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9-07-13孙红梅

继续教育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教师队伍

孙红梅

摘要:针对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年龄老化、学历偏低、学科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等结构性矛盾,提出一方面要通过实施顶岗实习、城乡互动等“输血”工程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增强农村教师队伍自身的“造血”功能。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农村教师队伍现状:结构性矛盾凸显,农村师资依然“贫血”

(一)年龄结构老化,有些地方可能面临年龄断层

农村办学条件艰苦,教师工资待遇低下,长期处于“要人难,留人难”的尴尬境地。据江苏省一项调查资料显示,阜宁县年富力强的教师多集中在县镇小学,而农村小学30岁以下的教师偏少。宁夏海原县在编教师平均年龄47岁,为数不多的年轻教师三天两头往城里跑,伺机跳槽。农村教师队伍呈现“老的老、小的小”的状况。

(二)学科结构不合理

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6月对我国义务教育执法检查的报告显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学科配置不合理问题十分普遍。一般情况下,语文、数学教师相对较充裕,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外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严重不足。为了满足教学需要,一些学校的课程只能由略知一二的教师“客串”。有些农村学校干脆实行“包班制”,由一名教师教授一个班所有课程,有些课程对学生来说,只是镜中之花,可望而不可即。

(三)学历结构偏低,在职培训难以实现

按照教育部要求,小学教师一般应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中学教师应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村教师队伍中约有31万教师学历未达标,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人数很少,高中学历(相当于中专学历)人数偏多,同时还存在着高中以下即不合格学历。宁夏海原县在编教师中,中专以下学历就占了3/4。学历起点低,职后培训若能落到实处倒也能说过去,关键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状,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空有接受继续教育的良好愿望,实际却难以实现。

(四)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育投入的“马太效应”导致城乡两极分化,往往是城里学校锦上添花,农村学校雪上加霜。有些农村学校连维持正常的运转经费都难以保证,甚至粉笔都要论支发放,面对如此办学环境,教师人心不稳在所难免。城里的师范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农村教师想方设法要流向县城,这种“只出不进”的单向流动,导致最需要师资的地方反倒最先被抽血,农村师资依然“贫血”。

二、“输血”与“造血”并重。努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一)采取“输血”方式,充分利用“外资”缓解师资紧缺

1实施“顶岗实习”工程,在地方师范院校和农村学校实现双赢

我们都知道,师范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操作性,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一些城市学校担心接受实习生会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质量,不欢迎实习学生,也让师范院校深感头疼。近年来,有师范院校独辟蹊径,实施“顶岗实习”工程,即以农村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作为自己的教育实习基地,以一年为周期,派遣已基本具备从教能力的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分担大量的教学工作任务,一方面弥补师范院校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学生专业技能较差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缓解部分农村师资短缺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顶岗实习”不仅可以缩短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期,有利于其成长成才,而且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是高校师范教育的需要,也是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的一个补充。正是基于此,广东省教育厅去年就已经发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从2008年开始,通过组织高师院校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校进行教育实习,在一定时期内顶替现职农村学校教师的岗位,被置换出的农村教师参加由高师院校组织的短期脱产培训,为在岗教师分期分批轮训创造良好的条件。

2建立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制度,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目前,支教已经成为缩小城乡教师差距的一种重要手段,但还只是从示范学校到薄弱学校、从城镇到乡村的一种单向交流模式,还未能有效扩大交流范围,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往往是支教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上去了,学校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任何起色。前不久看过福建省在中小学实行“换岗”制度的报道,觉得建立城乡教师互动的双向交流制度,也是均衡教育资源的一剂良方。所谓“换岗”,就是城乡学校之间教师进行双向交流、定期轮岗。城区教师申请到支教学校任教,原人事关系和福利待遇不变,并由城区学校给予一定补贴;而在农村学校,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教师可以申请到城里“跟班”一年,接受城区教师指导。不管是单向的“支教”,还是双向的“换岗”,都需要强调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者作为不同的帮扶措施,应重在理念、管理、方法等软件上提供支持,而不是仅仅以此补充农村学校教师的缺口。支教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对被支援学校的传帮带作用,把自己的特色教研方法、特色管理经验等介绍到被支援学校,通过一个人带动一帮人;进城“跟班”教师也要抓住与城市骨干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另外,也可定期开展一些城乡教学观摩活动、教学研讨活动,使广大教师在互相交流中不断成长,共同提高。

(二)增强“造血”功能,培养学校自己的名师

1完善政策激励机制,确保农村地区教师派得进、留得住

2007年,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通过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读师范,鼓励优秀大学生毕业从教,从入口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对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我们也知道,地方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后进入教师岗位的比例要远远高于部属院校,也就是说,靠部属院校师范毕业生解决农村师资问题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对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免费更能保障他们到农村任教,更能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实施师范院校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三定向”政策。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分配政策,可以保证农村师资的来源,而且也可以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也是解决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紧缺的一个途径。

2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行得通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进行教育手段的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农村在职教师。至2006年底,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已达1043.8万人,其中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占81.7%。这一具体现实的国情,对实施有效培训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发挥远程教育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建设好教师专业学习的网站,以教育网站为平台,依托“校校通”网络,将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及“名师讲坛”等学术讲座资源上网,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让不同学校的师生都可以享受到网上学习的便利。或者组织由软件专家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队伍,充分挖掘优秀教师的教学潜力,将他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等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建成名师资源库,供广大农村教师借鉴使用。

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农村教师在职培训抓得紧,落得实

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自己所教授学科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专业素质。教师培训要从提高教师的“双素质”角度出发,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既要有一些教育学方面的通识培训课程。又要有一些相关学科专业课程,要将教育专家、教授的理论讲授和有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的实践经验介绍结合起来,注重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目前,不少农村地区培训是教师的义务,既要出时间精力,还要出钱,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不少教师颇有怨言。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行免费培训,可以有效激活教师的潜能和内在学习动机,变教育行政部门被动的“要你培训”为教师个人主动的“我要培训”,培训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