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2009-07-10于维娟
于维娟
〔摘 要〕文章从高校图书馆改革的内涵入手,论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图书馆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改革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高校图书馆;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5-0218-03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Yu Weijuan
(Library,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Yantai 264005,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rted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reform,discussed the major achievement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Keywords〕reform and opening up;30 years;university library;development study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国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做为国家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之一的高校图书馆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回顾我国高校图书馆改革开放30年来所走过的风雨历程,我们体会到并且坚信,不断改革图书馆与时代脱节的地方,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读者的需求,才是图书馆的出路所在。
1 高校图书馆改革的内涵
所谓改革,实际上是解决矛盾,就是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从而构建新的平衡。就高校图书馆而言,改革就是要解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与落后的图书馆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与信息产品。高校图书馆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适应社会发展
进入新旧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高速信息传输网络的发展、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人们情报意识的加强,社会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在严峻的形势面前,高校图书馆必须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寻求生存之路
由于知识信息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世界信息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信息机构如咨询机构、数据库经销商等蓬勃兴起,作为社会信息中心之一的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全社会改革大潮的冲击,打破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原有的心理平衡,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观和目前相对低下的经济收入,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心理状态比较复杂。稳定人心,促进图书馆的良性、健康发展,无疑也是高校图书馆改革的意义所在。
1.3 满足读者需求
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矛盾是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和图书馆服务之间的矛盾,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是变化多端的,图书馆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才能适应这种变化。说到底,高校图书馆深层次的改革还是要在服务上下工夫。即如何迅速、准确地为读者提供所需的文献信息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
2 高校图书馆改革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图书馆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内涵更加丰富
图书馆事业规模主要指图书馆的数量、面积、藏书、人员等。30年来,高校图书馆事业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获得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图书馆,图书馆办馆条件得到明显改善。80年代后有不少高校建设了新的馆舍,在我国的普通高校中,现在人们都能看到一幢甚至是两幢的大小与校园相宜的图书馆楼,它矗立于校园的中心位置,环境优美,清静宜人,可称为校园文化的象征,也可以作为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的象征。30年来,高校图书馆数量由1980年的675所[1],增至2007年的1 908所[2];馆舍面积由1980年的馆均1 791平方米,增至2006年的17 462平方米[3],如上海大学图书馆馆舍面积多达73 000平方米[4];文献经费由1980年的馆均7.8万元,增至2006年的367.9万元[3],如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文献经费达2 793万元,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经费高达1 596.41万元[4];馆藏图书由1980年的馆均29.4万册,增至2006年的85.6万册;工作人员由1980年的馆均21.3人,增至2006年的51.8人[3]。人员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硕士、博士,清华大学图书馆具有硕士学位的职工数量多达45人[4];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在不断增加。
2.2 先进技术在图书馆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缩微技术、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光盘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在图书馆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使高校图书馆事业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仅数量上增多,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不断提高,使图书馆由手工操作转向自动化、网络化,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更方便,文献保存更可靠。缩微技术和声像技术80~90年代获得最快发展,高校图书馆大都设立了视听阅览室,广泛利用视听资料为教学和科研服务。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经历了70年代后期的起步、试验、探索之后,自8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其应用范围遍及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与行政管理,如流通管理、采访、编目、检索、期刊管理、人事、工资、财务等。1978年南京大学就开始研制“南京大学图书馆系统”;1987年深圳大学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研制成功;1990、199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全面完工,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3 图书馆管理手段与方法得到改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高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和文件:例如:1978年教育部、国家文物事业局和中科院分别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工作的意见》;198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1991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等。根据这些行政法规,各高校图书馆从实际出发制订了自己的规章制度。二是改革图书馆管理体制:主要指图书馆本体改革和图书馆事业的宏观管理。图书馆本体改革主要体现在:(1)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如上海医科大学图书馆与校计算中心、电教中心合并,成立信息资源中心。(2)推行“一馆两业”。在维持和发展原有图书馆事业的同时,一些图书馆办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成立信息服务公司、智力资源开发公司、影视中心、书店等。(3)调整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增设了图书情报服务部门、计算机自动化与网络化部门等。图书馆事业的宏观管理得到加强:1981年教育部成立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教育部主管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机构,后于1987年改成“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加强了组织与管理。随后各省市也相继成立了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4 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得到了加强,文献工作初步实现了标准化图书馆基础业务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从微观来说,是指每个图书馆的一些基本业务工作,如文献采访、分类、编目、目录组织与管理、图书典藏、数据库建立、网络建设等;从宏观来说,是指指导、规范、推动整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些基础业务工作。如图书分类法、主题词表、书目、在版编目、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等。1979年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负责文献著录标准化的研究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相继颁布了与《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等国家标准,规范了我国的文献整理工作。1984年图书统一编目款目卡开始采用《普通图书著录规则》,实行了中文图书统一编目。1986年北京图书馆研制出了《中国机读目录通用格式》,我国的机读目录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1980年修订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出版了第二版,1990年出版了第三版,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并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出版,提高了《中图法》的科学性、实用性,优化其检索功能。
2.5 强化图书馆的宏观管理与监督,积极开展图书馆评估与定级活动对图书馆开展评估定级活动,是图书馆由放任管理走向重视管理,是从宏观上强化图书馆管理、控制、监督的手段,也是激励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图书馆相互竞争,提高图书馆主管部门与领导人责任心的一种方法。高校图书馆的评估工作,1986年由山东省率先实行,1987-1989年,辽宁、宁夏、浙江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图书馆也实施评估。1991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纲》和《关于指标体系大纲的说明》,就评估的目的、评估的内容和级别、评估的组织领导和方法作了说明。到目前为止,全国多数高校图书馆都进行了评估。通过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工作,引起了有关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改善了图书馆的办馆条件和内外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
2.6 深化图书馆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本校师生员工服务,服务对象比较固定,服务内容比较稳定,服务方向明确,主要是根据学校发展规模、专业设置,教学、科研计划提供服务。30年来,高校图书馆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求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基本上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从整体来看,服务工作的发展是平稳的,没有大起大落,由粗放型逐步向深化内容、形式多样、提高服务质量的道路发展。由封闭到半开架、开架再到网上无围墙服务;由以藏为主到藏用兼顾;由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由一般性服务到针对性服务、定题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最突出的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教育,也就是文献检索课的教育。198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文件规定高校图书馆承担这一课程的教学任务。1985年国家教委又颁发了《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检索课程的几点意见》。这无疑对大学生利用图书馆、查阅文献信息产生积极作用,提高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自学能力。深化服务工作还在于改善服务方式与手段,据统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技术的发展、读者需求的增加,目前已达40多种,如文献报道、文献检索、文献复制、文献传递、代查代检、信息咨询、读者培训等。
2.7 图书馆情报专业教育规模扩大,层次提高
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我国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进入了空前大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前,全国几百所高等院校中,只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设有图书馆学系,培养四年制本科大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教育事业的繁荣,图书情报专业教育也迅速发展,现在设有图书情报专业的已有60多个院校。经过30年的发展,图书馆学教育不仅数量有了很大增长,而且一个结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如1978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设立了情报专业,1984年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图书情报学院,开始了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历程。1980年以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图书馆学系后改为信息管理系,湖南大学等十几所院校相继设立情报专业。图书馆学情报学相结合的融合教育在培养目标及知识结构方面比前一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培养出的人才更适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目前已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办学体系,从低到高来看,有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教育层次。办学形式也出现了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等多样化,培养了一大批图书馆专业人才。
2.8 重视馆员队伍建设,馆员素质不断提高
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是馆员在一定的空间(馆舍)利用相应的手段(设备)使读者获得图书文献信息(馆藏)的过程。因此说,馆员是图书馆工作也是图书馆事业的关键要素。对高校图书馆的馆员配备,历来有文件加以规范。1956年高教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图书馆试行条例(草案)》对高校图书馆员工的编制就作了规定。1981年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中强调指出:“高等学校应加强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配备包括图书馆学、外语(或古汉语)和各学科的专业人员。专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应是中专(高中)毕业以上,大专以上程度的应逐步达到60%以上”。“高等学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紧密结合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对各类在职人员进行培训”。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重申了上述规定,并提出图书馆队伍建设应“按照合理的结构比例”,“重视培养高层次的学科专家。”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高校图书馆既接纳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本、专科毕业生,又接纳了各学科的本、专科毕业生,同时进行在职培训,鼓励在职者开展学术研究以提高素质,因而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图书馆员队伍。
3 高校图书馆改革发展的方向
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发展,首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即正确、务实的办馆理念。作为一个大学的教育科研信息资源中心,图书馆的发展必须要与整个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相一致。没有超越学校发展的图书馆事业,也不应该存在学校只重视其他方面发展而不注重图书馆的发展,因为图书馆也是学校大系统的一部分。其次,图书馆的改革发展方向与定位,必须与现阶段的先进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方法等在图书馆的应用相结合。根据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经验,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发展方向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现代化的管理思想
高校图书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包括对人员管理与评估、对日常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业务的钻研与开展。同时,图书馆工作流程与部门设置、楼层设置,采用简单、方便、有效的原则,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以最便捷的方式取得想要的信息与资料。真正做到以读者为本、以服务为本,重视服务及承诺。尊重读者、以读者为最终服务对象。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工作人员的便利,而是为了读者的便利。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应通过图书馆的优质服务体现出来。
3.2 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
图书馆的传统使命即保存文献资料向读者提供服务仍将继续,与以往不同的是技术环境发生了变化,未来图书馆要做的是适应这一变化,通过运用新技术以新的方式诠释其使命。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与设备,使图书馆更有效地以知识信息服务于用户。
3.3 共享数字化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部分馆藏数字化、电子化,并为资源共享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连接全国大部分高校、并与其他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及Internet互通的“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开通,以共知、共建、共享为目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建立等等一系列的数字化工程,使用户可以按需检索本馆及馆外的信息,实现多用户资源共享。数字化资源的共享,也将带来图书馆各方面的变化,如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服务方式的转变、馆际合作的加强等等。
3.4 优质的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一方面扎扎实实做好流通、阅览等高质量的基础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可拓宽服务领域来开展高层次服务内容。在信息社会,读者对信息的全方位需求是单个高校图书馆有限的馆藏所不能满足的,而网络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补,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查询、提供本馆外的乃至全球的信息资源。
3.5 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高校图书馆应拥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的人员队伍。另外,新的技术环境和服务模式的变化改变了馆员的传统角色,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应具有较强的对用户需求的应变能力。同时,迅速变化的环境要求馆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接受继续教育,成为复合型人才,既有专业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又有信息加工处理技术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宗忠.改革开放20年的中国图书馆事业[J].图书馆,1999,(2):1-10.
[2]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8-05-05.
[3]朱强.改革开放30年的高校图书馆——回顾和展望[EB/OL].http:∥162.105.138.207,2008-08-01.
[4]教育部高校图工委.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主要统计数据[EB/OL].http:∥162.105.140.111,200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