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筝》教学实录及课后反思

2009-07-13高颂民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小弟弟原谅风筝

高颂民

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1月24日的《风筝》,被选人人教版七上第五单元,因其内容的深刻和主题的多元而备受读者喜爱。也正因为内容的深刻和主题的多元,也给文本解读带来困难,更为学生的解读带来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笔者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充分地预习,然后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做了一次审美的精神旅游。

一、案例描述

师:请同学解释词语,惊异:惊奇和诧异;悲哀:伤心。(让同学到黑板上写)

师:请同学读一、二两节,说说“我”为什么惊异?(同位同学可讨论)

生(1):故乡的风筝时节,是在温暖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惊异”的是北京在冬天就有人放风筝了。

生(2):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是“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惊异”的是北京在这样的季节就放起风筝了。

生(3):我认为应当把前两个同学说的答案放在一起就更好了。

师:很好。读下面的课文,说说“我”悲哀的原因。

生(4):想起小时候对弟弟“精神虐杀”的一幕而悲哀。

师:原因是什么呢?

生(5):“我”因无法补过而感到“悲哀”。

生(6):“我”因得不到弟弟的原谅而感到“悲哀”。

生(7):我认为弟弟有点麻木,哥哥明明做错了,却不去反抗。可能认为哥哥这样做是对的。因此为弟弟感到“悲哀”。文中“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有过这样的事吗?”便是证明。(掌声)

师:你们的发言都很精彩。特别是第四个同学的发言更是精彩。他的发言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说中国有两类人:一类是做稳了奴隶的人,一类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看来弟弟属于(学生齐声说)“做稳了奴隶的”那一类。

师:看看“惊异”和“悲哀”这两个词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2):引起下文。

师:请同学们读三四两节思考,“精神虐杀”的一幕指的是什么?

生(8):“我”糟蹋了弟弟苦心孤诣偷做的一只风筝。你看: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那不可一世、恼怒成凶的样子,实在可憎。

生(9):完全不顾弟弟的反映,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屋里。“我”是凭力气、兄长的优势在欺负小弟弟,瞧“我”那份蛮横劲,令人讨厌。

师:作者在爷爷,父亲死后,家道中落,遍尝人间的世杰炎凉。母亲在家徒四壁的情况下,继续让他们兄弟读书,希望衰败的家能够中兴。“我”本身深受封建社会教育的影响,也希望小弟弟能够认真读书,“我”认为玩风筝,那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生(9):经老师您一说,我倒是能理解哥哥一点了。哥哥是恨铁不成钢啊。

生(8):可以给弟弟讲清楚道理嘛,不能那么粗暴、狠毒。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呀。

生(10):哥哥根本没有看弟弟的表情,更没有考虑弟弟的感受,第四节“小弟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害怕得脸都变颜色了,而且在发抖。哥哥如果看看弟弟的惊吓之状,也许就不会那么粗鲁的毁坏弟弟的风筝了。

生(3):第三节有“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哥哥当时也不大,能够理解,只是稍微过分点。

生(11):七八两节也有交代,等我知道错了,是想补过的,只是晚了,他和我一样早已有胡子了。没办法。去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全然忘却了。

生(12):小弟弟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小弟弟对风筝的喜欢达到了如此痴迷的地步。一个“最”字及弟弟看风筝时的痴呆神态、动作足以说明。弟弟又小。又多病,而且又瘦得不堪。又是自己动手做的风筝,弟弟是一个多么令人同情怜爱聪明的儿童。那么残暴地毁坏了弟弟苦心孤诣做的风筝。毫无疑问就是一种精神的虐杀。与虐待而致人死亡没什么两样。对弟弟是多么大的打击。比肉体的打击重多了。也可能毁坏了弟弟的聪明才智。最后留弟弟一人绝望地站在屋里。即使弟弟能原谅哥哥,哥哥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要是我,我是不能原谅自己的。无法补过,又因弟弟麻木的全然忘却,得不到原谅,那哥哥的心情只能沉重着,别无它法。这就是一种惩罚,一种精神的惩罚。与其这样,还不如躲到哪儿藏起来,也许心情会好一点。(掌声响起)

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你精彩发言的肯定,说得有理有据,令人叹服。

师:最好躲到哪儿去呢?

生(13):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师:讨论讨论,为什么?

生(14):也许是看不到风筝,看不到春天。才能忘却对小弟弟精神虐杀的一幕,摆脱悲哀吧。

生(1):不是也许,哥哥就是不想看到风筝,看到春天,只有这样,才能忘却精神虐杀的一幕,摆脱悲哀罢了。

师:那为什么悲哀又无可把握呢?

生(15):是哥哥没想到的。

师:哥哥没想到什么,能说得详细点吗?

生(6):想补过,错过了时间。如果弟弟真的原谅了,自己的心情也许能好受一些,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知,这是何等的悲哀啊。是哥哥没有想到的,因此无可把握。

生(17):(前一同学刚坐下,一生急忙站起)哥哥当年不知道错误,而现在知道了,为自己的错误而后悔痛恨。哥哥永远无法补过,而感到心头悲凉。因此,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师:看来,哥哥自己的良心受到了谴责,精神上也得到了惩罚。

师:如果不是自己的亲弟弟,哥哥良心还会受到了谴责,精神上还会受到了惩罚吗?(请讨论、思考后再回答)

生(4):不会的。躲还来不及呢。

生(18):同样会的。我妈妈让我读过鲁迅先生写的《一件小事》,我还知道鲁迅先生也是个伟大的人物,所以一定会的。(掌声)

师:同学送给你的掌声,证明你说得正确。同时也说明鲁迅先生确实是个伟大的人物。

二、案例反思

这节课到这里已下课五分钟了。课前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五十分钟,是我没想到的。我为同学的踊跃表现和精彩发言而感动。课上的精彩之处,有的地方是我有意预设的。有的地方是生成的。如:说说悲哀原因的时候。(5)(6)两个同学的发言我预设到了,第(7)个同学的发言我预设了,但我没想到学生能说出来,而且语言又是那样的准确和深刻。特别是理解“精神虐杀”的一幕时,第(12)个同学的发言,是后来生成的,很是精彩。同学们给他的掌声就是证明。还有临结束课文时,第(17)个同学的发言使我想提问的不需再提问了,他轻而易举的就给解决了。更让在座的听课老师吃惊的是:这是在普通班上的课。我上该课时,主题定位很单一,就是“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的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虐杀的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说到底。就是“我”自己受到一次精神的惩罚。良心受到谴责。最后一个问题,是我课前没有预设的,也是后来生成的。第(18)个同学的发言也很精彩。同学送给他掌声说明:一是他读了别人没有读过的书。二是他说出了和大多数同学不一致的答案。

课后,我做了一项词查,课文没读上五遍的没有一人,读十遍的就有十九人。课上得成功,得力于学生充分的阅读,充分的思考。真的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猜你喜欢

小弟弟原谅风筝
原谅
七岁少年勇救小弟弟
好想变成小弟弟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换个说法
原谅别人也很快乐
会原谅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