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语文的读与写

2009-07-13王大绩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教条试题试卷

编者按:2009年的高考即将来临,为了让广大考生更详尽地了解今年考试大纲的变化和精神,制定一套实用的复习策略,更好地指导考生科学备考,本刊特约请我国著名的考试研究专家王大绩、相阳和常年辅导高考学生的一线教师柴风,依据2008年的高考试题,预测2009年的高考方向,阐述科学的解题方法,为大家2009年的备考提供借鉴和参考。

吸纳和释放能力——语文备考的根本认知

语文考查的内容无非两项:阅读和写作。要求的语文能力无非两种:吸纳和释放。体现的思维方式无非两类:归纳和演绎。

试卷中,除选择题之外。都包含阅读、写作两项因素。兼顾考查两种语文能力,都需要运用两类思维方式,也因此,都具有双重的训练价值。

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基础和语言表达题等。可以说,试卷中所有试题,都含有“读”的因素,只是有的要求读一篇文章,有的要求读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而已。写,以作文为主,事实上,试卷中除选择题之外的所有试题,也都含有“写”的因素。只是有的要求写一篇文章,有的要求写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而已。

试卷中绝大多数试题,都是兼具读与写两重要求的,既考查吸纳能力,也考查释放能力,只是侧重有所差异罢了。现代文阅读,以读为主,以写为辅——简答题,不也是在写一篇“小作文”吗?作文,以写为主,以读为辅——写作文,不也是要先阅读题目吗?

读,基本上要突出一个“精”字,“精”才能准确吸纳判断;写,总体上要体现一个“放”字,“放”才能充分展示特长。

怎么落实“精”?一个词——聚焦;如何体现“放”?一个词——自主。

限于篇幅,本文只谈一个方面:读。

一词一句一份题——吸纳能力的基础

读,考查吸纳能力,要求“聚焦”。聚焦,才能落实“精”字。

吸纳的基础能力是:把握并感悟试题材料中关键性的一词一句。形象的表述是——一词一句一份题。

一份语文试题有六七千字,不是每词、每句都重要,重要的没有多少。具体到一道题目,也无非是由一词一句决定的。我们说“精读”,不是指精细地读,而是指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最简单的解释是——该读的读,对重要信息要抓紧,读得精确:不该细读的不细读,对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弃得坚决。要做到精明地读,不能死记教条,要带着鲜明的目的,专注于把握语言。应该读的是重要信息,对重要信息要抓紧,要精确把握:不该细读的是次要信息,对次要信息要舍弃,要置之不理。区分两类信息,是解答所有题目的共同的关键所在。这里需要注意几点:

一、要遵循“动态·比较·判断”的思辨原则。高考是能力考试,哪些重要,哪些次要,这不能靠死记教条,只能根据题目特定的要求,在对词、旬的比较中判断。

二、要关注句号,一句话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意思。关注句号,就可以逐层实现句与句、词与词的比较,从而实现剔除次要信息、锁定重要信息的根本目的。

三、有些题目,锁定重要信息,就是答案;有些题目,往往不是思维的结束,而是进一步思维的开始,对重要信息需要加工。

重要信息,大致(注意,是大致,而不是绝对,不是教条)包括概括性信息、关键性信息、照应性信息、关联性信息等。次要信息,大致(注意,还是大致,而不是绝对,不是教条)包括专业性信息、情感性信息、描述性信息、附着性信息等。两相比较,重要信息,是表层信息、刚性信息:次要信息。是深层信息、弹性信息。重要信息的核心就是关键性的一词一句,次要信息具有参照和干扰的两重性。

举例来看。

例1把备选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方括号,使下面这段景物描写语意连贯,画面完整。

猜你喜欢

教条试题试卷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教条”已经影响了对暗物质的研究?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