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
2009-07-13王立华
王立华
一个教师选择了做班主任,就必须明确自己信奉什么样的教育哲学。这种信奉左右着班主任的全部教育行为,它使班主任的一切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带有某种一贯的、一致的倾向性。
当前,不少班主任通过论著撰述、博客日志、会议讨论等形式明确地提出了自己信奉的教育哲学,并在教育哲学“有形”与“无形”的智慧支撑下,推进有灵魂、有深度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这表明,越来越多的班主任的教育哲学意识增强了。但是,班主任把这一意识转化成“教育生产力”的普遍性行为还没有形成规模。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班主任至今还缺乏教育哲学意识。因此,便有了探讨班主任教育哲学追求的必要性。
一、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的内涵
(一)一种教育信奉: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的含义
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是指一个班主任在实践中有系统的、清晰的、一贯的经过哲学思辨的教育信奉。它是为了唤醒并促使班主任从哲学的高度更好地理解与他密切相关的班主任工作生活,使班主任不断获得认识、了解和重构班主任工作生活的意识、能力、信念,进而提升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二)一般指导原则: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的内容
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是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假设,为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提供一般的指导原则。因此,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的内容至少包括班主任的“教育使命”“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策略”“专业成长”五个方面。在这几项内容中,“教育目标”是核心内容,即班主任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的核心问题。
教育使命。它讨论班主任工作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它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班主任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想?班主任开展工作到底为谁服务?班主任将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明确了教育使命,班主任就能够清晰地确定一系列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策略。
教育目标。它是指“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学生是学校教育存在的重要理由,也是班主任存在的根本理由。因此,培养好学生是班主任一切教育实践的出发点与归宿。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教育目标就是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的核心所在。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并遵循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本土化要求,完成培养学生的教育任务。对教育目标的落实,班主任既要考虑共性的国家意志的限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关注地方文化的需要,培养出与其他地区、其他学校、其他班级有不同内涵的个性化人才。要在实践中实现这种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教育内容。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一个好的班主任就等于一个好的班级。这里面反映的信息很多,有一点不容置疑:不同的班主任推进的日常教育内容不一样。自然会出现不一样的教育结果。但教育的本真要求班主任的教育内容必须全面推进,不能有遗漏。比如,从宏观上立论,班主任的教育内容必须包括“德育”“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班级教育力量的整合”“学生的心理保健”等内容。再比如,从中观上分析,“班级教育力量的整合”至少要包括“校园内教育力量的整合”“学校与家庭教育力量的整合”“学校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三部分内容。再比如,从微观上界定,校园内教育力量的整合,必须包括班主任如何开发并整合学校管理者、学科教师、学生群体的教育力量。
教育策略。班主任是一个容易引发学生大脑风暴的岗位,更是一个容易引发家庭、学校、社会连锁反应的岗位。所以,班主任在处理任何班级事务的时候,必须讲究教育策略。尤其是要把一项项的班级建设实践组织成一个整体,把学生在校几年接受的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链。设若班主任不从教育哲学追求的高度推进教育实践,每一项班级建设事务都简单操作、单独推进,就很容易使班级建设陷入忽左忽右的格局或一盘散沙的境地。
专业成长。由于班级教育形制将长期存在,履行独特使命的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逐渐成为班主任工作的热点话题。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主要是指职后成长。职后班主任要实现自身的成长,就需要不断地扩大知识储备。提高管理能力,净化情感操守。提升人生境界,直至形成生命智慧,成为一个富有教育个性的班主任。
二、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所要解答的问题
(一)澄清理论误区:明确班主任能够拥有教育哲学追求
多元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理解文化”:容忍和宽容。简言之。多元化社会允许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
广大班主任有资格拥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多元化社会允许社会成员有相对独立的认识,自然也鼓励并认可班主任对一些教育基本规律、教育现状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另外。由于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地向纵深推进,班主任的教育认识水平不断提升,改革行为日趋成熟,实践水平日趋提高。因此,班主任完全有资格、有条件拥有自己的人生哲学。
(二)寻找实践重点:明确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定位于形成工作中心与教育个性
形成工作中心。教育哲学追求是班主任的教育信奉,它关乎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价值、班级建设的前进方向以及自己要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和规格,它对班主任的教育实践起到渗透性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一个有教育哲学追求的班主任,他的教育价值观是系统的、一致的,教育实践也是有条不紊、按照预期规划逐步推进的。长此以往,利于形成稳定的工作中心。没有教育哲学追求的班主任,往往会被不同时期的教育口号和教育时髦词所诱导,更会被临时的突发性事件所左右,思路紊乱,工作没有头绪和章法。
形成自己的教育个性。有了教育哲学追求的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实践中,会考虑教育本身的要求,会考虑班级的独特实际。会考虑自己的教育特长,还会考虑家长和社会的需要,并把这些多元化的思考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多年如一日地坚持“走下去”。于是,时间不长,班主任的教育个性就形成了。
三、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的实现
(一)确定教育信奉: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
一个教师选择了做班主任,就必须明确自己信奉什么样的教育哲学。这种信奉左右着班主任的全部教育行为,它使班主任的一切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带有某种一贯的、一致的倾向性。对于班主任而言,追求形成个人的教育信奉。除了对自己的教育价值观世界进行梳理、对日常教育行为进行思辨、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进行职业规划之外,为了保证个人教育哲学形成的有效性,班主任也要尝试进行专业色彩浓重的教育哲学研究。这种纯粹的学术形态的教育哲学研究对班主任而言,追求的是了解班主任工作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从而为自己提供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达到逐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这一目的。有了自己的教育哲学,班主任的内心世界一片平和、从容。谋求
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便有了无限可能。
(二)建构思维场域:把“运用”作为自身教育哲学思维模式的重中之重
对于班主任而言,教育哲学尽管带有明显的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追问的倾向,却是一种寻根问底和不断反省的思想态度。因此。一个自觉的班主任一刻也离不开哲学思维,这就需要班主任为自己建构起一个“思维场”,让自己始终“生活”在其中。面对实际工作。“运用”是班主任的哲学思维场域建构中最为理想的模式。“运用”不是指寻求“怎样和学生谈话”“怎样处理迟到的学生”等类似的即时问题的解决策略,更不是要具体提供一套班主任工作的操作程序。而是重在对现实班主任工作问题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建立起“运用思维场”后,班主任推进日常工作时的理性成分增加,分析日常事务更有逻辑色彩,推进日常工作时更从容,工作效益得以实现最大化。
(三)寻求智慧支持:经常亲近教育哲学书
读教育哲学书的过程不一定很愉悦,但走进书中,班主任的“眼前”就出现了无数引人入胜的美景。关于班主任工作状态的认定、对班主任工作现存不足的反思、对班主任工作改革思路的探求,等等,任何时候回想、思辨起来都是一种无限艰辛却又无比舒畅的体验。另外,读教育哲学书,班主任会感觉到仿佛有某种东西撞击自己的心灵,会引发积极的思考: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角色担当是什么?作为教育生活的拥有者,我推进的班主任工作是怎样的?这样边读边思考,意味着班主任精神的觉醒、理性的彻悟,意味着坚定、成熟、练达和自信,意味着经历反思后达到全新的超越。只有这样经过哲学省察的班主任工作才是安全的、可靠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
(四)打造实践范式:深入挖掘班主任工作生活的经验内涵
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是以班主任工作生活为基础的,并要复归于班主任工作生活。所以,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不是为了寻求在班主任工作生活之外“提出”一套抽象的工作原则或方法论体系,而是要思辨当下的班主任工作生活的价值基础与知识意蕴,从而为开辟新的班主任工作领域、境界提供思想前提和预设。从这个意义上分析,班主任要深入地对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典型工作经验进行回忆梳理、反思提升,把零散的经验梳理提升为整体的经验,把孤立的经验梳理提升为系统的经验,把个体的经验梳理提升为普遍的经验。这样的经验挖掘,会让班主任发现经验与经验之间的关联,既能寻找到自己的教育哲学反思的出发点,也能深刻地理解自己推进日常工作的构成、不足与价值。
责编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