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人生
2009-07-13姚志晓
姚志晓
我与她最后一次谈话是2003年9月1日下午。两个月后她住进医院,三个月后的2004年1月13日,她离开了人间,年仅46岁。
2003年9月1日上午,我打电话找她,要向她传达集团公司政治部李克诚主任给她带的几句话。电话里她说想见我。下午3时许,她步履艰难地走进办公室,面黄肌瘦,脸颊晦暗,两眼深陷,眼圈发黑,看人时角膜显小而巩膜白亮,给人一种恐惧感。我招呼她坐下,向她传达了克诚同志的话,她点头示意,听清了。嘴唇动了动,吐出微弱的两个字“谢谢”。她说话声音很低,神态有些异常。但她很想说话,话很多,内容却单一。她说:“我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用生命的代价、超常的付出,维系着力所能及的活动,健康人走一步就能完成的工作,我们得用十几步、上百步的力量去完成……我们绿色家园的人,尽力地向社会提供着服务……”我认真地听着她说出的每一句话。她一句一喘息。我的心由同情、怜悯变成感动。我说:“你最近病情怎样?”她说:“两天一次血液透析,已经透析七年了,是靠透析延长生命。”我说:“你应该多休息。”她说:“一大摊子事哩。”她还说了一些绿色家园的事。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病人还在工作,还操心这么多的事。我相信透析能延长她的生命,但却不知道她的病变。我把她送到楼梯口,她手扶护栏,先是一步一个台阶地下,后是两步一个台阶地下。我去扶她,她说不用。我把她送到楼下,望着那缓慢的步履,远去的身影,我陷入了久久地沉思……
峥嵘岁月
张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表现很突出,到女子井下作业队之前,就是油田的先进生产者。她担任女子井下作业队队长后,严以律已,身先士卒。为了油井上产,为了完成任务,她常吃住在井场,一干就是一整天。有一次她跟头班在井上干了一天活,16点交接班时,发现当班人员不足,班长说有人请了病假,张华又接着上了二班。16个小时的重体力劳动累得她汗流浃背,腰酸腿痛,深夜零点下班后,她本想坐在值班房后缓口气,休息一下,可是背一靠上墙就睡着了。醒来时已是太阳高照的清早了,她发现自己身上的工服全被海滩潮湿的水汽浸透了。张华的行为感动了全队的女工,人们说她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男子差,给她起了一个雅号叫“拼命三郎”。
张华心地善良,以帮助人为乐,当时她虽然每月只有40多元的工资,但还经常帮助别人,谁家有困难她就悄悄寄钱去,女工病了她就去替班,她用自己的行为召唤着全队的女工。使她们和男工一样,不论黑天白天。风天雨天。照常工作。作为队长的张华却比别人付出的更多,女工们说:我们一天三班倒,班班见领导。过度的疲劳,超常的负荷,把她累病了,医生给她开了病假条,她把假条往兜里一揣,又出现在井场上。就这样女子作业队半年完成了一年的作业井次。“一年任务半年完”在油田悄然传开了,女子井下作业队成了全油田的学习榜样,年底总评又获得了石油部的红旗单位。这个荣誉使女子井下作业队风光了一把,姐妹们心喜若狂,欢欣鼓舞。
时过不久,女子井下作业队队长张华脸肿胀得变了型,脚肿胀得不能走路,大夫诊断出她患了严重的肾炎……她,病倒了。在病床上她仍惦念着工作,病情稍有好转,她就想去上班。可是,被领导们劝阻了,此时领导们已知道她病情的严重性。出院后,她因患肾慢性综合症离开了女子井下作业队。那年她22岁。
张华对理想有执著的追求,18岁加人中国共产党,19岁担任女子井下作业队队长,她4次被评为大港油田劳动模范,1976年还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当时,她是大港油田小有名气的新闻人物。天津电台、电视台、天津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天津日报都曾专访报道过她的事迹。
1979年,张华病情日益加重J为了生活有人照顾,领导把她调到了父母所在的华北油田第二勘探公司,在领导们的关照下,进了公司办公室文书岗。在这个岗位上,她认真负责,严细管理,连续两年被评为管理局优秀信息员。长期艰苦环境的磨炼,她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在此期间她完成了电大中文大专的全部课程。同一时期,她遇到了在科技部门工作,而且关爱她的——贾少恩,俩人情真意切,结为伴侣。1989年他们的女儿出世,取名贾琳珊,小生命来到人间。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然而,疾病却成了她难以摆脱的烦恼,1994年秋,张华的肾慢性综合症转化为尿毒症。一天天恶化的肾病终于把她从工作岗位上拖了下来。1995年10月,张华因病提前退休。业务术语叫“病退”,病退当时每月只有183元的退休养老金。
顽强拼搏
因病提前退休的张华,从此走上了同病魔做斗争的悲壮历程。
张华住进了医院,而且是尿毒症,这是她人生路上遇到的一次沉重打击,因为她还年轻,还不到疾病缠身的岁数。在病房里,她看到有人忧伤、有人悲痛、有人烦躁、还有人厌世轻生。病友的表现,给了她很大的刺激,她沉思默想,难到一切都终止了吗?一切都完了吗……她有过一段极为复杂而痛苦的思量。她悲观过,也失望过。但是,她又思量过——悲观、失望能治好病吗?能有意义吗?她毕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学习雷锋的歌她唱过,焦裕禄同病魔做斗争的事迹她学过,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她选择了一条人生路——抗争,同病魔搏斗。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1995年12月张华病情恶化,两个肾脏丧失了排毒功能,被转到北京宣武区中医院治疗。从此她开始了两天一次的血液透析。她怕自己的时间不多,就在病房写日记。她把病变过程记下来,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把大夫说的注意事项记下来,她在日记中写到:虽然我的病治不好了,但我要为后人积累点经验,希望别人不再受这么多的病痛折磨。透析后她的身体例行性的恢复了常态,她就找活干,主动打扫病房卫生,帮同室病人打饭、洗衣,给心境痛苦的病人做思想工作。她的表现使大夫、护士、病人很受感动,甚至给有的人造成了错觉,还以为她是陪护病人的亲属。
1996年4月10日,一位农家妇女带着她上小学的女儿,从河北省涞源县山区来到宣武区中医院,她是来看望张华的,这个女孩,就是张华1994年10月“1+1”结对助学时,资助的失学儿童王志华。那时张华已是一个尿毒病患者。这位农家妇女得知张华病重的消息后,带着女儿来到北京。女儿还带了学校老师写给张华的信。但是,她们和张华从未见过面。当她们看到助学恩人骨瘦如柴,躺在病床上时,难以控制悲痛的情感,失声痛哭,小志华扑在张华的怀里泣不成声,她不知恩人的经历,只是哭诉着说:“你为什么得这样的病呀……”此情此景使在场的人潸然泪下。农家母女没有什么安慰的言词,眼泪表达了她们对助学恩人的一切感激之情,表达了对助学恩人的疼和爱。学校老师给张华的信上说:“尊敬的张华大姐,当你
那动人心弦的事迹传到我校的时候,我们全体师生都被你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虽然我们之间素昧平生,但是现在一提起你的名字,我校的师生都感到十分亲切。因为你在我校师生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这个形象是那么令人敬仰。你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山区的孩子们奋发进取,刻苦学习,激起我们这些教师的敬业精神。你的一片诚挚的爱心,一定会在我们山区开花结果……”
农家母女的哭泣,山区教师的书信,使医护人员知道了张华助学的先进事迹,也理解了张华住院以来,事事处处关心他人的种种表现。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关注下,1996年8月,医院为张华做了肾移植手术。
1996年10月16日,张华回到油田,她深深感到这第二次生命来之不易,是上级给的,是油田人给的,她决心用自己力量回报社会,为油田做出应有的贡献。当她知道团委在开展“青年志愿者爱心奉献公开承诺”服务活动时,便积极要求参加了志愿者队伍,开设了热线电话。用自己亲身经历,与广大青年朋友及职工家属共同探讨工作、生活和学习。1997年3月5日,“张华热线”电话正式开通,于是,她便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境地,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有120多个电话打给张华,这其中最小的有13岁的儿童。老的有60岁的花甲之人,有谈工作的、有谈学习的、还有探讨人生的。更多的则是需要帮助的青年朋友。她用亲情关怀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1998年来自四面八方的电话2000多个,她都根据对方需求做了认真地回答。《中国青年报》、河北电视台作专题报道,详细地介绍了她的事迹。她连续两年获得“华北油田十佳青年志愿者”称号,团省委给她颁发了河北省首批“五四青年奖章”。
肾移植手术大约半年,她的体内出现了排异反应,无奈之下,她又开始例行两天一次的血液透析。
张华是个不向病魔低头的人,她怀着对人生、对社会的美好希望生活着,并想帮助生活中遇到不幸的人们。2002年8月25日,由40多名病人、残疾人组成的“张华绿色家园”宣告成立了。这些成员多为张华生病期间认识的病友和残疾人。她想通过这个群体关爱社会的弱势人群,使他们得以回归社会,重塑自我,重塑未来。同时唤起健康的人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奉献社会。“家园”成立后,定期开展心灵交流,组织演讲和文艺活动,还创办了一个内部刊物,刊登与病魔做斗争的典型人和事,反映家园的活动情况。他们还成立了“办公用品经销部”,“三轮车服务队”。她想通过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劳动,挖掘每个人的生命潜力,进行创收增效。同时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积累资金,以扶助因病生活困难的人们。
最后的奉献
张华以顽强的精神与病魔抗争了20多年。以生命为代价奉献社会、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2003年11月,张华被查出肝癌晚期。住院后病情急剧恶化,体力下降,血压偏低的痛苦困扰着她,也严重地影响着透析。一切不良的症状告示人们——张华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不开追悼会、不送花圈、不收礼金、不放哀乐和把遗体捐赠科研事业”的遗言。
2004年1月13日20时50分,张华走完了她悲壮的一生,她走得平静、安详,她走得心安理得,因为在她的心灵里对人生早已有了自己的定义……
22时,华北油田的领导们来到医院,此时张华的家人和上百名“张华绿色家园”的全体人员,手举烛光守候在病房门前,他们要和张华见最后一面,他们要送和他们朝夕相处的人走上理想的天堂。
午夜1时,张华的遗体仰卧在家园人亲手做的、无数只浪漫的纸鹤之中,在温暖的烛光映照之中,人们默默无言,送别了这位同病魔博斗了25年的不平凡的女性,送她去完成把遗体捐赠给科研事业的最后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