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设限动力及相关研究
2009-07-09辜垣尧
辜垣尧
摘要:自我设限行为是一种策略性的行为计划,是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其原初动力往往是自我保护、自我提升或对他人进行印象管理。自我设限者在面对任务事件时会受到任务情境及策略的代价等制约,并与主体因素有交互关系。本文通过分析近三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总结了自我设限的动力,结合其相关研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自我设限;动力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062—02
自我设限行为是一种策略性的行为计划。最早对自我设限行为进行研究的是Berglas和Jones,他们将其定义为“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1]。人们启用自我设限行为是因为对自己能力的不确定感和面对威胁情境时的不安全感所造成的,可见,自我设限行为主要是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
一、自我设限的原初动力
关于自我设限的动机与目的,一般有两种观点[4]。第一种观点认为自我设限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转移人们对其能力的注意力而采取的一种策略。自我价值感是人类活动的核心元素,它是指个人内在的价值感和对自己的悦纳程度。当一个人拥有自我价值感时,他会感到自己被他人爱和尊敬。往往个体的价值是和他能做好什么事情联系在一起的。高努力并成功是值得赞扬的,高努力却失败了则给人留下低能的印象,因此在能力评价情境中,个体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失败或者改变失败的意义,避免自我价值感受到伤害,而保护这种自我价值感的一个策略就是自我设限,使自己或者他人无法对自己的能力做出确切的诊断。所以自我设限者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失败或者改变失败的意义,为自己的失败找到借口而不至于表现出无能[4]。
第二种观点认为个体对自己在公众面前形象的关心是驱使其使用自我设限策略的主要原因。对自我设限的人来说,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他人对失败的反应引起羞耻感,自我设限者对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形象的关心超过了对自己实际表现的关心。
对于这两种观点,有学者认为实际是自我设限者保护的究竟是自己心目中的能力形象还是他人心目中的能力形象[5]。如行为式自我设限直接实施了减少努力等不利于表现的行为,而人们对因不努力而失败的人一般是缺少同情的,对其评价也会降低,从这种角度看,行为式自我设限者应该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在他人眼中产生不努力的印象,出于印象整饰的动机较小,更可能是出于自我价值保护的动机。而自陈式自我设限的个体通过声称一些诸如紧张、焦虑等并不存在的现象,并不减少努力,不会影响成功的机会,反而当个体成功时会令人惊奇,并得到高能力的评价,失败了也会得到理解,确实达到了影响他人印象的目的,因而应该是出于印象整饰的动机。同时,这两种理论也可能从人们监控自己行为的内外部得到解释[6]。例如对自我设限心理内的解释是自我保护,外部原因的解释即为印象管理。
最近,Adam L. Alter and Joseph P. Forgas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7]。他们认为自我设限者出于对失败的自我保护,从而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境状态。虽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我设限能使人们感觉到舒适[8],但是却没有证据证明心境沮丧的参与者使用自我设限来作为调整心境的策略。这可以证明人们在使用自我设限更多的是一种防御性的。
二、自我设限动力客体因素的相关研究
1.启用自我设限的情境因素。自我设限行为可能发生在任何涉及诊断能力的活动和情境中。首先,情境的公开与否会影响自我设限的启动。一般认为公开的和隐密的情境都会影响自我设限倾向,并且与其他变量的具有较大的交互作用[3]。Ferrari研究发现[9],在公开且非诊断性的困难作业情境以及私下且诊断性的困难作业情境中表现出自我设限的行为。其次,任务的本质与重要性可能是个体运用自我设限策略的关键。如果任务与自我概念无关,就不太可能激起自我设限行为;不同任务在诊断人的能力高低方面的功能上是不同的,当个体不能确保在这类任务上取得成功时就会使用自我设限策略来保护自我。强调任务的本质研究证据更多的来源于有关学业自我设限的研究[10]。
另外,Berglas和Jones早在1978年就建立了关于自我设限实验的反馈范型[1]。他们区分了伴随性正反馈和非伴随性正反馈。伴随性正反馈即给予被试可以解答的题目并在其解答之后给予其正反馈。非伴随性正反馈即给予被试不容易解答的题目并在其解答之后给予其正反馈。但是由于题目很难,被试对于这种非伴随而来的成功反馈会产生困惑和不确定的感受,造成归因上的模糊性,因而非伴随性正反馈组男性被试更容易产生自我设限行为。孟婷婷从反馈与自我预测的角度,提出不一致的评价反馈和评价性威胁[6]。不一致的评价反馈意味着反馈的结果与根据自己的表现对结果的期望之间相差很远,评价性威胁是指针对个体的评价反馈对个体自尊或社会尊严构成的一种威胁。这种提法其本质强调的是设限者由于对结果不确定性才会进行自我设限。
2.自我设限策略的成本与效果的差异性。从成本上来说,行动式自我设限比自称式自我设限的代价更高,因为它们确实会降低成功的可能性,但是由于行动式自我设限更紧密地与作业表现结果相联系,他人难以否认这些实际行为对失败的影响,所以更有可能有效地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11]。
三、自我设限动力主体因素的相关研究
1.首先,自尊水平对自我设限有一定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低自尊的人更容易自我设限。其次,自尊的稳定性与自我设限的关系也较为密切。
2.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行为结果的并不完全是个人的能力,而自我效能感则直接影响着行为的结果。
3.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自我设限的一个相当强的预测因素[5]。自我设限由回避动机所主导,因而自我设限者把所有的能量都投向了自我价值保护。自我设限者竭力避免失败,当失败不可避免时,他们往往会采取自我设限来避免失败的消极含义。总的来说,自我设限与追求成功呈正相关,而与避免失败呈负相关[12]。
4.人格因素。人格因素与自我设限的关系是近年来自我设限研究的一个新领域。Luginbuhl和Palmer的研究发现[4],他人对自我设限者的人格特质方面的消极评价要多于非自我设限者。
四、自我设限动力研究的展望
1.增加生态化研究,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自我设限的研究范型基本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总会得出一些不一致的结论。诚然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进一步研究特定情境中的自我设限,但同时应该注意在实验室中容易受到被试防卫心态的影响。这就需要增强生态化研究,采取课堂观察、访谈、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来研究自我设限。
2.探讨自我设限动力的心理作用机制。自我设限作为一种防御性的策略,可以产生消极和积极的作用。当明了其心理作用机制后,更能在具体的情境因素下预测自我设限对任务的作用。目前一般倾向于用归因理论中的折扣和增强理论来解释自我设限的作用机制,但更需要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3.注重研究制约自我设限动力因素的交互作用。由于客观原因,以前的较多研究往往停留在考察启用自我设限的某单一情境,这也使得原来的研究不能很好地解释某些现象。近年,有些研究者结合多种情境因素对自我设限进行了有力的探讨,这样的研究不但可以澄清一些不一致的研究,同时更加具有应用价植。
参考文献:
[1] Jones E, Berglas S. Control of Attributions about the Self Through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ies: The Appeal of Alcohol and the Role of Underachievemen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78, 4: 200~206.
[2] 石伟,黄希庭:自我设限及其研究范型和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72-78.
[3]Luginbuhl.J,Palmer.R.Impression management aspects of self-handicapping: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1,17:655-662.
[4] 李晓东,袁东华,孟威佳.国外关于自我妨碍研究的进展[J].东北师大学报,2004(4):131-136
[5] 孟婷婷.大学生自我设限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河海大学,2006.
[6] Adam L. Alter& Joseph P. Forgas .On being happy but fearing failure: The effects of mood on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ies.
[7] C. Sedikides. Central and peripheral self-conceptions are differentially influenced by mood: tests of the 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 (1995), pp. 759-777 .
[8]]Ferrari.J R. Self-handicapping by Procrastinators: Protecting Self-esteem, Social-esteem, or Both?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91a, 25: 245-261.
[9] Midgley.C&Urdan.T. Predictor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Use of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ies.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995,15(4):389-411.
[10]Leary.M.R7Shepperd.J.A.Behavioral self-handicaps versus self-reported handicaps: Aconceptual note. Jou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51(6)1265-1268.
[11][29]Tice D M. Esteem Protection or Enhancement? Self-handicapping Motives and Attributions differ by Trait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0:711~725.
[12] Andrew,J.Elliot&Marcy,A.Church.A Motivational analysis of defensive pessimism and self-handicapping.Joumal of Personality.2003,71:3.
(责任编辑/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