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性的思考
2009-07-10张捍东王雪萍
张捍东 王雪萍
摘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说是专门做人的一项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要素关系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其主体有效性的重要性,而且在措施上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规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农村成员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D42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105-03
作者:张捍东,赣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王雪萍,赣南师范学院教师;江西,赣州,3410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制约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在凝聚人心、巩固政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我国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他们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我国农村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都是教育的主体。从本质上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一种主体际的活动。因此,思考如何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首先考虑如何提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有效性。
一、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性的重要性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农村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专门做人的一项工作,而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其效用如何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性,对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增强主体有效性是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施的根本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受教育者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客观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受教育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密切相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作方向,运作状态,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这种主导性作用具体表现为其所具有的组织功能(对教育内容、教育情境的组织)、教育功能(对教育内容的传输、对受教育者思想行为变化的引导等)、调控功能(获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据以调控自己的组织行为及教育行为)等。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自己主导作用的发挥,不断地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促成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活动、实践活动的充分展开,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沿着特定方向运行,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就整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均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展开的前提。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的活动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基于对共同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而进行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活动,缺乏主体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深度,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同样不可能是深刻的、积极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人的活动的有效性源泉就在于人的活动本身,在于这种活动的投入过程中主体作用的有效性。”[2]
(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性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元互动、合作互助、理性人本的社会。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圭臬。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根本说,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性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其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其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农村建设,必须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其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性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高尚思想,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人们的实践活动,直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再次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形势影响的迫切需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冲击,农村和农民政治思想问题也受到了非常直接的影响。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有效性,可以引导农民克服目前金融危机影响走向富裕的同时,在思想观念上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激发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不断调控品德行为,自觉维护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二、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性的措施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农村社会所要求的合格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活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状况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总体而言是值得肯定的,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情况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农民群众,而农民群众己出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现象。这使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在一方面整体教育功能难以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文化教育水平不一,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呈现很大的差异性,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第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出现滞后的现象。首先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意识不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心只为搞活经济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力和资金投入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现象;其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质量不高。大多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受教育层次较低,没有专门受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训。许多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验,而且政治理论水平又不高,因而工作起来往往习惯于凭感情、经验,主观臆断,随意性强,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就束手无策;再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科学性不强,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文化层次、专业能力、年龄结构等方面存在结构不合理,方法、手段不适应群体整体性、层次性的特点等等。针对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存在问题,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研究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规律。
人是社会的人,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相应的需要——动机系统的支配下进行的,需要——动机系统的有无、强弱及其性质直接关系到教育对象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进行思想信息接受、转化的积极性、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的成效如何不仅取决于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被教育者,取决于他有无认识周围世界的愿望,有没有学习科学文化成就、掌握社会主义生活规范和准则的积极性和自觉性”[3]。因此,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积极研究教育主体的心理诉求,把握其工作规律。一是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层次性规律。农村成员(含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由于他们的思想觉悟不同,文化水平存在差异,职业分工、社会经历不同,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工作要适应层次性的规律,区分层次,分类指导,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二是要把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工作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的规律。首先,要理论联系实际,即把提高其成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及思想理论水平与农村成员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弄清思想,解决问题。其次要与农村经济工作及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因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到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的制约。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为人全面发展创造更多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人获得的自由就越多,人的发展程度就高。再次,要紧密联系农村成员的生活实际。要从农村成员的自身出发,为成员办实事,满足其自身要求,同时开展寓教于乐的适合农村的文娱活动,以及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认真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得失,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性建设,一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结合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确保人员落实,责任明确。二要抓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关键。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重点要培养他们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较高的文化水平,扎实的业务知识,高尚的人格魅力,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有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精神。三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功能,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四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要采取切实措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规划、教育、培训工作;要关心、爱护他们,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工作,形成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成员的整体素质。
农村成员整体素质的有效性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进行应具备的条件。西方教育家赫尔巴特将“接受可能”视为有效教育对象的基本条件,视为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他说:“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学生有接受教养的可能”。[4]有人将这种“接受可能”概括为学生“先前学习的必备能力”,也有人称其为“有可能的条件”。诚然,要提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着力提高农村成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有效接受教育的能力。为此,首先要搞好农村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成果,全面抓好农村成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乡(镇)、村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教育投入,防止新一代文盲、半文盲的出现。要加强科普教育,办好职业技术教育、成人夜校教育,注重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在广大农村倡导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风尚。其次,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去帮助农村成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品质。当前在农村特别要毫不动摇地强化对农村成员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他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激发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人们行为、引领社会风尚,形成广大农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总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同时,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性建设应坚持特色化、现代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不断提高主体建设质量,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宣部.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试行条例.1983
[2]郭湛.人活动的效率.人民出版社:1990
[3](前)苏共中央直属社会科学院心理学和教育学教研组.党的工作中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4]转引自沈壮海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郭庆红,宗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江西社会科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