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正确引导“80后”大学生健康全面成才

2009-07-10孙紫夏

西部教育参考 2009年1期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教育

孙紫夏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除传统的“硬实力”竞争之外,还包括了与之对应的“软实力”的竞争,即一个国家对内所表现出的整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所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并充实新的丰富内容,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高等学校尤其是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真正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这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改革发展实际和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的现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较之于其他的知识教育,应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性。甚至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唤起人的主体自觉为目的的。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千方百计地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其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充分尊重,这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已日益增强。作为塑造大学生精神和灵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人性化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对人的健康人格和个性的培养与塑造,对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尊重,就是对人的尊重。

再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之源。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这里,生命不单是指物质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存在。创造价值、生成意义,是生命价值的终极表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终极表现。生命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但不是人的价值的全部。人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人创造社会历史,人创造美好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人创造美好的心灵世界。对任何人来讲,人的价值实现只是一个过程,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确证。一个人的价值,不论他的生命长短,关键是看他对人类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生命再长,不为社会作出贡献,也不帮助别人,一生只为自己活着,这样的人生既没有价值,更没有意义。那么,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在这方面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就成为实现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键。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8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正确、全面、客观地认识“80后”,着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使命。

一、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80后”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80后”大学生主要指80年代出生的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放眼过去,还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人像80年代出生的人那样引人关注、惹人争议。这从表面上看是对不同时代的青年群体特征的争论,实质上是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失的思考,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一种理性反思。在肯定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明显成绩的同时,应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对80后大学生客观的分析、评价,进一步深化和切实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才。

(一)“8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自身具有的优势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扩招,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达2700万,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23%,即使西部欠发达省份也都达到了16%以上。在短短的几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由于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越来越多的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有的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有的还在校学习,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无论是求学、就业或创业,和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相比,80后大学生更富有朝气、富有创新精神,他们的价值取向、人格修养、行为方式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出我国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群的明显特征,成为一个富有代表性的群体。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80后”大学生,也在这种发展中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拥有了许多独特的优势。特别是他们近年来的表现更值得充分肯定和发扬光大。

1. 爱国爱民、不畏艰险,关键时刻靠得住、冲得上,“80后”是敢作敢为的一代。2008年,中国备受各种严峻形势的考验,“80后”也备受考验。无论是在漫天雪灾中,在奥运圣火传递中,还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无论是人民子弟兵,还是工厂、企业的工人和学校的教师,或是在读的大学生,“80后”以其独有的风采和风骨,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性,显示出独有的本色,使社会为之振奋,人民群众为之高兴。

不仅如此,“80后”也在很多领域开始崭露头脚,开拓出属于他们的世界和舞台,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精彩。他们或是奔赴西部,用自己的青春开发西部,用激情点亮生命;或是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或是自主创业,大显身手,用智慧成就事业;或是求学归来,回报父老乡亲,一展才华。“80后”在各个领域不甘人后,奋力成才,将个人命运和祖国前途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事业和时代发展联系起来,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80后”是勇于担当、能够担当重任的一代。

2. 思想解放、观念领先,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80后”是承前启后的一代。“80后”的优秀品质和果敢行为,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改革开放为“80后”的成长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市场经济为“80后”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环境。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重新开启了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1997年全国大部分高校开始实行并轨招生,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优先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1999年后,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仅6~7年时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就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更多的青年接受了高等教育。随着高校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培养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中,很多“80后”不仅开始选择大学,也开始选择专业,渐渐又开始选择职业,甚或选择创业。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80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强的保证,不断推进的教育改革为“80后”的就业、成才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是“80后”成长的广阔舞台。国家的政策支持、社会的宽容氛围、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的进步、剧烈的社会转型、思想观念的解放、价值观的多元分化,为“80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国际化、信息化的浪潮转化为“80后”成长的动力,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转化为“80后”健康成长、成才的能量,高等教育的发展转化为“80后”创业、创新、成功的能量。这些优势经过政策和教育的放大,潜移默化地惠及着得天独厚的“80后”。这些天时地利人和,增强了“80后”的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激发了他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视野宽广,自主性强,有强烈的成才意识,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他们目光敏锐,富有创新意识,有着更多的比较和选择,更多的资源和信息,更好的舞台和机遇。他们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今天是生力军,明天将是主力军,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紧密结合“80后”思想特点和时代要求,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赋予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责任,80后拥有前几代人所没有的机遇和条件,肩负着伟大的使命,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自身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首先,“80后”不仅有着实现个人价值的强烈愿望,承担着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而且还将担负赡养数位老人的责任。自我、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的多重使命和责任交织在一起,他们既是了不起的一代,也是责任重大的一代。“80后”需要有承受各种压力的坚强意志、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的形势也给“80后”带来严峻的挑战。“80后”面临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压力不断增强,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在家里倍受呵护、娇生惯养的“80后”如何适应社会的这些变化、变革和变数,对他们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部分学生感到迷茫、困惑、苦闷、压抑、烦躁、焦虑,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可以说,当今“80后”在大有用武之地和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压力。

当然,实事求是地讲,“80后”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比如,有的大学生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养成了不良的生活方式,过分追求个人生活的现代化甚至西方化;有的大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和新的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学习上动力不足,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大学生生活上追求享受,攀比消费、追赶潮流消费;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有的大学生往往陷于苦恼而不能自拔,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感到手足无措;有的大学生由于“独生”的环境,在集体中不能与人友好相处,太任性,主体意识太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明显;还有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80后”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通过改革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面对严峻的挑战和自身的不足,作为“80后”大学生要从自身努力作起,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行为举止适应和服务于新形势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高等学校也必须有相应的科学对策和正确措施,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高等学校要切实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其他的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激发他们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认清国际形势、国内局势和政策态势,全面、准确地理解、认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时代精神和成才意识,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袭;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更多更好的资源,增强其自由、自主、自觉、自立、自强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同时要正确评价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果。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是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用十几年或几十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需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要先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针对当前有的人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快提出的批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大家都知道,我们之所以大力加快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是在深刻体验了“落后就要挨打”,大国在国际社会中为寻求正常的国际地位而做出的科学的选择。像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人批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这也正是他们认为“8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原因。对此,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更加开放和宽容的胸怀对“80后”进行评价。事实也将进一步证明,“80后”是勇于担当、可以担当的一代,较之于前代人,他们不是落后了,而是进步了,他们群体的素质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这完全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进,得益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得益于高等学校可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有人对“80后”横加指责,只看缺点不看主流;如果有人对高等教育说三道四,只找问题不看发展,我们认为这些人不是思想方法有问题就是心理状态有问题。作为国人,为什么看不到国家向前发展的主流,为什么看不到整整一代人健康向上的主体,看不到教育发展的本质和已经取得的主要成绩,总是喜欢站在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对立面。当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也由于经验的不足,确实存在着规模与质量的矛盾问题。但这毕竟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对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要求,为此,高等教育要切实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做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为全民素质的提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贡献。这是我们所有高等学校和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

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发现存在的实际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一样任重道远。“80后”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也必将创造出属于他们的伟大时代,成为推动中国从一个世界人力资源大国向世界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应对挑战,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国情,一方面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加强现代文明建设,积极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思考政治教育工作。

二、要根据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根源

以理性的态度分析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是我们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大学生诚信缺失体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交往等各个方面。这不仅反映了大学生令人担忧的思想道德状况,同时折射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不足。具体来说,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个人行为上,有的人信用意识淡漠,失信行为严重。当前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信用意识淡漠,失信行为严重的现象,突出表现在自国家实行高校助学贷款以来所发生的种种令人尴尬的事情。据《中国金融时报》报道,2001年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第一批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还款期,45%的贷款学生既不到银行归还贷款,也不与银行联系要求办理贷款延期。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2002年1月第一次大批量扣款,扣款3881笔,成功2561笔,失败1320笔,违约率高达34%。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2002年5月到期的45名贷款学生中有37人违约,违约率82%,31人中有20人毕业后不知去向。部分得到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把助学贷款不是用于学习,而是用来购买手机、服饰和化妆品,甚至外出旅游,有少数人竟然还用于投资经营,入股分红,就是不按期付学费,还贷款。

在学习态度上,有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公开造假,考试作弊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学习是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辩证统一,学习成绩也是学习过程诚信与学习结果诚信的统一。当然,学习过程诚信是学习结果诚信的前提。但有部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各种理由缺课、迟到、早退以及伪造实验报告、抄袭作业、剽窃科研成果等,缺乏学习过程的诚信,这也就势必导致学习结果诚信出问题。比如期末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等考试中,或以各种方式作弊、或找枪手的现象屡禁不止。

在待人接物上,有的学生交往信用危机,就业诚信不足。诚信意识缺失所导致的失信行为出现,损害了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时诱发了人际关系的危机和冲突。有的大学生为获得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不惜伪造获奖证书、学习成绩、社会经历,虚造学生会、班级干部头衔等。有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随意毁约,严重扰乱了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既定计划和原定的人员岗位的配置,影响了毕业生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

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也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到位。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缺乏正确的教育评价体系是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体制偏重于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从而使德育往往流于形式。而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又忽视诚信教育和诚信实践,从而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掌握“为人之道”。教书与育人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同时,学校自身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漏洞、教师中存在的学术剽窃等不诚信的行为,对大学生诚信缺失也有不小的影响。此外,学校普遍缺乏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监督与惩罚机制。现实生活中,不坚守诚信的大学生不但不需要对不诚信的行为负责,反而通过弄虚作假得到了好处,即使不诚信的行为被发现或被揭露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低廉的,很多情况下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这就无形中伤害了坚守诚信、为人本分的好学生的尊严,这也是导致大学生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采取正确途径和方法

1. 要积极发挥诚信道德教育的引导作用。道德教育是道德建设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大学生诚信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或者说在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中,学校负有更大的责任。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政治理论课到基础课、专业课,都要加强诚信教育,特别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任课老师既要理直气壮地宣传诚信典型,又要通过列举现实中的一些失信、败德现象及其造成的危害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社会资本,“信用透支”的人总是要以高昂的代价偿还的,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通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和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懂得诚信的内涵和重要性,教育学生一定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清除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的“做老实人吃亏”、“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谁讲信用谁是傻瓜”等各种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觉悟,激励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情感,强化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意志,进而在大学生的内心形成诚信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使大学生从思想深处真正意识到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必将失去其立足社会的根本。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时,要树立大教育观,把教育视点从原来的关注道德规范本身转移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上来,着眼于人的成长,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之培养出的人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时代发展同步。

2. 要切实发挥教师在诚信行为方面言传身教的典范作用。诚信的学生要求有诚信的教师。教师是诚信的典范和使者,不但应为学生树立一面诚信的旗帜,而且应处处撒播诚信的种子。以自身诚信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及学校的活动,特别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一切活动必须真正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及学校的自身行为和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统一的,言行尺度是一致的,从而增强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和诚信道德的自觉性。

3. 要不断建立健全的诚信制度,使科学合理的制度起到约束作用。诚信道德的建设关键在自律,同时必须有刚性的他律措施。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建立大学生诚信监督和激励制度,并在人与制度之间建立起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使得每一个人在自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从制度着手进行诚信道德建设,一方面可以避免道德说教,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道德实践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在各种条件下都应以制度化的具体准则为依据。为此,一要尽快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及时准确地记录大学生诚信表现,把个人信用档案当作大学生的第二身份证和走向社会的通行证,为诚实守信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竞争机会。二要通过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建立起包括物质和精神在内的奖惩机制,把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与其就业、入党、评选先进、享受特殊困难补助、享受国家奖学金、担任学生干部等等挂起钩来,使在校期间诚实守信的大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使那些在校期问有考试作弊、欠费不交、贷款不还、造假等不诚信行为的大学生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损失,甚至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从而从制度上杜绝无信行为。据报道,华东交通大学为学生建立了信用档案,同时还专门针对助学贷款制定了具体规范,一旦发现学生有高消费等信用不良记录,即通知银行终止其贷款。学校还施行奖励办法,对在信用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包括一次性还清全部学费贷款的学生,对他们的学费还贷给予减免。三是建立完善的舆论监督机制,善于借助舆论的力量,敢于将不诚信的行为公开化,对不诚信的行为进行谴责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确立正确导向,培养诚信品格。

三、要继承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孝心教育”

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希望,中华民族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

但是目前我们的德育教育在很多方面还不符合儿童、青少年道德形成和成长的规律。许多在儿童时期应该养成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却要到大学里补课,而大学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因基础没有打好而收效甚微。比如说,我们的小学唱的是“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中学里开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号召学生爱党爱国;大学里又在号召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纪律、讲秩序、讲卫生。这说明我们的德育工作出现了断裂层,必须重新调整排序,按教育的规律,确定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式,构建一个新的比较适合青少年生理特点、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德育教育模式。

懂孝心、尽孝心不仅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衍生一切美好品行的基础。通过“孝心”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继而培养职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孝心教育可延伸到爱国守法教育、明礼诚信教育、团结友善教育、勤俭自强教育、为民服务教育乃至理想信念教育;孝心教育是以爱心为基础的。人一生下来,首先遇到的是父母的血缘亲情,血缘亲情中充满着真、善、美的爱心,所以只要稍加诱导,孝心就会自然而生。而孝心又是百善的基础。从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延伸到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可逐渐养成勤劳节约的习惯;从尊敬父母、长辈可以发展到尊老敬老,养成同情和善良的优良品德。

人的感情是辩证发展的,它通过三个环节逐步升华。这三个环节主要是“血缘亲情——民族、爱国豪情——理想、信念至情”。这是一个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微观到宏观的发展过程,所以道德教育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首先要从培养孝心做起,改变学生们的自私心态,让他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尊敬师长,热爱学校,友善待人。小学生回家要求做一些既力所能及又朴实无华的事情,比如,为长辈洗一洗脚、捶一捶背、倒一杯水,擦一擦皮鞋、剪一剪指甲、盛一盛饭、递一递水果、洗一洗碗、拖一拖地、叠一叠被子。见到老师、同学及来宾都要有礼貌地问好。针对学生“娇”、“骄”二气严重的现实,学校要倡导艰苦朴素,反对攀比享受,学生在学校睡硬板床,喝白开水,禁止穿名牌和留长发,不允许将零花钱、零食、贵重物品和娱乐品带进学校,营造没有家长身份的学校,无论是市长还是平民百姓的孩子,无论其家长是下岗职工还是百万富翁,学生的唯一身份就是学生,主要的共同任务是接受教育、健康成长,谁也不能例外。

“孝心教育”应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段具体实施。据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儿童认知发展可划分为感觉运动时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时期和形式运算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对应学前(幼儿园)德育、小学德育、初中德育和高中德育、大学德育四个阶段。在幼儿阶段依赖的是运动思维,孩子主要是模仿父母、老师的行为,但由于年龄的限制又不可能像中、小学生那样可以为长辈做一些非常具体的事情,只能在老师和父母的教育下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要让幼儿在孝心教育大环境的熏陶下,培养爱父母、孝敬老人的意识。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由动作思维上升到形象思维,教育的侧重点应主要通过榜样示范和环境陶冶等方法,可以教育他们通过给父母洗脚、盛饭、端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孝敬父母、表达爱意,学会报答养育之恩,体验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的成功感、快乐感。在这个阶段,良好的道德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与家庭要密切配合,社区也要通力合作,要尽力做到方向、步调一致,道德判断的标准一致。在初中阶段,少年学生一方面依赖于形象思维去认识问题,同时抽象思维也逐渐开始形成。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除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外,电视和网络已占据学生的不少时空。这就应注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孝心表现,要求孩子多跟家长沟通,节假日进行问候,记住父母、亲人的生日等,这时的孝心教育不光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让他们在做的基础上去思考,去探索,能够真正从行为和思想上完全明白“孝心”的意义。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动作形象思维转向抽象逻辑思维。这时,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尤其是电视、网络)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很大,而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满意程度与网络成瘾有显著关系。据上海师范大学顾海根教授的调查分析:“冷漠型”、“娇宠型”家庭的孩子(学生)较之“民主型”家庭更容易迷恋上虚幻的“网络世界”。这时的学生在生理上已趋成熟,但心理上还很稚嫩。由于缺乏生活阅历,无独立生活经历,在性格上常表现为任性、以我为中心、自私狭隘,不顾其他人甚至是父母的感受,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所以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更深入地进行孝心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其中孝心教育仍是上述各种教育的基础和重点,但又不能拘泥于孝心教育,还要由孝心教育拓展到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用养成教育手段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人意识和成才意识。

要开展孝心教育,学校和家长就要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孝心为先,先教孩子成人,再教孩子成才”的育人观。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是无声的教育。据心理学研究,在儿童期(大约7岁)和青少年期(大约18岁),孩子也以父母的人格为基准对自身的人格进行定位。孩子在7岁时会本能地按照“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逐步感受、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生存和生活方面真挚的爱,这是出自骨肉亲情的完全认同仿效的人格定位,真、善、美之情天然地注入其中。父母的良好品德和习惯也被孩子所接受,反之亦然。从7岁到18岁,这是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复杂的背景下,对父母的形象作出人格定位。这次定位依然是同步于子女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过程,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对父母的形象作出是非分辨、荣辱感悟和人生价值的界定。他们站在既是亲情、又超越亲情的视角之上,对父母的言行举止、人生价值、社会奉献重新审视定位。这期间他们要经历一个既肯定又不断否定的复杂过程,即孩子在进入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所接触的现实中,有些情理、是非与父母的教育相同或相似,有些则不同、甚至相悖。于是他们对父母的教育会产生疑问,甚至否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判断和选择会对父母的形象再次作出新的人格定位。这第二次人格定位是将父母作为社会人的审视,是理性的飞跃。同时孩子会以父母的人格定位作为主要参照,并结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得到的标准对自己也进行人格定位。这次定位对孩子的一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未来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人生的价值取向等都将从这次人格定位的基点启程。

由此可见,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和良好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家庭、父母的身教、言教对子女道德品质的养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我们常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正则下梁直”。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家庭组织形式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的独生子女比率高达98.6%,每户平均人口数为3.27人,城市中家庭往日的很多功能已由幼儿园、学校和大众媒介等替代。儿童很小就进了幼儿园,幼儿园部分替代了家庭早期教育的功能;学校作为现代社会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一座桥梁,对孩子的影响逐渐取代家庭而上升至首位;同时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网络)的影响日益扩大,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在这种新的社会背景下,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有所削弱,而大众传媒的作用不可小视,作为学校教育,要切实地担当起教育儿童和青少年一代的主要任务、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孝心教育为突破口的德育模式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

积极开展“孝心教育”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促进现代文明进步的需要。传统儒家伦理学说所提倡的“孝悌”是以“父本主义”为基础的,而今天的孝心教育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在本质上有所不同。在教育形式上,孝心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是以学校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为主的;是遵照儿童和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成长的规律分阶段实施的;是与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分步交叉实施和全面推进的;是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孝心教育与爱心、同情心、宽容心、善心、公正心及自控、自律等优良的道德心理共同发展成长,其基础是爱心,其序列是爱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类、爱大自然。其目标分为三个发展的层次,一是具有东方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素质的新人;二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合格公民;三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是统一的、连贯的、递进的、重复推进的。基础打得越扎实,教育的效果越好。

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在推行以孝心教育为突破口的德育模式时,要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借鉴各国好的德育经验。

例如,新加坡的德育经验就值得我们借鉴,一是他们的德育有明确的目标,即弘扬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他们特别注重“我是新加坡人”的民族认同感教育。我们在开展孝心教育时,要把爱父母、爱家庭教育适时地引导到爱家乡、爱祖国方面,强调我是炎黄子孙,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增强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二是德育的内容实际是紧跟时代,不断调整完善的。我们的孝心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真话,讲真情,求真理,要让学生觉得孝心教育、公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能体悟到的、具体生动的真切感受。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新的德育要求,更新德育内容,以增强德育的社会适应性。三是新加坡的德育方法注重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注重实践。如小学的德育课程涉及5个主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涵盖了35个德育指标。每个指标下面都有具体的要求。中学的德育课程涉及7个主题(培养良好的品德;发挥个人潜能;促进人际关系;肯定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发挥社区精神;加强对文化宗教的认识;培养献身国家建设的精神),每个主题下面各有具体要求。同时他们的德育非常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把课堂上讲的内容和课外的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德育的内容须体现层次性和序列性,针对性要强,主题要鲜明,要逐级递进,使德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孝心教育也要制定出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各阶段的教育内容,以增强可操作性。四是新加坡特别注重营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他们深刻认识到家庭作为社会最活跃的细胞,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的程度,所以政府格外重视家庭对公民品德形成的影响,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维系家庭和谐、稳定,并强调学校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还十分重视社会的舆论导向,借助法律对各新闻机构和大众传媒进行严格管理,从而保证各种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一点十分重要,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的大环境对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同时,学校环境要主动去影响家庭环境,进而间接影响社会大环境。此外,我国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大众传媒对广大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和错误引导,使大众传媒能长期有效地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健康的娱乐感染人”。

四、要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目标出发,积极开展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激。其实我们进一步理解感恩的内涵应为“人的责任感,它让人体会到生活是获得,而不是索取”。人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得到了恩惠,就不会想到别人。我们强调感恩,因为这不仅仅是人的一种情感,更是做人的本质特征。如果忘却了感恩,人也就不能称之为人。感恩不是一种外化的行为,不是勉强做出来给人看的,而是一种实体,是内心的一种情意,更是一个民族的道义,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理智认识。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在他的一篇励志文章中劝勉年轻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他说:“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相互爱戴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处处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恩赐: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等等。

然而,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有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明显。主要表现有:

一是不懂得敬养父母是为人之本,养育之恩明显缺失。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了自己生命的人,是父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我国古代《卧冰求鲤》的典故中讲道:晋国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继母喜欢吃鲤鱼。在冰冻三尺的冬天,王祥为了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在他祷告时,冰层突然开裂,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随之把两条鲤鱼带回家献给继母。他的这一举动,在乡里乡外传成佳话。可在今天的大学生中,这样的孝心并不多见了,更多的是怨恨父母,对家长含辛茹苦的付出与关爱不理解。家境好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艰辛,家境不好的孩子埋怨父母没有给他一个富裕的环境。平时与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只要有联系就“要钱”两个字。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学生家里生活困难,父母节衣缩食供他上大学,可是儿子在学校里不好好读书,反而迷上了网络游戏,以致旷课太多,按规定要被开除。父亲得知后千里迢迢赶到学校,哭着请求学校再给孩子一次机会,可儿子站在父亲旁边,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似乎是父母亲犯了错误,应当来校赔礼道歉才对。

二是不懂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深刻内涵,师生之恩明显缺失。这句话虽然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但却揭示了“师生之恩”情感的美好。文学家林语堂先生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首先应该通情达理。”然而不能不说我们的许多学生现在已经缺少了对老师感恩的情感,甚至在校园里见到老师像不认识一样,无视老师的存在,许多时候师生关系仿佛变成了“商品关系”。

三是不懂得学校教育是人的成才之本,母校培育之恩明显缺失。教育是培育人、教化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又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但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却忘却了学校的培育之恩。有的学校竟然出现毕业生离校时在墙上留言:“今天我以母校为耻,明天母校以我为耻”的字样。不少学生对学校要求过高,稍不如意,就牢骚满腹,甚至采取砸门窗、摔桌凳等过激行为。

这里举一个发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懂得感恩与不去感恩的结果。2006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每名大学生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和生活情况。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再三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2007年夏天,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主办方宣布取消5名贫困大学生的继续受助资格。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无义的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

被新闻媒体称之为“感恩门”的这件事情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受助应当也必须报恩,如果连基本的感恩之心都缺乏,怎能指望他们回报社会?

有人认为,试想一下,假如没有感恩之心的存在,这个社会将是多么的冷漠!

有人认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怎么能把受助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呢?难道别人欠你的吗?

有人认为,感恩是一个人最朴素的感情。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让座给别人,那个人理所当然地坐下,瞄都不瞄你一眼,你会有什么感觉?以后你还会让座给别人吗?

也有的人认为施恩不必图报,非得要求受助者感谢、回报,本身就有问题。捐助贫困生是善事,何必要人家回信表达感谢呢?

还有人认为,对“贫困生受助不言谢”不能简单地加以指责。贫困生可能会因为生活环境产生自卑心理,他们觉得自己一定要学习优秀、工作优秀,才有资格面对资助者。

另有人认为,要以平常心看待对贫困生的帮助。那种需要被感激的心态,甚至不经意中流露的怜悯、同情,对他们可能都是一种伤害。

更有人认为,为了感激而资助他人,不是真正的善举。真心想做善事,就应该有宽容精神,不应强调感谢或回报。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但就我个人认识来讲,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一是任何一个受助的人都应当懂得真诚地感恩与回报,做一个有良心的人。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不懂得感恩回报的人,的确是一个很低级的人;二是在任何一次为别人做好事或者主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应当怀着求得感恩或回报而去做善事,这才更有诚心,才是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有专家指出:“感恩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讲是我国人民优秀传统文化被抛弃的结果。”在当今大力提倡“八荣八耻”,要求每个人懂得什么是光荣应当积极去做、什么是耻辱而不应当去做,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我们应该对“感恩”教育有一个重新认识,并采取措施纠正和弥补这种缺失。

一是要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随着人类文明程度和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权力与金钱的吸引力逐渐淡化乃至消失了,而个人人格的力量和价值会上升。水涨船高,感恩意识的价值会逐渐提高,但重要的是需要理论知识去引导。尤其是学校理论知识的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重视教育细节的感化、重视人文知识的感悟、重视“两课”教学的领悟是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重要渠道。也就是说,要通过“两课”的教学,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认识的提高到实际行动的升华。

二是要积极开展家长与学生的沟通,用亲情教化人。

家长培育孩子是对社会、祖国、人类所应尽的一种神圣的义务和责任。大学期间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与家长沟通,这样就不会有脱节的现象。作为父母,也要主动了解儿女在学校的一举一动,不能视而不见。沟通是心与心的碰撞,沟通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只有加强沟通,才能促进学校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

三是要积极开展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用真情激励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的交往。”可见师生沟通的不畅和师生关系不和是教育失败的主要因素。教师和学生首先是社会成员,他们之间有特殊的社会关系,扮演着特殊的社会角色。爱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和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也是职业道德要求的基本准则。教师的努力付出、奉献和对学生的关爱,也会赢得学生的爱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偏爱优生,忽视中间学生,厌恶“差生”,就会使学生与教师产生不等同的距离,这也是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从自己做起,用爱心培养爱心。

四是要积极开展对社会感恩楷模的宣传,用正确的舆论教导人。

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普通大学生。出身贫寒的他,毅然放弃了大学毕业继续深造的机会,来到贵州省大方县义务支教,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他在聊城大学作报告时说了一句让每个人反思的话:“愿每一个人做一个感恩的人。”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透视了人性化的感恩意识。他选择义务支教是一种人生的挑战,更是一种感恩,因为在他成长的历程中受到很多社会好心人的帮助。我们应该让这样的楷模永驻校园,给学生树立榜样。媒体应该大力宣传这种精神,让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大学生生活在知恩图报的氛围之中。

五、高等学校要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充分认识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进入大学,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急需在各个方面进行调整,特别是心态的调整是基础和根本。当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又占主体,每年新生入学报到,过去多为父母亲来送,而现在发展为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为成员的庞大的亲友团。据报道:有一位外国友人曾询问我们的一位官员:中国的大学生入校是不是连床都要父母亲去给铺。面对这个问题,要回答好也很难。说是吧,有损于中国大学新生的形象和独立性;说不是吧,又不符合事实。我们的官员灵机一动作了巧妙的回答:不全是。这个现象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家长过分溺爱儿女,宁肯自己累倒,也不让孩子受一点苦;二是我们的独生子女依赖性太强,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每个大学新生的心理素质都是由其自身的实际经历所决定的。这些新生的学习基础、家庭条件、兴趣志向、环境影响都有所不同,及时地引导他们准确找到自身的位置,调整好心态,积极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高校的新生中,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乐观,相当数量的新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的焦虑不安、恐惧、强迫症、抑制症、情绪危机等大量存在。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这种状况至少目前还看不到缓解的趋势。面对广大年轻学生这种心理状况,必须引起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引起这些状况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同时,近几年的实践也证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体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迫切而长期的任务。

(二)客观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应采取的引导措施

大学新生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成长条件和环境。走进大学的共同环境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易于进行“横向”比较,在比较中形成心理落差。如果对这种落差不能进行及时疏导,就容易形成心理疾病,以至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1. 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都有一种已获成功的喜悦,因此忽觉一身轻松而放松了学习。不少新生认为,寒窗12年,终于圆了大学梦,而且大学的学习以自觉性、主动性为主,完全应试的学习方式有所减弱,主观上容易产生放松情绪。不按时起床,不感兴趣的课不听,一些公益性活动也不参加等现象时有发生。这部分新生,大多聪慧,基础较好,新课程压力较小,生活空间较开放,不构成心理障碍。对这部分新生只要稍加引导,做一些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制定好新起点的规划,问题则会迎刃而解。

2. 部分学生由于新的学习压力太大,由此产生了失落与自卑感。大学新生在中学时代多为尖子生,老师表扬,家长鼓励,同学羡慕,自我感觉良好。进入大学后,其间人才荟萃,强中有强,就会顿感失落与不知所措,缺乏应对的思想准备。过去的那种优越感荡然无存、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进而又盲目地转为自卑感,一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这种状态容易使人削弱自强奋斗的精神。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及时鼓励他们调整心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适应新环境,重新确立相应目标,奋发图强,坚信只要肯付出,就会有相应的收获,增强自信心。

3. 有的学生由于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产生了一种焦虑感。当今的大学新生多为独生子女,这是在我们国家存有的非常时期的非常群体,也有人称之为抱大的一代。这些人从小很少远离家门,饮食起居多由父母包办,有很强的优越感和依赖心理,独立生活能力弱,集体意识淡漠,逢事多为自己着想。况且市场经济本身又具有强烈的趋利性,容易产生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导致诚信不足,道德标准错位,信守人人为我,我也为我。而进入大学后,他们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一切从零开始,生活上不能自理,经济上不能自立,情绪上不能自拔,处处不习惯、时时有畏难,觉得孤立无助、束手无策,这与他们青年期急剧增强的独立意识冲突极大,故而在心理上显得焦躁不安。这些对于一个刚刚度过成人节的孩子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也不必过分担忧,人生总要有这个过程。

高校每一个学生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他们亲和起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都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他们,激励他们,把每一个大学新生的长处和特点发挥出来,用新集体的感染力冲淡他们的思乡思亲情绪,加深同学、师生间的了解和友谊。学校是个小社会,这里有关爱、有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只要不把自己封闭起来,处处都可以得到帮助,受到教益。至于新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对新环境的适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人一旦有了自信,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遇有不悦,要学会倾吐,善于交流,听听朋友的劝导,学学成功者的方法,拓宽思路,寻找渠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已举办数期,教育部把培训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必将有力地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要从培养合格公民与合格人才出发,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责任,是指一个人受社会、党派、职业、道德等指派或约束,所必须承负的种种不可推托的义务和许诺。责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都以责任相联结,都通过履行责任来体现,来升华。所谓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从高校当前的实际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思想纯净、理想高远,学习勤奋、工作热诚,富有正义感、同情心。多数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在国家和国际大事上,大学生的态度是积极明确的。大多数学生热心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并能自觉关心他人的生命安全;还有的大学生表示在必要的时候还会主动检举或制止犯罪活动等等;也有的大学生自愿到西部就业,为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作贡献。

但是,与一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相比,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淡化的现实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淡漠,学习动力不足,对集体活动消极,性情孤僻封闭,经不起挫折,容易自暴自弃甚至发生极端行为等;重个人轻社会,重个人需要轻社会需要,重功利轻道义,重物质需要的满足轻精神境界的升华,重索取轻奉献。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是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部分大学生过分注重个人前途,忽视为社会服务。有的大学生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据有关专家的调查资料显示,针对“当你遇到个人利益与社会或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集体利益吗”这一问题,64%的大学生回答是“不会”,23%的大学生回答是“可能”,13%的大学生回答是“会”。由此看来,部分大学生更重视个人理想,而轻视社会理想。他们认为社会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可望不可及,而个人的现实生活才是最实惠的。

二是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部分大学生表现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对“你毕业后为了什么而努力”的问题,有74.2%的大学生回答是“既为社会也为个人”,真正“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的仅为9.7%,而不太明确的占10.5%。尽管大学生兼顾社会和个人,但在两者之间更偏重于个人。对“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问题,有3%的大学生回答没有考虑过,有13.8%的大学生以获得一张文凭为主要的学习目的,回答为报效祖国和为报恩父母或教师的仅有9人,有45.2%人感到自己当前最缺乏的是社会责任感。

三是在对事业负责与对个人负责的态度上,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盲目的自我膨胀和潜在的自卑意识。一方面,思想上把成功看得太容易,无论是对自己的知识还是动手能力都估计过高,超出了实际水平。例如,对“假如某单位看中你,把一个项目交给你负责,你认为自己能胜任吗”的问题,有64.3%的大学生回答“能”,有24%的人回答“也许”,仅11.7%的人回答“不能”。另一方面,又不能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一旦触及到具体问题,又转化成抱怨环境、无所作为的自卑意识。

四是在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态度上,部分大学生比较注重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等因素,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出现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调查中发现,在考虑择业的因素时,有62%的大学生考虑“专业对口,能发挥特长”,60%考虑的是“经济收入高”,有41%回答“工作轻松而稳定”。这表明面对各种社会现实,闭目塞听的逃避者、视而不见的旁观者多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思考者少了。

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甚至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并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选准切入点,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帮助他们妥善解决。

责任是和谐社会的“生态链”,每个人都是这个“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才具有完善的人格,而且还需要具有群体意识,具有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是大学生逐步成熟的开始。如何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信念,这是高等学校和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是要按照合格公民和合格人才的要求,加强责任感教育,用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感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品德教育。责任产生动力,责任激发创造,责任推动事业。责任在胸,开启了俯仰天地的视野;重担在身,孕育出爱国为民的情怀。所以,加强社会责任教育,高校应当与时俱进,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广大学生,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的学生有差别有重点地展开工作,使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观念。教育大学生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具体的体现。责任是高尚的,需要崇尚;责任是美好的,需要赞美。让我们在全社会共同营造这样一种风气和氛围:负责任光荣,不负责任可耻。

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在教育过程中体验教育的重要作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温家宝总理在回忆母校时说,“了解人民,热爱人民,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认识和体会,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他学生时代的地质生活体验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与人民的接触和交流。野外地质生活让他经常看到老乡为了换一毛钱买酱油、买醋,让孩子拿一个鸡蛋上山来卖给地质队,他因此知道群众不容易。他总结说,母校给了他专业知识、克服困难的毅力和与人民的感情。就学生的情感培育而言,体验教育比课堂教育更为直接和有效。大学生长期在“象牙塔”里学习书本知识,很少有机会拥抱鲜活的社会生活。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中,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并使之日常生活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是要大力倡导教师“为人师表”,着力造就一支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教师队伍。一项德育调查表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及其强弱与教师有着正向的关系。目前,首先应该着眼于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因为“教师是社会的代理人,是文化传递的关键环节。而且,创造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存在,也是他的使命。通过教师,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其次要创新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要变灌输式为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想他们之所想,解决他们之所需,注意挖掘他们思想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理性思考,独立思考。最后要努力形成一种新的观念、体制和机制,让教育者的成就感主要建立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经师易求,人师难遇。”因此,对学生政工干部的考核应该有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应该充分反映他们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更多地关注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付出和创造。

四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大学生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社会实践对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社会实践通常是课堂教育的一个补充环节,是对书本知识的验证、运用和深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要着力探索各种有效的社会实践模式,并形成制度,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使学生从“要我去实践”变为“我要去实践”。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了解国情,增长见识,锻炼本领,为将来尽快融入社会做好准备,从而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健康全面成才做出新的贡献。

总之,新的形势给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目标。我们必须不断丰富和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制定得力有效的具体措施,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应有成效。

参 考 文 献

[1]王传中 朱伟 “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北京:思想教育研究 2008年第10期

[2]温锋 加强诚信教育,建设诚信大学。北京:思想教育研究 2007年第7期

[3]徐亚芬 以孝心为突破口,构建德育新模式。北京:思想教育研究 2006年第5期

[4]谢敬东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和培养。北京:思想教育研究 2006年第8期

[5]张晓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研究。北京:思想教育研究 2006年第11期

[6]于洪良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北京:思想教育研究 2006年第4期

本文还借鉴和应用了其他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相关数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文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诚信大学生教育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