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倍问题的方程解决方案的所得与分析

2009-07-13骞振修

关键词:小学数学

骞振修

关键词:小学数学;和倍差倍问题;方程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5-0062-02

【例】岗上果园有梨树和枣树共190棵,枣树的棵数是梨树的4倍。梨树和枣树各多少?

分析:这道题要求两个未知数。可以先设其中一个未知数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然后再求出另一个未知数。

设梨树有x棵,那么枣树有4x棵。画线段图如下:

根据题意列方程:x+4x=190

解:x+4x=190

5x=190

x=38

这道题启发我想到了用方程解决和倍问题的四个方面。

一、怎样用方程解决有两问的应用题

小学生只会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而现在是两问,也就是两个未知数。由此看来,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是有效的办法,也是用方程解这类题的总思想。

二、在总思想的考虑下具体分三步走

(一)首先从条件中找到两个等量关系。

(二)选其中一个等量关系用来实现一个未知数表示另外一个未知数。

(三)用另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在三步走的思考下有了下面成功的四个方程

A.设梨树为x棵,那么枣树是(190-x)棵

190-x=4x

B.设枣树为x棵,那么梨树为(190-x)棵

x=(190-x)×4

C.设梨树为x棵,那么枣树为4x棵

x+4x=190

D.设枣树为x棵,那么梨树为(x÷4)棵

x+x÷4=190

C方程最好,因为在C方程中没有减法也没有除法。计算最简便。能加能减,宁加不减;能乘能除,宁乘不除。解法C既没有减法也没有除法,是最好的解法。当然,从算式的角度看,这只不过是一个标准的和倍问题。190是两数之和,4是两数之倍,所以梨树= 190/4+1=38(棵),枣树是38×4=152(棵)。

算式解应用题,必须以问题为思考中心,通过认真分析条件中的已知量,并最终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问题始终高高在上,而条件始终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安排计算顺序。可见,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安排已知量的加减乘除顺序来最终解答问题,是列算式解应用题的特点。

所以说,列算式解方程需要对条件做深入的、有条有理的分析,最终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说的再简单直白些,把问题放于等式中列方程,就是想办法让问题与等式搞共存。

共存怎么理解呢?

从条件中找到等式,而等式中不含有问题x,那么这个等式将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同样,如果x离开等式,就如同鱼儿离开水,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它永远是个x而不知其值。所以说,找到含有问题的等式,就能列出方程;而列出了含有问题的方程,也就解决了问题。

四、方程解决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的三个不要

(一)不要列无效方程。

同一个等式做两件事就会列出无效方程。条件中有两个等量关系:选其中一个:梨+枣=190,即用它来实现化二为一(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又用它做等式来列方程就会列出无效方程。

例如:解设梨树为x,那么枣树就是(190-x),然后再利用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x+190-x=190,这是一个无效方程,列出无效方程的原因就是一个等量关系做了两件事:即化二为一,又用它列方程。

(二)不要列不好解的方程。

能加能减,宁加不减(因为总的来说加法比减法好做);能乘能除,宁乘不除(因为总的来说乘法比除法好做)。所以大家一定要设一倍量为x,用一倍量表示几倍量。

(三)不要列二皮脸方程。

如果列出这样的方程就是“二皮脸”方程:

x=190÷(4+1)

从右面看,此算式解法是和倍公式。从全局看,其采用的又是可有可无的方程形式。本来只用右边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而现在再套上一方程的架子,就如同一个“二皮脸”。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对方程解与算式解的特点理解不深造成的。

【责任编辑 高洁】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