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震撼式”教育
2009-07-13万玮
万 玮
“震撼式”教育突出体现了“震撼”的作用,它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如同醍醐醐灌顶,直指人心。它不是潺潺溪水细细流淌,也不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而是暴风骤雨电闪雷鸣。它或者在一瞬间让人豁然开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或者让人在痛苦中反思,痛定思痛,奋发图强。
要给“震撼式”教育下定义,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究竟什么是教育,不同的教育家也有不同的理解。
柏拉图说:“教育是一种灵魂转向的艺术。”马克思、恩格斯说:“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哈沃德·加德纳说:“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黄全愈说:“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福建的教育学者张文质说:“教育最终成全的是人的解放。解放一个人就是要把他从各种障碍——偏见、暴政、歧视中解脱出来。”湖南师大的年轻教授刘铁芳说:“学生乃是有着与教师同样的独立人格和独特生命的个体性存在,学校教育不是技术化的训练,而是人与人的交往,是师生之间作为平等的个人的相互理解、交流、对话而实现师生生命的相遇相容,达到个体人格精神的积极建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应该说,教育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埋头苦干的教师也许在工作中已经驾轻就熟,也许正焦头烂额,但是,我们在探求各种教育方式之前还是首先得问自己一个问题,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不思考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就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现代汉语词典》对教育的解释为:①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的生活进行培养的过程。②用道理说服入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而作为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的教材对教育的定义则比较一致,如由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一书就对教育作出如下定义: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震撼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当然也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与普通教育方式不同的是,“震撼式”教育突出体现了“震撼”的作用,它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如同醍醐灌顶,直指人心。它不是潺潺溪水细细流淌,也不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而是暴风骤雨电闪雷鸣。它或者在一瞬间让人豁然开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或者让人在痛苦中反思,痛定思痛。奋发图强。因此,我们将“震撼式”教育定义为: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儿童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施加强烈影响,期望青少年、儿童在短时间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这里的“施加强烈影响”有两重含义,一是教育者的言行相对以往或者正常情况之下较为激烈,二是教育者的言行看起来比较平静。但是由于针对性强,青少年、儿童的反应比较强烈。这两种情况我们皆认为是“施加强烈影响”。而这种影响的效果必须在短时间内得到显现,这里的“短时间内”少则几分钟,多则几小时、几天,乃至几周,总得是在一个教育周期之内,而且结果与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要有逻辑联系,否则便体现不出“震撼式”教育的特点。
根据上述定义,“震撼式”教育应当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教育目的十分明确
“震撼式”教育是有明确目的指向的。教育者希望学生能迅速地记住一些事实、深刻地理解一些道理或者彻底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育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能够明确地实现这些目标,而不是只管付出、不问结果。
只管付出、不问结果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在那些无原则溺爱自己孩子的母亲那里特别明显。媒体曾经报道过一个例子,一位单身母亲辛辛苦苦把儿子拉扯大,自己省吃俭用,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留给儿子,但是儿子并不领情,从好吃懒做、不认真读书,逐渐发展到逃学,并迷上了上网,直至经常在网吧里通宵达旦,几天几夜不回家。母亲再也无法忍受,有一次下定决心,终于在一个网吧里找到儿子。那一瞬间,多年的含辛茹苦和巨大的失望一起涌上心头,她当众狠狠打了儿子几个耳光,把他往家里拖。这个逆子竟然头脑发热,抓起一把刀就捅向自己的母亲!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也是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宝贝儿子百依百顺,把他宠成一个小霸王,街坊邻居意见很大,但是她从来都不以为然。小霸王胆子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触犯了法律。在被民警戴上手铐从家里带走的那一刻,面对追赶出来的母亲,儿子说了一句话:“妈妈,我恨你!”这是两出悲剧。两位母亲都母性很强,付出很多,却始终没有对儿子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期望,只是一味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是母爱,但不是教育,更不是“震撼式”教育。有一位母亲求教她的朋友,说她读高中的儿子哭着闹着要家里拿出20万来让他出国,家里并不宽裕,儿子就以放弃读书相要挟。这位母亲不知道怎么办。朋友说:“如果你想顺从他,就送他出国。如果你真的爱他,记住,千万不要给他钱。”给孩子有原则的爱,不事事顺从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二、教育者所采取的教育手段不同于一般人或不同于以往
在“震撼式”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的言语绝不能从学生的左耳进,右耳出。教育者常常要有一些出其不意的言行,通过节奏或是强度的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撞击他们的心灵。
孟子有一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磨难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利的。中国古代有很多文字说明这一道理,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再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意外地得知当年所有考入复旦的学生都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军训,因此我的第一年大学生活是在大连陆军学院度过的。那一年的生活十分艰苦,我和其他同学一样,真真正正当了一年的兵。常常早上起床训练时,仰头看去,天上还有星星;晚上上床、多数人很快入睡。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尽管有一些同学抱怨军训一年耽误了大好时光,但是我觉得这一年的经历对于自己意志力的磨炼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后再碰到困难,和军训生活一比,就不觉得有什么了。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现在有一种叫作行走学校的教育方式存在,就是针对一些生活条件太过优越、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已经无法正常成长的孩子。这些孩子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苦难,家长迫不得已把他们送到行走学校去吃苦。很多孩子通过艰苦生活的磨炼,思想发生很大变化,浪子回头的例子比比皆是。行走学校的生存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震撼式”教育也并非一定要采取一些看起来很严厉的方式。有时候,只要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出乎儿童的意料,同样能收到很好的震撼效果。比如说一位平时十分刚强的男老师偶然在学生面前流泪了,这泪水的效果绝对比得上重磅炸弹!但是如果另一位女教师经常哭,那她再在班级里哭可能很多学生就已经无动于衷了。我曾经问一位同事教子之道。她的女儿很优秀,我问她有没有打过女儿。她回答说:“基本没有打过,我对女儿还是很宠爱的。只有一次,她考试的时候居然在试卷上画画,成绩出来之后,我狠狠地打了她一次。从此之后,女儿的学习我就没有再操过心。”举这个例子当然不是鼓励父母打自己的孩子。只是启发大家思考:如果实在要打的话,何种情况下“打”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三、教育的效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显现出来
有些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表面看起来很“震撼”,但是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或者在短时间内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不能称之为“震撼式”教育。
正如同我们先前所叙述的,有些老师嗓门很大。面貌很凶,但是学生却并没有多少收敛,原来时间长了,学生对该教师已经十分了解,知道他是外强中干,只是表面严厉而已。也有一些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唠唠叨叨,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讲,学生耳朵已经磨出老茧。终于有一次,在该教师又对一犯了错的学生做思想工作时,学生不胜甚烦,对教师说:“老师,你别说了,我知道错了,我一定改!”教师欣喜不已,以为是自己的说教收到了效果,却没有想到。真正起作用的是她的“啰嗦”。像这样一种短时间内见效的教育方式并非是教师意料之内的有意识的安排,当然不能算是“震撼式”教育。真正的“震撼式”教育应该“具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那一刻,如同醍醐灌顶,使人心中豁然开朗。
责编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