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2009-07-13张延军
张延军
七星分公司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大豆丰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示范单位,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七星研发中心组织实施了“大豆丰产增效技术研究和示范”小区超高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大豆花荚期严重干旱的不利气候条件,圆满地完成了课题的攻关产量指标,超高产试验区面积10亩,亩产266kg,突破了260kg/亩的攻关目标,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七星研发中心大豆试验区,土壤为白浆土,PH值6.1,有机质34.72g/kg,碱解氮131.27mg/kg(扩散法),速效磷47.08mg/kg(01sen法),速效钾105.38mg/kg(1NNH4AC浸提法),前茬为玉米。
攻关面积,10亩;攻关目标:260公斤/亩。
二、实施情况
1、土地基础
2007年秋,我们对地块进行了清理,做到地表秸秆少,地表秸秆长度在3~5厘米之间。秋季深松整地,对土壤耕层总体达到深、暄、平、碎。
深:深松深度35厘米,深浅一致,不漏松。
暄:要求耕作层土壤疏松。
平:土地平整,10米宽幅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
碎:土壤细碎目的是为保证播种质量;提高封闭除草的效果,每平方米直径3~5厘米的土块不超过5个。
2、播种要求
品种选择为垦丰16,该品种生育期121天、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5厘米左右、秆强抗倒伏,适于密植,可以依靠增加群体密度增产。
由于机械精播对种子要求严格,所以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机械精选。种子质量标准,要求纯度大于99%,净度大于98%:芽率大于95%,水分小于13.5%,粒型均匀一致。
精选后的种子进行包衣,每100公斤大豆种子用35%多克福1500毫升+益微100~150毫升,包衣做到包全,包匀。包衣好的种子及时晾晒,装袋。
在播种适期内,要因品种类型、土壤墒情等条件确定具体播期,于5月8日进行播种。
采用“大垄密”栽培技术模式,有效解决了大豆“三垄”栽培土壤蓄水少、抗旱抗涝能力差的问题。
在播种前要进行播种机的调整,调整的方法是把播种机与拖拉机悬挂连接好后,要求机具的前后、左右要调整水平,要与拖拉机对中。要求种子量和施肥量流量一致,播量准确。调整施肥的深度,深施肥在10~12厘米,浅施肥在5~7厘米,使双行行距调整到15厘米。
播种时要求播量准确,播到头,播到边。播后及时进行镇压。
3、施肥方法
按照测土配方的比例进行配比施肥,重点解决大豆花荚期的需肥问题,亩施磷酸二铵12公斤、尿素3公斤、硫酸钾5公斤。采用分层施肥的方式,总施肥量的1/3施于种下6厘米,2/3施于种下12厘米。在施足底肥的同时,结合病虫防治进行叶面迫肥,保证了大豆各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
4、中耕管理
适时早耕、多耕,及时放寒增温,做到“除草不见草,深松不见苗”。在5月24日大豆拱土期即进行了垄沟深松放寒,分别于6月10日、6月22日进行了中耕,7月1日封垄,既消灭了杂草又提升了地温,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5、病、虫、草防治
按照“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的化学除草原则,采取了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每亩喷施96%金都尔100毫升+75%宝收1.5克,喷药时做到单口流量一致,压强一致,喷雾均匀,不重不漏,从而保证了除草效果。
针对今年播种密度大、施肥量高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防病措施,6月12日喷施速克毙25毫升/亩+多菌灵50克/亩:7月8日喷施速克毙25毫升/亩+甲基托布津50克/亩;8月12日喷施速克毙25毫升/亩+施保克50克/亩+磷酸二氢钾200克/亩,做到病虫同防,有效地防治了各类病虫对大豆的危害。
6、喷灌
我们根据大豆各生育时期需水特点,结合苗情、墒情、雨情具体情况,分别在7月18日、8月6日进行了喷灌,每次灌水量达到30mm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大豆花荚期的旱情。
7、收获
大豆叶片全部脱落,茎干草枯,籽粒归圆呈本品种色泽,含水量低于18%时,用带有挠性割台的联合收获机3316进行机械直收。收获的标准做到不留底荚,不丢枝,田间损失小于3%,收割综合损失小于1.5%,破碎率小于3%,泥花脸小于5%。
在今年的超高产试验中,以“主攻单产”为主要目标,常规技术措施标准化,主要技术措施明确,进行综合技术组装,为实现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