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视野下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建构

2009-07-13唐名淑

继续教育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生态学教师素质生态系统

唐名淑

摘要:在我国,对教育生态的关注始于80年代,发展很快,并出版了系列论著,对于教育系统层次生态中的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高校教师生态文明素质及高等教育的演变趋势也作了一定的研究,但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师范院校研究尚未形成体系,更不要说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

关键词:生态学;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系统

一、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是教师素质生态层次结构中的关键和枢纽

生态学的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对教育研究有很强的适切性,“生态”即指一种利生性的总体关联。生态的观点,从根本上说就是生命的观点、有机的观点、内在关联的观点,生态方法论之精髓在于“整体关联”和“动态平衡”。教师素质生态层次结构也在遵循“整体关联”和“动态平衡”的原则。

高师院校挑战现实竞争中必须将其定位在“教师教育”,而转变教育观念,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进行教师教育改革以及在新的教师教育体系中正确定位是师范院校实现“教师教育”特色的主要途径。师范院校教师素质在教师素质生态结构中处于基础教育层次教师的上位结构,由于整体关联,师范院校教师像船舵一样影响基础教育教师的发展,从而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师范院校教师素质关系到基础教育教师素质发展,师范院校教师素质与基础教育教师素质共同演进。师范院校教师素质与学生之间相互依赖,包含在连续的循环中交换思想、知识、情感和智慧,他们在循环中提高。师范院校教师与学生由于创造和相互适应的交互作用进行共同的演化,所以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是教师素质生态层次结构中的关键与枢纽。师范院校教师素质有机发展关系到教育的总体关联和利生性。

二、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客观生态与主体生态,客观生态包括内部生态(小环境)和外部生态(大环境),前者主要指教师直接接触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教师素质发展群落(教师群体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氛围和各种关系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后者主要指教师教育政策、师范院校教师评价、基础教育改革方向与宏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生态要素的关系。主体生态以教师的身心素质为核心,还包括职业态度、自主学习能力、专业化程度等因子构成的关系与作用系统。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系统充满适应与不适应、平衡与不平衡、共生与竞争、退化与进步的矛盾运动,生态环境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向影响教师素质的健康发展。

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环境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演进和运动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并表现出系统的目的性、层次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等特征。客观生态与主体生态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客观生态是主体生态因子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同时又制约着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它们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同时,环境又是“主体化”了的环境,环境中必然有主体活动的印记。卢君臻认为:教育生态环境是指影响这项教育活动的一切外界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客观环境作为教育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也主要包括这四个方面。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系统是指在师范院校教师任职的时空范围中,教师素质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等通过物质、信息循环和能量交换所构成的教育生态学单位。这种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两种关系”: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环境的关系;2.“三个环境”:教师教育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生活环境;3.“四种因素”:心理因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教师教育的政治经济因素;4.“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职业安全需求、专业化发展需求、创造性教学需求。当然,不同的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不同的组合就形成不同的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环境,这正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环境存在差异的原因”。

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环境又有个体和群体生态环境之分,教师素质个体生态环境是指特定的某一所师范院校的生态环境,即教师个体所在的学校社会环境。它反应教师素质生态环境的个性;教师素质群体生态环境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师范院校共同的社会环境,教师素质群体生态环境反映师范教师素质生态环境的共性。

三、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结构中主导因子的结构模型(见图2)

1社会、国家宏观的师范教育制度、法律与政策。社会、国家宏观的师范教育制度、法律与政策是社会环境因素中有关教师教育因子中的主要部分,它对基础教育、师范院校教育及家庭教育都直接进行宏观调控,并影响各级各类教育的价值观。

2学校教师物质与精神环境。师范教师物质环境是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包括教师的福利待遇、住房条件、周围文化环境、信息畅通程度。师范教师精神环境是教师愉快发展的基本保障,包括教师评价机制、教师继续教育机会、校园人际关系。

3家庭气氛与物质条件。家庭是教师生活中最直接、最经常接触的生态环境因素。家庭生态环境中包含的因子有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中的消费方式、家庭娱乐方式、亲子关系、婚姻关系、沟通方式。

4主体自身身心状态及主动性。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主动性及身心状态是其他各种因子产生影响的桥梁,不管其他环境因素如何,最后能否实现师范院校教师素质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主体自身状态包括师范教师职业态度,如对职业的认同、职业主观幸福感;教师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自主学习及自主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

师范教师素质处在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和环境中,它的发展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推动,更要教师自身主动寻求发展。这就要求师范教师必须处理好系统内外环境的关系,准确定位。寻求发展。

四、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生态系统主要作用路径

1各因子直接与教师素质发生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是指教师素质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关系。当然在教师生态中由于人的本质关系,还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及教师自身中的各因子与教师身心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以是互补式的或非互补式的。在公开交互作用中,如果发出者和接受者的心态在回答中仅是方向相反,则交互作用是互补式的。如果用图表示发出者一接受者的心态交互作用的交互模式,线是平行的,这样就形成相互交错的网络结构。

2各因子交互作用后对教师素质进行作用。教师生态系统中的各因素先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之后对师范院校教师的素质进行直接作用与影响。

3身心之间进行适度的交互作用。每个人的一生中,身体和心灵都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彼此影响,相互促进。身体的状况会受到心理的影响,心理也会受到身体的状况影响,身心之间的交互作用原本就是很密切,不论是身体影响心理还是心理影响身体,但只要身心之间的交互作用过于强烈,就可视为是一种异常而需要治疗。

4教师能量精确定位。因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被消耗、单向循环(流动),不可逆的;所以教师能量要更多地定位在教育的发展上。因此师范教师在学习生活中,要有健康的生活环境、健康的消费娱乐方式、健康的家庭生活、健康的身心状态,避免能量的浪费与消耗。

猜你喜欢

生态学教师素质生态系统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