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反思

2009-07-10

西部教育参考 2009年2期
关键词:普及主义培训

徐 辉 赵 鑫

二战后,日本迅速、成功地普及了高中教育,并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日本在成功普及高中教育的凯歌声中,也夹杂着高中教育领域的痛苦和无奈,存在不少的问题和难点。这些问题和难点在我国高中教育中也存在,有的也非常严峻,有的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一、日本高中教育教学的问题和难点

1. 学校教育刻板和僵化。

受长期的中央集权制影响,日本高中教育制度形成了相对统一、讲究效率、提倡平等、培养标准化人才的特点。这种体制适应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高中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国民学历水平。但同时也给高中教育带来了刻板化和封闭化的弊端,高中学校教育强调形式上的平等,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对知识的记忆力的培养。这样的高中教育显然不适应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的需要。“人性主义”“能力主义”和“弹性化”正在代替“国家主义”“僵化”的高中教育,也成为高中教育普及之后的发展趋势。

2. 过分偏重学历。

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就确立了通过接受教育提高和改变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的机制,素有“学历社会”之称。日本高中教育的普及,也并未减轻学历对日本的影响,反而有加重的趋势。高中教育普及后,学生普遍形成了轻视“学了什么、学得怎样”,而重视“在何地学”的社会心理,进入名牌高中、名牌大学成为学生及其家长根深蒂固的教育情结。高中学校的名声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因此人们对学历和进入名牌高中学习达到了狂热的程度,造成中等学校大搞“应试教育”和过度激烈的考试竞争。

3. 高中学生精神上的贫乏。

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一些社会和学校中的问题影响高中教育的普及。学校暴力、逃课厌学、欺辱弱小学生等学生精神荒废现象,被认为是高中教育为经济成功所付出的“代价”。特别是高中生自杀情况较为严重,日本平均每年约有250名高中生自杀,高于其他各级学校的人数(年平均数:小学约20名、初中约130名、大学约50名)。造成高中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情绪不稳定,学业压力过重。在普及高中教育的过程中,虽然强调以完善人格、尊重个性、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推动高中教育的准义务教育化。但从整体上看,普及高中教育存在着否定日本传统文化的特性与长处、轻视道德、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均衡的一面,造成学生精神上的贫乏。高中教育在完善人格、尊重个性等方面尚有许多需要不断发展巩固之处。

4. 高中校舍不足。

高中教育的快速普及,加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生育高峰期中降生的一代需要升入高中,造成了日本高中近年来校舍略显不足的困难。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不得不把各个年龄层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起,采取所谓的“复式年级”教学。例如,日本全国知事会曾经于1995年计划在全国新建高中430所,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只新建了230所。进入2000年,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高中每个年级的入学志愿者都超过200万人,校舍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

5. 学校教育需要由量的扩大转向质的充实。

战后至今,对日本的高中教育来说,是一个数量上快速普及、急剧扩大的时期。但在普及的过程中,由于升学竞争,尤其是高中升入大学的激烈竞争,产生了私塾泛滥的现象。这种专为升学做准备的私立营利性教育机构适应了社会上另外一些需求。不仅如此,高中教育也有成为升学准备学校的姿态。20世纪80年代,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希望进入职业高中的人数锐减,升学要求普遍向普通科倾斜,高中教育升学竞争异常激烈。

高中教育的普及不应当仅限于数量的扩大,必须研究高中教育的应有形态、实际动作方式等有关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将是日本今后高中教育普及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日本普及高中教育过程中课程改革的难点和问题

1. 寻求能力主义和平等主义的结合点。

教育上的平等主义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学校的开放型等原则,而日本普及高中教育过程中的平等主义是一种“结果”的平等。随着高中学校数量上的扩大,这种“结果”的平等主义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能力主义是近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原则。从日本高中教育发展的过程来看,重视能力主义成为促进高中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能力主义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高中教育的课程上,能力主义和平等主义一直是高中学校现实中的两难问题。课程上的能力主义和平等主义在高中教育实践中不仅是一个观念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提出重视个性发展教育原则的临时教育审议会主张打破高中教育的单一性和僵化性,发展多样性和灵活性,主张在保持高中教育机会均等、学校的开放性等平等主义原则的同时,在教育内容和学习活动中采用能力主义的方式。新的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中,一个基本思路就是在平等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的框架中,在高中教育内容等方面发挥能力主义方式的作用。

2. 力争共性和个性的共存。

为巩固高中教育普及的质量,在具体考虑高中教学内容时,同上述的能力主义和平等主义相同,存在着共同性和个别性之间的对立,这一点不仅存在于教育内容上,也存在于教学方法上。

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共同性和个别性的重点和程度都各不相同,应当仔细考察这种差异。同时,教师应该经常意识到共同性和个别性的问题,在备课、课堂教学评价等过程中积极加以研究和改进。高中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志、习惯和能力,即自我教育能力。高中时代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高中教育的普及,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在此基础上,高中教育更应该追求学生个性的分化和自我意识确立的培养。在课程的安排上,研究深化共同性内容的安排,把握个别性内容和方法的适当性,特别要考虑给予学生体验教育教学内容掌握学习方法的机会。

三、日本普及高中教育过程中教师教育的难点和问题

日本在普及高中教育过程中,在高中教师培养和任用方面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主要有:开放型教师教育模式导致一般大学对高中教师培养的热情不足,大学之间有关高中师资培养的水准及其内容存在差距,高中教育实习形式化,任用高中教师的考试竞争激化等等。

高中教师培训方面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是:从法律角度看,高中教师培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机会不均现象,由于工作学习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人事管理纠纷仍然存在;各种高中教师培训形式之间,以及接受培训的高中教师的年龄、教龄、培训时间、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缺乏层次,连续性和系统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教育普及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大学在培训高中教师方面发挥的作用仍显不足;高中教师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之间的连续性仍须加强,特别是大学后期的培养与新任高中教师培训之间的有机结合是其中的一个难点。

(马延伟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1期,有删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供稿。)

猜你喜欢

普及主义培训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未来的超市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新经典主义
会议·培训
都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