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文化的担当
2009-07-09杨振宇
杨振宇
摘要:政治文化建设不仅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大力进行政治文化建设,这样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得到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治文化;文化担当
中图分类号:D26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013—02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表现,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社会文明有紧密的联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又离不开文化建设。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更不能忽视文化建设,特别是政治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一、我国政治文化发展变化
“政治文化”应该说还是个比较新的概念,著名的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abrielA·Almond)于1956年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了《比较政治体系》一文,首次提出了“政治文化”这个概念,成为了政治文化学派的开山鼻祖。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1]15我国学者普遍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政治文化是关于国家生活的政治评价取向和政治心理倾向的总和,“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应普遍遵守的这个价值取向、共同信守的政治行为模式和广泛流传的政治态度和作风等”。[2]149政治文化理论一经产生便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把它应用到社会领域的实践中来,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文化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政治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治文化的结构是一元化,极左思想在政治文化体系中处于绝对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凝聚和统一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党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法治文化,主动调整主导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主导政治文化经历从人治到法治的变迁。原有的封闭性政治文化受到强烈冲击,促使我国政治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
2.政治文化从意识形态化走向世俗化、理性化。世俗性是指人们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因果关系,个人往往自信拥有改变周围环境的能力,并选择有利于自己改变环境的行动方案。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政治文化突出表现在意识形态的理想化,而忽视不同层次的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多样化、现实的需求。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政治文化的世俗因素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表现日益明显。而理性化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极端的理想主义和激进主义逐步受到制约,宽容、秩序、稳定、渐进的观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人们开始变得更为理智,在探索我国政治发展道路问题上更强调适合中国国情。
3.政治文化从二元对立走向务实。改革开放以前,阶级斗争理论诠释、统治整个政治文化,其二元对立特征主宰着中国人的政治思维,成为阻碍中国政治发展的桎梏。改革开放以后,“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思维方式开始从二元走向务实。这种政治思维的重大转变的经典表述主要有:邓小平的“猫论”、“不争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等。
4.政治文化从依附型走向自主型。中国历史上臣民文化和官本文化较盛行,民众一向重视权力而轻视权利,权利意识淡漠,因而形成了一种缺乏参与的政治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公民通过公共领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行使民主表决的权力,参政意识日趋强烈,政治人格开始走向完整和独立。政治文化也开始从依附型政治文化向自主型政治文化转变。
二、我国政治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由于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及新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确立,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使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也出现新问题。
1.市场经济的发展既催生新型政治文化形态生成,也引发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分化。市场经济以个人为中心,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强调经济的独立和自由,而政治文化是以国家的利益为中心,强调国家对公民行为的干预。市场衍生的价值理念正在逐渐扩散,在追求个体自我价值实现和个人利益的同时,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社会主义精神支柱受到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观念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治文化的凝聚力和整合功能的发挥。
2.经济发展带来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造成政治心理复杂化。改革是一次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和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由于社会变革对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的触动力度较大,因而人们对国家权力配置社会利益群体利益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认识逐渐加深,从而强化了群体政治心理意识,争取本群体的最大利益。多种利益群体的存在,使他们对社会变革持不同的心理取向,从而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利益格局中的定位,使整个社会政治心理呈现失衡和矛盾状态。
3.在全球化背景下,多种政治思潮的兴起推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开放,也给主流政治文化带来严重的冲击。西方的各种政治思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人们的政治阅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在政治生活的具体实践中陷入进退维谷、迷惑徘徊的境域,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
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政治文化建设出现的这些问题是正常的,只要我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大力加强政治文化建设,一定能够抵御各种亚文化的冲击。
三、政治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担当
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社会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3]政治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特别是与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和谐社会作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定以先进的政治文化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政治文化的发展,政治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支撑社会政治体系正常和有效的运转,维护社会的稳定。任何社会制度下,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必须以社会稳定为基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政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治的稳定,而政治的稳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波动、政局变化、政治文化、国际形势等,其中政治文化的支持和适应是最基本的因素。阿尔蒙德认为,“一个稳定的和有效的民主政府,不光是依靠政府结构和政治结构,它依靠人民所具有的对政治过程的取向——即政治文化。除非政治文化能够支持民主统治,否则,这种系统获得成功的机会将是渺茫的”。[1]545-546这就是说,发展民主政治体制,不但要有制度方面的建设,还要求与之相应的政治文化的啮合。政治文化对政治系统的支持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为政治体系的存在提供政治心理的支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使全体社会成员对整个社会价值取向、执政党、政府及公务员产生普遍的政治认同。这种认同意味着社会成员对自己与政治体系间的归属关系以及政治体系所确定的行为规则的承认,社会成员才能在政治实践活动中自觉地为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提高政府的支持率,政治文化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社会心理纽带。
2.稳定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的发展。政治文化是理顺各种经济关系的保障。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都要受到一定政治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因为一定社会的人们生活在一定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中,环境不仅决定人们的政治观念,而且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经济行为选择。如果人们对现行的主导政治文化认可,对现存的政府有信心,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对政府经济决策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自觉遵守经济法规,公平参与竞争,客观对待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现象。
3.扩大政治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凝聚力的基础,是政治体系获得无条件支持的力量源泉,是“重要的社会黏合剂”。加强政治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具有不同政治情感、政治理想的公民凝聚在一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从而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公民政治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使公民自觉化解社会张力,减少摩擦,协调冲突,保证政治秩序的和谐与稳定。政治主体对政治系统的高度认同,是政治稳定的坚实基础,也是政治系统良性运行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4.提高公民政治参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参与是公民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手段,采取的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自觉自愿地介入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从而影响政府政治决策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主流政治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而采取的政治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和政治参与不可缺少的助推剂。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的前提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和谐社会政治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它提倡平等、法治、民主、权利、竞争等现代观念,鼓励公民通过合法正当的渠道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公民对政治系统的认同、责任感和对政治体制的归属感,有效地促进公民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的觉醒,从而使公民政治上更加成熟,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尔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徐湘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45-546.
[2]吕元礼.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49.
[3]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N].人民日报,2005-6-27.
(责任编辑/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