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手段运用
2009-07-13孔维胜等
孔维胜等
挖掘内容之“美”。创新教学手段,这不仅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的,也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有效方式。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孔维胜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渠道,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然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现代教学论的指导下,本人对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转变教育观念,坚定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人由于某种强烈的变革现状的意愿,在社会发展和个体生活的客观现实中,渴望发展,产生创新的要求,萌发创新的动机,表现创新的意向和愿望的一种心理潜能,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存在,简单地将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上,他们完全处在被动的、机械的、封闭的状态,完全丧失了主动的、个性的、独立的思考。在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独立人格难以形成,探求知识和真理的愿望难以产生,创新意识也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从创新的角度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变老师为“导师”,变“发问”为“答问”,变“教材”为“学材”,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育主管部门也必须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不能简单以分数高低论成败,而是给他们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让教师能够放下包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教学中去。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学生才会有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欲望和行为,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节时,我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内容制成课件,再配上音乐以渲染当时的场景。当这些场景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网络进一步查找相关的资料,他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探求热情,于是,便由被动听课变成主动求索,创新的精神也就自然被调动起来。
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问题是我们思考的起点,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任何科学成就和真理的获得都是对科学问题探索的结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要尊重学生,鼓励其提出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见解,把提出问题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学历史教材主要把它放在中国历史进程的范畴内进行了评价,但是在学习和讨论过程中,就有不少学生把洋务运动和当前的改革开放进行比较,把这一问题引向了深入,他们认为,洋务运动和当前的改革开放,都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但是,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束缚,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命运,相反,当前的改革开放却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日渐增强。
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对之知欲旺盛。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一优势,善于通过激疑、质疑、探究和释疑,使学生进一步探究,发现新的历史知识。让他们从无数生动的历史资料中找到真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教育的要旨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智能发展、能力培养或是思维训练的翻版。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创新能力既不是靠教师“灌”进去的。也不是靠学生“背”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得来的。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有在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时,其行为动机才是自愿的。行为进程才是自由的,行为结果才是独创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的,学生的思维活动极少,培养出来的往往是毫无创新能力的“高分低能儿”,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在历史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展开讨论,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课本当中的历史结论。例如:为什么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什么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把握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促进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的形成,从而为发展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乃至创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名历史教师,更应该善于抓住各种时机,转变教育观念,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切入点,变封闭式、单一性的传统教学为开放式、多元性的素质教学。把历史课堂变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训练场。
多媒体在历史课堂上的应用
常江慧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能只抱着教材讲课,一定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走出来,要设法选取一些丰富有趣的素材,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真切,感受深刻,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我结合具体实践谈谈多媒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激发兴趣。兴趣是一种看不见的感情冲击力,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传统教学手段不仅耗时多,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少,且抽象的内容也难以令学生产生兴趣并掌握知识。日常教学中我应用多媒体把声音、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创设了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拓展视野。历史课本容量有限,所涉及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运用多媒体来补充课本内容,可以丰富所要掌握的知识,开阔眼界。比如:“新航路的探索和开辟”这段中世纪的历史,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途径来了解哥伦布的航程,他的家庭,他所生活的世界以及他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模拟探索和发现。在完成模拟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又可以了解十四、十五世纪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各种人物与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在了解世界著名探险家的同时,既发现了学习的新方法,又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震撼心灵。生活在安定社会环境里的
学生有时很难体会历史长河中曾经的曲折,教材简单的文字说明不易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就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重现历史,把学生带到过去,身临其境。如在《抗日烽火》中,我用多媒体展示了日寇残杀中国人的历史照片,同时播放相关的日寇侵华的影片片段,讲述日军对华侵略的暴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在心理上、认识上产生共鸣和呼应。
冲击视觉。学生为了历史考试的需要,必须记忆一些历史知识,而学生对于文字往往感觉枯燥无味,一些较长的文字甚至懒得多看一眼,认为自己反正背不下来,就不去浪费时间了。要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认识痕迹的保存能力。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影视资料播放日寇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然后出示这样一个信息:5个日本兵就占领了一个县城,在万人坑日本人大屠杀时没有中国人反抗,这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边做回答边记住了一些知识点。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记忆效率。
师生互动。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具有诊断评价、反馈强化的功能。我在多媒体教学中,设计了一些问题作为形成性练习,例如选择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多种形式。学生在学习后进行认真思考,然后分别给出答案,我马上给出评价信息,指出错误,肯定正确,个别学生如有疑惑,可及时向我提问,我会对其单独进行指导和辅导,真正体现因材施教。这对促进学生探知明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和谐美
刘金霞
和谐美,是美的一种基本表现形态。和谐美是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感性、自由和必然、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作为美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美。在历史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在的审美元素,引导学生学会感知、鉴赏历史自身的和谐美将十分有利于开展审美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审视中学历史教育,会发现其所蕴含的和谐美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层面。
制度文化的和谐美。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合理的制度文化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自由与必然的协调,真与善的统一。将其作为审美的对象,可以从中获得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心情,从而充分展示出和谐美协调统一的内在特征。例如新中国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处理了中央与地方、历史与现实、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营造了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与氛围。从美的角度审视。它展现了和谐之美。
政治治理的和谐美。政治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维持秩序,满足特定目的的过程。在中学历史的框架内,政治治理的相关内容往往呈现出“善”或“恶”这样突出的形式。“善”的政治治理会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社会生活稳定平和,给人以和谐美的感受。
中国古代的治世,则是政治治理中善的典型。治世的共同特点是政治开明、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协调融洽。治世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作为审美对象,人类主体以“理智”为前提,去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真):在实践活动中,人类以“意志”为前提,去实现主体世界的目的性(善):在审美活动中,人类主体以“情感”为前提,去寻求主观世界合目的性与客观世界合规律性的统一(美)。这种人类主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能实现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即真与善或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关系,即是和谐美。由于政治治理理念的差异。中国古代治世中的和谐美又具有独特的东方神韵。
历史人格的和谐美。人格是人性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虽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人格概念,但归纳起来都包括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也涵盖了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范畴。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政治人物都以其独特的政治活动体现其人格特征。这些历史人物的活动,或善或恶、或平庸或聪颖、或龌龊或高尚,从中折射出的人格特征具有极大差异,而在那些具有正面意义的人格之中往往能透露出健康和谐美。具有健康人格的个体对于他人、世界和整个自然的态度不仅是一种欣赏,更是一种爱和宽容。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既是健康人格的心理要素。又显现了真与善、现实与实践、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交融无间的相对统一。它展示出了外在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历史发展的完美有机结合,具有和谐美的明显表征。
专题责编再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