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回顾与展望
2009-07-10哈薇
哈 薇
自2001年秋,继湟中县实验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实验区,从九年义务教育一年级至七年级开始全科实验后,2002年秋,省教育厅又确定了西宁市、格尔木市、平安县、门源县、贵德县、同仁县、玛沁县、玉树县、油田等9个省级实验区进入课程改革实验。2003年秋,各州地又有13个地市级实验区进入实验。2004年秋,又有12个县级实验区进入实验。2005年秋,我省所有地区的中小学包括民族地区双语学校,全部从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进入新课程实验。
我省地处边远,经济总量小,办学条件差,在全国范围内属于经济、文化、教育欠发达地区。地域广阔,城乡之间、农业区与牧业区之间区域性差距很大,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也很不平衡。由于受经济条件、教育观念、师资力量等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全省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始终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近年来,虽然青海的“两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就比较突出,但在青海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开展素质教育,怎样有效实施新课程,实现“两基”后如何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培养适合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构建和谐青海、可持续发展的青海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青海基础教育相当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笔者以为,近年来,全省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牢牢把握课程改革的大好时机,全省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课程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主要工作和做法
几年来,我省把推进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作为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基础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我省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作为促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过程,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狠抓落实。遵照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目标开展实验工作,使全省的实验工作进展顺利、扎实有效。
1. 整体规划,启动课改。首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多次召开相关部门会议,研究部署实验工作,多次听取教育厅主管领导汇报,并在省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基础教育发展基金中拿出220万作为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课程改革,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为课程改革筹措资金。其次,在省教育厅党组的领导下,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以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研究人员为主体的青海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家指导小组,对全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进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研究、指导与管理。多次召开青海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会议,对全省实验工作认真部署,精心安排,各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2. 做好培训,打造队伍。我们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制定了《青海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方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先后选派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近600人次赴北京等地参加国家级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新教材培训。同时,在省内组织了20余期省级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培训人员6000余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组织了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师培训,实验教师培训率达100%,并将课改培训与全省正在实施的“义教工程”、“联合国儿基会项目”、“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组织各种类型的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培训,多次聘请外地知名专家来青海培训在岗教师。截至去年,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60多名,就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培训全省实验教师;从有关出版社组织上千套教材,培训手册,助学手册,课例光盘,课标、教材分析光盘及各类专家讲座光盘等,为实验区的培训提供服务。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注意发挥省级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选派骨干教研员赴全省各地实验区,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思路》、《新课程实施中的教与学》、《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怎样做校本教学研究》、《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等多个专题送教下乡,累计320多个学时。各实验区均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规划之中,统筹安排,分步推进,分期分批组织了县、市、区级管理者培训和教师培训,并且遵照“研究、培训、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纷纷克服经费困难,为教师购买《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教师行为的变化》、《课程标准解读》等书籍以及与新课程配套的挂图和教学光盘,供教师们学习、观看、研究,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课改的精神实质。
3. 专业引领,建立基地。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建设“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要求,制定下发了《青海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实施方案》、《青海省中小学2006—2010年创建校本教研制度五年规划》,要求各级教研部门努力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服务于课改、服从于课改”的教研工作意识,建立起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并举办了两期“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省级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来我省讲学60余人次,派出和在省内接受国家级培训的有千余人次,举办各级各类通识、学科培训班近20期,培训近20000人次,为各地送教下乡20余次。特别是近两年,全省各级教研员改变以往浮在上面,只注重教材研究、侧重教研管理的做法,身体力行,努力实现角色转变,积极带领实验教师开展各项教研活动,积极深入基层,送教下乡,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教法、新学法送到广大一线教师手中。为推进全省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贯彻《青海省2006年—2010年创建校本教研制度五年规划》精神,同时根据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围绕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等问题,开展了教研联动、聚焦课堂、研训一体、区域推进等活动。这个活动覆盖了全省除玉树州外的所有州(地、市),共组织省市区教研员、优秀教师50余人参与,做示范课40节,专题报告16场,听课教师近5000人次,参与学生1000余人次。广大教师积极参与,采取讲示范课(同课异构),组织教师听课,讲课老师说课,省、市教研员评课、研课、交流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教研形式,紧紧围绕课改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困难,与基层的一线教师近距离交流,帮助他们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专题报告明确目标,解除困惑,确保课改工作顺利推进,这种形式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和普遍好评。
同时,为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在课程改革实验进程中的“龙头”作用,切实促进和加强全省实验工作者的教学研究意识及研究素养,于2002年下发了《青海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指南》。在此基础上,组织了2003年、2004年青海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课题申报立项活动,经专家小组评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认定,最后确定46项实验课题正式立项。并举办了两期“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课题人员”培训班,形成“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的教研工作运行机制。
在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根据教育部的部署,我们还选送了湟中县和乐都县为国家级实验区,以点带面,开展这项工作。现在两地已在校本教研方面积累了许多符合我省实际的经验和做法。其他实验区教研室也以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为落脚点,采取了多种措施,格尔木市、门源县、平安县、乐都县等市(县)、乡教研员分片包校、责任到人,带着课题深入课堂,与实验教师共同学习探讨,为广大教师及时提供指导与服务。各实验区教研部门也都在本地区组织了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评课说课、教案设计评比等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各实验区还通过创办、编印《教育新苑》、《教研信息》等课改专集,在资料缺乏,又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主动收集资料并组织教研员、教师学习研讨,促进了实验区区际间、校际间的学习与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
4. 加强调研,分层推动。在课改的推进过程中,始终注重对课改实验区的调研评估工作。2003年4月、2004年4月—9月、2005年3月—5月、2006年4月—5月组成省级课改调研评估工作组,分别对湟中县国家级实验区及全省各级各类实验区的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指导、服务与评估。深入课改实验区调研指导500多天,调研近480所学校,发放回收调查问卷近4000份,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400余次,听课2000余节,撰写调研报告近50份。向教育部上报课改专题报告3份,中考高中升学改革工作总结7份,中考试卷分析42份,下发课改文件近60份。
各实验区也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国家实验区湟中县通过与实验学校校长、教务主任、中心教研组组长、教研员、教师层层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等形式强化管理;油田实验区将2003年定为“课程改革年”。通过调研和评估,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特别是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和解决办法。
5. 搭建平台,大力宣传。课程改革伊始,全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青海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方案》以及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狠抓教育工作者观念转变和对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宣传工作,我们将国家级实验区的课改做法录制成专题片,供全省各地课改实验教师观看。省教育厅机关刊物《青海教育》辟出课改专栏,省教研室还定期编印了20多期《教改信息》,2003年起,改编为《青海中小学课程改革》内部交流刊物,宣传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思想理念,反映全省课程改革实验的动态,交流实验的经验。同时,还发文要求各实验区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宣传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格尔木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由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加的为期半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讨论活动;西宁市通过电视台专题节目开展答记者问,局长、校长专访;湟中县广播电视局积极配合,及时报道课程改革动向,反映课程改革中的各项活动。各实验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及家长宣传课程改革,努力营造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参与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从全省课改调研的调查问卷中看出,在新课程实施中,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主动性增强,家长开始认可并支持课改实验。在我们的调查中,家长对课改的认同率已达95%以上。通过“课改开放日”、“与课改同行”等活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主动提建议、主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育子观念有了很大变化。有的家长在反馈意见中写到:“我庆幸自己的孩子赶上了课改,这对他的一生将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改革也改变了我对孩子的认识,我衷心地感谢课改。”
为全省的课程改革提供研究交流的平台。2003年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创办了及时反映国内外课程改革动态以及我省课程改革信息的综合性刊物《青海中小学课程改革》,辟出“课改研究”、“实践探索”、“案例研究”等专栏,免费供全省各实验区学校、教师学习、交流,并针对课改热点、难点问题编辑了校本教研、教育教学评价以及优秀教案专集。省教研室还定期举办课程改革专题交流活动。2003年组织了全省“新课程实验教案交流活动”;召开了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工作研讨会,研讨会集书面交流、大会交流、小组交流及赴西宁市、湟中县实验区实验学校现场听课、观摩、研讨为一体,为各实验区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共建的平台;2004年组织了课程改革研究论文征集活动,编辑出版了《坚实的脚步、灵动的解读》一书。10月又召开了全省中考改革工作研讨会,就新课程如何实施中考这一焦点问题展开了研讨,为2005年各实验区中考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在全省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巩固成果,深化课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06年下发了教育思想大讨论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召开素质教育报告会,会上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全国著名青年教育家肖川,北京海淀中学校长邢筱萍等教育教学专家做专题辅导报告,介绍经验。
6. 开发资源,建设教材。在省课改领导小组及课题组的专家指导下,依托湟中县国家级实验区的力量,编制了一套地方资源册,已通过省级审定,2004年起作为青海省地方教材,供全省中小学选用。各地也根据本地实际,编制了州、地、市、县级地方教材20余套。课改领导小组在每年一轮的课改调研过程中,都要了解各学科、各种版本实验教材、课程标准的使用情况,形成调研材料,及时反馈给有关出版部门,或参加出版部门组织的修订课标、教材的研讨会。
二、成效及经验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省把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作为转变教育观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我省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作为促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过程,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狠抓落实,扎实有效地促进了全省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从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最令我们注目的变化是:
我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观念有了明显的改变。学校教育既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既强调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强调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课堂变得活跃了,师生的生命活力得到了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师普遍反映学生的发展后劲比以前的学生强了;教师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感受,学校的教研活动在新课程的推动下有了较大的改观。
1. 新课程理念深入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新变化。各实验区的课堂教学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力四射”,课堂充满了师生的生命活力,呈现了生机勃勃的精神,洋溢着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气氛。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时代发展的要求,改变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从“受逼”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湟中县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学习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先行模仿、反思,再内化和实践,进而结合实际确定自己的教学模式,最后围绕“创设情境—三维目标—教学手段—方法方式—及时反馈—多元评价—小结强化”等七个要素进行设计和提炼教师自己的教学模式,使教师能够在先模仿后创新的思路中得到进步与发展。格尔木市以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反思为切入点,采取了一系列改革课堂教学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验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够根据课程目标、学习内容以及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革新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单一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情况已有改观,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和实践目标。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已被打破,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
2. 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力求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过程中,各实验区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标准,实验区呈现出这样的景象:一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培养,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社会的需求,加大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挖掘力度,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可选择和适应性。三是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培养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发展。互助县教育局鼓励教师变“教师讲”为“学生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变“学生静听”为“亲自动手”,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变“循规蹈矩”为“自由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的各种措施的实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究,自学能力、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关注,这是课程改革取得的最明显的成效之一,也是家长、教师、学生最有感触之处。
3. 教师积极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能力素质,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从近几年对实验区跟踪调查研究中发现,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普遍认为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并在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中,发展能力和个性,陶冶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新课程实验教师把学生看做是自主的学习者,普遍采用探究、讨论、实验、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师生是平等的关系,互相尊重,真诚交往,共同探求和交流。教师的角色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们说,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确立的,只有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力求改变在教学中学生被动、他主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教师获取知识的要求增强了。新课程的理念对广大实验教师产生了极大的辐射作用,实验教师不论年龄大小、教龄长短,其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强,都在自觉地学习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在课改实践中教师们普遍明显感到自己原有的知识、能力已不能满足今天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今天的教学要求。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才能不断创新教育,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4. 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校本教研机制逐步形成。目前,在各实验区“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也异常活跃,并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成为从教育内部推进课程改革的不竭动力。广大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开始悄然发生变化,由个体封闭的、被动执行的习惯性重复转变为自主反思、积极合作、终身学习、勇于改革,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从事教学的工作状态。各项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教研制度、学校文化正在重建和逐步形成。如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校本教研示范基地湟中县注重课程改革中经验的积累、提炼与创新,在校本研究中逐步创新和派生出8种校本教研模式,即理论研究、问题研究、课例研究、磨课研究、课题研究、案例研究、整合研究、研训一体化研究。
西宁市对教科研部门重新定位,转变工作方式,优化教科研队伍,发挥教科研部门的优势,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迎接新的挑战。一是建立教科研网络。建立市教科所、区县教研室和学校教(科)研室三级教科研网络,充分发挥各级教科研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更新教科研方式,提高教科研质量。二是建立联点教科研制度。将教科研工作重心下移,建立教研室联系学校和教研员联系学校开展工作制度。教研员深入联点学校,通过听课、调查,与校长、教师共同研究探讨教学疑难问题,发现实验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同教师一起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以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三是开展联片教研。为了发挥教学研究在教学中的作用,以教研促质量,全面提高教学效益,各教研片区成立了“联片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学校的校长担任组长,制定了片区牵头单位工作职责和片区教研工作方案。四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进行教育教学资源调整,发挥名师、名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以点带片、以片促面”的良好局面。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组织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通过示范课、专题讲座和零距离交流等方式,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
课改实施以来,广大实验工作者通过参加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培训、校本培训以及重研讨、重实践反思、重同伴互助的多种类型的教研活动,思想观念、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素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得到迅速成长。玛沁县、格尔木市、门源县、平安县、乐都县采取教研员分片包校、责任到人,带着课题深入课堂,与实验教师共同学习探讨等方式,为广大教师及时提供指导与服务。各实验区教研部门也都在本地区组织了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评课说课、教案设计评比等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几年来,全省各级教研员和实验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每年都要承担全省各地新课程辅导培训的工作,并成为学科带头人;参加实验的教师在全国和全省的各项教学竞赛和教学展示活动中也不断获得优异成绩。在全国和全省举行的各类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或发表的论文中,课改实验教师数量所占的比例明显加大,水平质量也明显提高。
5. 建立有利学生素质综合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新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是这次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课改的“瓶颈”。各实验区就新课程实施中的评价改革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无论是在政策上、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突出的特点是评价的多元化和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等功能。一是建立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大多数实验区提倡学生发展与课程标准要求的比较,与自己的过去比较,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强调客观了解和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突出过程性评价,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并将日常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科评价中采取分项评价、分散评价、多次评价等方式,重视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强调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重视评价方法和形式的多样性。二是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海南州各实验区、校各级教育部门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已形成一些规章制度,出台了评价主体互动、方式多样、过程动态、内容多元的教师评价方案。三是一些实验学校还制定了《学校评价方案》。如格尔木金峰路小学制定的“分层次、无淘汰”评价原则,允许学生对考试不满意的科目进行申请重考,坚持平时考查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统一目标和特长考查相结合,考试与指导相结合,这一思路凸现了学校领导对课程改革的深度理解和正确引领,促使教师、学生沿着课程改革的方向积极迈进。四是考试评价改革也做了积极的尝试,各实验区按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了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的改革。从2001年开始,全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在开放式形式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将政治与历史合卷,并实行开卷考试,积极探索从内容、时间、情境、评价者等方面予以改革,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方式方法,关注全面发展质量观的根本转变。
海东各县和各校在构建新的评价机制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努力。各地坚持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成长过程,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个性特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尝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改革了以往简单地以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分类的做法,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等定性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各实验学校在教师发展性评价、课改年级的考试研究等方面都在努力探索改革新方案。特别是在全区的高中招生中,有力促进了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为高中招生带来了新的活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思路
1. 进一步密切联系农村、牧区实际,积极开展农村、牧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我们也要把农村、牧区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农村、牧区的课程改革,特别要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的更换或改革,而是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式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以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农村、牧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各级政府应抓住这一机会,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以新课程为主的新一轮教师培训。特别要使农村、牧区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掌握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增强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农村、牧区中小学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提供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广阔空间,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社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等状况,开发多样化的、有特色的地方和校本课程。同时,要密切联系农村、牧区学生的生活实际,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确保每一位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共同发展要求。
2. 新课程的理念需进一步深刻领会。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先导,教师新理念的不断内化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如何实现教育理念的内化,是课程改革面对的一项长期任务。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有些教育行政管理者和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认识或不深或有偏差,对纲要和课标精神的领会和实践还仅停留在浅层次上,不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仅限于使用教材,教学教研穿新鞋走老路,新瓶子装旧酒。教师仍不能从旧的习惯中解脱出来,被旧的课程体系严格束缚住,教师根据大纲教,学生根据大纲学,考试根据大纲考,教与学被统得很死。在此大纲下,尽管课本难、繁、偏、旧,仍然是教师教课本,学生学课本,考试考课本,考完扔课本,面对新课程教师无所作为。全省许多教师手中还没有“课程标准”,这对教师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有着重大影响,致使许多教师遇到问题后不能对照“课程标准”去查找问题,寻求改进措施。还有些学校,虽然教师手头都有“课程标准”,但是缺乏“课程标准”意识,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不会从“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纲要”中去寻找答案,仅仅依靠自己的固有经验和常识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这样下去,势必会使课程改革工作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解决,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教师教育理念内化的力度,不断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要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课程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创新教材观以及大教学观,不断正确认识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向前发展。
3. 教师素质需进一步强化。新课程的理念和政策一方面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创新教学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课程意识与素养。否则,教师就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课改精神,实践新的教育理念、驾驭新课程,课改实验就会流于形式。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省广大教师虽然已通过多种途径,素质和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发展还有很大差距,还应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内化。
特别是要走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培训之路。校本培训与传统的校外集中培训,有许多优势:一是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校本培训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又以其具体实践为落脚点,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集中培训的统一要求与学校和教师需求的不一致问题;二是培训形式多样且灵活。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组织形式的制约,学校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地制宜、灵活自由地选择适合个体特点和需要的培训内容;三是经济且富实效。基于学校,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就地取材,能切实使集中培训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自然有更强的实效性。
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相关方面和教师个人的共同努力。
4.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课程改革始终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课改的核心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但要讲求实效。我省的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课堂上把“启发式教学”庸俗化为问答式教学,经常把“问题”当作“对话”。如“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老生常谈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二是把自主变成自流,不尽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有的教师让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三是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四是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一些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五是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有机地体现三者,所以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六是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双基”落实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育的优势应该继承。如果回避考试和定量评价,忽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忽略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评价,势必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课程改革真正的目标和任务就得不到很好的完成。
因而,目前如何克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条化、程式化和形式化现象,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为下一阶段课改向深层次推进过程中亟待探索与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今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各实验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块主阵地上仍然任重而道远,应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要继续鼓励广大教师以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反思为切入点,着力探讨和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首先要端正思想,解决理念问题,正确处理改革与继承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比如,强调教学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决不因此放松对知识能力的要求,不把三部分内容切块拼盘,而是把它渗透在知识能力培养过程之中;二要努力在“三维目标”的整合,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提高,对学困生的关注,教师角色的转变,探究式教学的组织,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力求取得新的进展;三要在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不能否定、抛弃传承、接受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师生互动、合作,但决不能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强调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差异,但决不放松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共同要求。
5. 校本教研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一些学校只注重校本教研的组织形式,不注意研究其内涵,不能利用这一有效形式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达不到实现教师享受教研目标的目的,没有激发教师研究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虽然已有少数教师认识到反思是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开始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反思活动,并且出现了较好的教学反思案例,但这种有效的教学反思也仅仅出现在少数教师身上,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拥有反思意识,没有掌握反思的要领与技巧,不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因此,各级教研部门应组织有关“如何反思”的专题培训。同时,教研员也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研究、指导、服务意识,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以适应课程改革和引领学校教研的需要。各学校虽已初步形成校本教学研究的氛围,但对这项工作如何向纵深发展,如何形成自己的校本研究特色还需继续努力探索。特别是各校还要在如何开展课例研究、如何开展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行动研究等方面引导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探索,开创新的局面。
6. 地方和校本课程开发有待于规范。首先,校长办学的正确理念是课程开发的关键。课程资源的开发毕竟给学校带来人力和财力的压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水平影响着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因此,校长必须明确办学理念,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着眼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深刻认识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不断转化为全体教师的观念和具体的行为。另外,课程资源配套不足,也给实验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一方面,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打破各校界限,创新管理,统筹配置,共享资源。学校管理者也要在有限的资金调配中,拿出一部分添置必要的教学用具;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说,应该摈弃等、靠、要的观念,主动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运用资源的能力;一些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停留在原有的课外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今后需开展校本课程的内容、目标、结构的特色化和校本化的研究,有目的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按照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使三级课程相互构成整体,结构更加合理,教育教学更加开放和有效。其次,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目前自上而下“课程国家化”意识依然十分强烈,课程的开发必将受到历史形成的原有思维习惯的冲击,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把校本课程简单理解为编写校本教材,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简单化为用征订的活动资源包,在课堂里有专任教师上课。还有部分学校反映,课程资源配套不足,给实验改革带来了许多困难等。因此,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要不断强化,并要提高和激发课程开发的技术、动力和愿望。再次,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程式化。课程资源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地区的教师仍然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或过多过早地补充内容让教材受到冷落,或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或把联系实际仅仅当作一件“外衣”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或动辄让学生搜集材料,一些很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让学生搜集材料;或只注重搜集不注重分析处理,只在课堂上展示、读读而已等,这些造成了教学内容的程式化,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有效推动。第四,有效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是课程开发的保证。实验学校虽然都制定了一些有关的评价制度,但还不够完善。推动课程开发持续地进行,必须定期进行评价,这样课程开发才能科学、规范、发展和完善。因此,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开发评价体系是开发和建设课程的保证。最后,专家引领是课程开发和建设的重大课题。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课程开发也将在很大范围内启动,在开发过程中必将涉及许多科学技术问题,需要专家的引领,而我省在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研究还十分缺乏。因此,呼吁和建议师范院校有关专家给予支持,以规范课程资源体系。
(本文作者单位:青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