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课堂缺少什么

2009-07-10李玉萍

西部教育参考 2009年2期
关键词:语文老师课堂

李玉萍

一、现象

职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出了一道题,让学生写一张请假条。这是他们语文课本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过反复练习,但是考试中,其中有一个班竟有一大半学生写的请假条还是漏洞百出。这些学生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即使没写过请假条,老师在课堂上三令五申强调过之后,也应该掌握。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现象?

二、原因

具体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学生的状况。

虽然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拿出10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发展。“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将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实现1∶1的比例。”但在本地区,上职高的学生往往是上不了普通高中,家长无奈之下的选择。这些学生不是在身体上、智力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长期以来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对学习早已失去了信心,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的态度。因此课堂上无论老师怎样声嘶力竭地讲,学生依然是左耳进右耳出,使老师无可奈何。

2. 教材的编排。

在教学中本人发现,学生对课本内容不感兴趣,但对课外的有些读物却爱不释手,如《男孩女孩》等一些青春读物。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不感兴趣,但给同学发个短信,写个小纸条,却写得情真意切、头头是道。的确,“兴趣是一切行动的动力”。翻开我们的教材,尽管所选内容都是优秀篇目,其中不乏名家名篇,但几十年如一日,知识的编排缺乏系统性,不像高中课本是按文学史体例编排,有明确的知识体系。除此之外,我们的教材所选篇目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缺乏时代感,使得学生在学过很多篇目之后,回顾起来,不知自己学到什么,几乎是现学现忘。

3. 课堂教学。

许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认识:语文课听与不听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多读少读一个样,多写少写一个样,在语文这门课上费热情、下工夫,不值得。只要考试前把老师画的重点看看、背背,能应付考试就行。至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字、词、句、章,结构特点、思想情感、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等,丝毫没兴趣,至于说明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这些内容就像是闲置在墙角的农具,缺乏价值。即使应用文教学,如记录、广告、消息、演讲稿、行政公函等等,到用的时候再学也不迟,现在学了不用也会忘。

而我们的教学却始终离不开教学参考、教案,抛不开学生的练习本,不能从琐碎的知识中走出来,但是到了课堂,学生能够接受的又有多少?学生读课文就像老和尚念经,纯粹只为应付老师。做练习你看我,我看你,或照答案抄,真正记住的有多少?因此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事实上是“无味并痛苦着”。

4. 教师。

由于以上各种原因,再加上教师心理上没有过多的压力,于是教师也认为教与不教一个样,教好教坏一个样,疏于钻研教学、思考教学,只是照本宣科,用一种不变的腔调、不变的思路一唱就是几十年。

三、措施

如果长此以往,即使国家再加大投资力度,职业教育的局面又能有多少改观?我们的教育方式已经到了不得不采取措施的时候了。

新课改“大语文”提出:“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打开社会生活这个学语文的活水源头,建立一种具有三个层次的语文教学体系:强化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开辟第三课堂,促使语文与生活有机结合,这也是‘大语文教育的主要主张。”这种教学要求打破长期以来局限在“狭小的笼”内的小课堂的局面,开拓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使语文学习同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开放的、全方位的语文教学系统。

措施一 扩大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读书。

著名作家吴伯箫先生生前十分关心语文教学,曾对语文教学提出过言之灼灼的忠告:“现在的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阅读原文上。”

我们可以在紧张的语文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挪出一方空间,让学生进行轻松自由的自主阅读,让学生读自己买的课外书或到阅览室读课外书,如《读者》、《视野》、《青年文摘》、《青年博览》、《中学生》等,与其老师声嘶力竭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还不如让他们兴之所至,读读论论,写写读后感。

根据学生实际,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加大阅读量。我们不必为学生读书过杂而担心,而要为他们自由漫步书林而创造条件,只有给学生以自主阅读的空间,才能让他们热爱读书、热爱语文。

措施二 以议代讲,与学生真诚对话。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问答、讨论、辩论、争鸣、评价等方式,如课堂上就某一问题或主题,师生之间或含学生之间展开探讨和交流。教学过程中,大家就某一观点展开思想碰撞。师生通过作文、周记、随笔、评语等交流看法,了解对方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中,通过对课文抑扬顿挫的节奏,甚至对某一个字的处理,理解文本内容,实现师生情感共鸣。语文课堂,应该有起伏动人的诵读,自由酣畅的对话,激流涌动的情感,思想的碰撞。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给学生多一些欣赏和鼓励,少一些责备与训斥,使学生在文本和教师情怀的双重熏陶下,接受教育。

当然,对话应围绕重点有序进行,这自然需要老师引导。

措施三 张弛有度,给学生强有力的引导。

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而“指导”“引导”就是这个“首席”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的预设与调整;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断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是,既不因“引导”而取消“对话”,也不因“对话”而放弃“引导”;既不因“引导”而扼杀学生的思想自由,也不因“平等”而放弃教师的教育职责。我们始终不应该忘记: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措施四 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在教学中,奉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首先要建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教学工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使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活水源头,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另外要积极利用语文课外资源,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物质情境、文化情境和人际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组建学生文学社,开展文学讲座和文学笔会,办好文学社刊;办好校园广播站,采访、编排、播送校内外新闻;利用图书室、阅览室、报亭等场所,利用网络媒体,如《百家讲坛》等栏目,扩大学生阅读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利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利用创建“文明城市”这一契机,让学生领略城市优美的环境,以此熏陶学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等等。

四、做一名真正的教师

作为教师,首先要“真”。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说真话,做实事,真正为学生前途命运考虑,为学生成长服务。能够与学生真诚沟通交流,做知心朋友,将教育活动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落到实处。

作为教师,要“正”。保持一颗童心,保留一份率真,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名利所动。

过去曾有许多名人爱为人师,如李大钊、陶行知,还包括孔子,他们的思想曾开创了一个时代,影响了几个世纪,可见教育承载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和希望。教师不仅仅是职业,它需要的是执迷和狂热。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真、善、美,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创造,选择了攀登。

真正的教师注定是“累并快乐着”。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老师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六·一放假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