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格律诗的平仄规律
2009-07-09赵文英
赵文英
平仄是构成格律诗的最重要的因素。它和押韵一起构成了格律诗声调韵律的音乐美。所谓平仄,是古人根据传统的四声划分的。古代把汉语分为四声,就是平、上、去、入。平就是平声,上、去、入就是仄声。平声是一个平调,不升不调,而且比较长。仄就是不平的意思,仄声有升有降,而且比较短。两类声调在诗文中交替,就能使声调有所变化,不至于单调。
古代的平声字,在普通话里已经变为阴平和阳平。古代的仄声字也有一小部分变为普通话里的阴平和阳平。这也就是说,普通话里读阴平和阳平的字绝大多数属平,极少数属仄。
古代仄声中的上声字,在普通话中大部分还读上声,小部分读去声,古代仄声中的去声字,在普通话中还读去声,还有古代一部分仄声中的入声字,在普通话中也读上声和去声。这也就是说,普通话中凡读上声和去声的,都属仄。
格律诗的平仄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主要只有三点:即“交替”、“对立”和“粘”。“交替”是对一句诗说的,“对立”是对一联的两句诗说的,“粘”是对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说的。
所谓“交替”,即平仄相间。就是在一句诗中,如果第一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是平声,那么,第二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就必须是仄声,跟着第三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又必须用平声。同样道理,凡是第一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是仄声,那么第二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就必须是平声,跟着第三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又必须用仄声。这样,在一句诗中平仄交替,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同时,每个节奏单位的第一个字,也就是句中的一、三、五字(五言是一、三字)不是关键地方,而每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也就是二、四、六字(五言是二、四字),在节奏点上,是关键地方,因之平仄是固定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所谓“对立”,是说在一联之中,出句和对句中相应位置(主要为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反,即出句的第一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如果是平,对句的第一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就必须是仄。同样道理,出句的第一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如果是仄,对句的第一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就必须是平。由于对立,把一联的两句连起来读,声调就有变化,不呆板。如果违犯了这一规律,叫“失对”,也是格律诗所不能允许的。
所谓“粘”,就是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同。如果是七言律诗,则两句的前两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相同,平粘平、仄粘仄,后三个字翻跟头;如果是五言律诗,则两句的第一个节奏单位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相同,平粘平、仄粘仄,后三个字翻跟头。例如,如果上联对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下一联出句就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出句的前两个节奏单位和上联对句的前两个节奏单位的平仄相同,平粘平,仄粘仄,下联出句的后三个字“平平仄”是由上联对句的后三个字“仄平平”翻跟头过来的。如果违犯了这一规律,叫“失粘”,也是律诗所不允许的。
下边以毛泽东《七律·长征》为例进行分析(为节约篇幅,只分析前四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出句)
万水千山只等闲。(对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出句)
乌蒙磅礴走泥丸。(对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出句)
大渡桥横铁索寒。(对句)
更喜岷山千里雪,(出句)
三军过后尽开颜。(对句)
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分别属阳平、阴平,都是平;“不怕”都属去声,都是仄;“远征难”三字分别为上声、阳平、阴平,是仄平平。全句排下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万水千山只等闲”:“万水”分别为去声、上声,都是仄,“千山”都是阳平,都是平;“只等闲”三字分别为上声、上声、阴平。分别是仄仄平。全句排下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五岭”都为上声,都是仄;“逶迤”分别属阴平、阳平,都是平;“腾细浪”分别为阳平、去声、去声,分别是平仄仄。全句排列起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四句“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分别为阴平、阳平,都是平;“磅礴”虽都属阳平,但由于“礴”是古入声字变来的,应为仄,因之“磅礴”分别为平仄;“走泥丸”分别属上声、阳平、阳平,分别是仄平平。全句排列起来为平平平仄仄平平。
这四句的平仄排列下来就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前边谈到,一句之中平仄是“交替”的,例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第二字“军”为平,第四字“怕”为仄,第六字“征”又为平,这一句是平—仄—平交替。第二句“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第二字“水”为仄,第四字“山”为平,第六字“等”又为仄,这一句是仄—平—仄交替。
上面分析到,首联的对句“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颔联的出句“五岭逶迤腾细浪”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看出,这两句的前两个节奏单位是相同的,平粘平,仄粘仄,下联出句后三个节奏单位“平仄仄”是由上联对句后三个字“仄仄平”翻跟头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