年随访未复发;②显效:经1~3个疗程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有发作;③有效:经>3个疗程治疗,仍有轻微发作,发作时间缩短,间隔时间延长;④无效:经>3个疗程治疗,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
结果
显效13例(28.89%),有效27例(60%),无效5例(11.11%),总有效率88.89%。
讨论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之一,劳累、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是其发病的重要诱因。其常见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面肌抽搐,病人多数在中年以后起病,女性较多。病起时,多为眼轮匝肌间歇抽搐,逐渐缓慢地扩散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的颈阔肌。抽搐的程度轻重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入睡后抽搐停止。两侧面肌均有抽搐者甚少见,若有,往往是一侧先于另一侧受累。少数病人于抽搐时伴有面部轻度疼痛,个别病例可伴有头痛,病侧耳鸣。神经系统检查,除面部肌肉阵发性的抽搐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发现。少数病例于病程晚期可伴有患侧面肌轻度瘫痪。
本病为缓慢进展的疾患,一般均不会自然好转,如不给予治疗,部分病例于病程晚期患侧面肌麻痹,抽搐停止。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不恢复或不完全恢复时,可产生面肌痉挛,是面神经麻痹的后遗症。面肌痉挛表现,病侧面肌发生不自主的抽动。根据有面神经麻痹的病史,可与原发性面肌抽搐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