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西楼晚眺等
2009-07-07许浑等
许 浑等
成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选自《唐诗宋词》)
将进酒(小梅花)
贺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普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容无浆马无草。
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驱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离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选自《唐宋古文选》)
诗词包
晚唐重要诗人许浑的《成阳城西楼晚眺》是一首七言律诗,为诗人登上秦汉故都咸阳城楼远眺感怀所作,吊古伤今,立意高远,蕴藉风流,乃咏史诗中的上乘之作。
首联始诗人“一”上高城,就充盈着“万”里之愁,这里巧用了两个不同意义的“数字”而取得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起笔一纵,出口万里,气势不凡;随后立即将笔一收,回到眼前。万里之遥,从何写起?一笔挽回,且写眼中所见。“蒹葭杨柳似汀洲”正是“无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潇潇洒洒,自然灵动。接着写诗人凭栏送目,远想慨然,不经意所见。景色迁动,心情变改,浓缩在颔联两句之中,使读者都犹如在楼城之上、风雨之间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层层推进,井然不紊,错错落落,“参差”有致。“起”与“沉”,当旬自为对比,而“满”字本身亦蓑有虚实之趣——写“风满”而实空无一物;说空空落落,而愈显其愁之“满楼”。“山雨欲来风满楼”,让读者深深体味到“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意趣。诗人只说“欲来”,笔下精神,全在虚处。该句写景苍茫雄浑,同时又寓意深刻,暗示出晚唐社会所蕴藏的重重危机。
紧随其后诗人将目光由远拉近,继续写眼前所见:鸟下平芜,蝉鸣高树,其神情意态,何等自在悠闲。但是,成阳本是“汉家陵阙”,旧时禁苑,当时深宫,而今只见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鸣不识兴亡,令人何等伤感?是“万里”之愁乎?还是“万古”之愁乎?无不叫人黯然神伤,感慨万端。
最后两句写诗人所思所感。“行人”,泛指古往今来的征人游子,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家在内。“莫问”,其意却正是欲问,要问,而且所“问”多时了,正是说他所感者深矣!末句大意是说,我听说成阳古地名城者久矣,今日东来,到此一览——而所见无几,唯“西风吹渭水”而已,感慨系之矣!结句可谓神完气足,正使全篇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妙处,含意隽永,确有悠悠不尽之味。使读者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提起北宋后期著名词人贺铸,谁都会对他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赞不绝口,可他的名作《将进酒》也写得意蕴深厚,不同凡响啊!该词对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这一丑恶现象,给予深刻的历史反思,颇具感染力。
词的上片重点写景,并以景物的萧瑟与历史的变迁相勾连,引发怀古之幽思。开头“城下路”六句为一层,两个“三三七”的对句,写自然景物的古今变化。这些可能带有一种沧海桑田、世事无常的心理。但就其列举这些情景来概括人世变化而言,却多少近似于对人世现象的一种宏观的把握,由此再去看世人的种种行为,便显得比世俗清醒。次五旬主要写长安道上人渴马饥的奔波之苦。长安是古代多个朝代的都城之所在,这里指的是帝王所在之地,而函谷关则是出入长安的必经之路,词人选取了这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加以描写,意在暗写追名逐利者的奔忙。“千古”一句既是对千古以来贪名者的叩问,同时又为下片对古事的追怀作了一个铺垫。
如此过片后,词作转入对古事的咏写。过片以下六句为第三层,所写的对象与第二层揭露一般利禄之徒有别,专写某些隐者。“初谓商山遗四老”这一句很容易看出词人对商山四皓的否定。“驱单车”等三句把趋炎附势者的丑态刘画得惟妙惟肖,可谓入木三分。那么,究竟有没有忘身名利的人呢?词的最后五句作了肯定的回答,那些纵情于酒趣的酒仙才是真正的隐士。词作最后落到对酒徒“忘形”、“忘名”的肯定,前此第二、三两层则是对庸人们的否定。一正一反,中心目标是指向世俗的名利观念,对那些追名逐利,为统治者帮忙、帮闲之徒,投以蔑视。当然,咏史并非词人最终的本意。词人最终的本意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怀古是为了鉴今,词人在词中寄托胸臆,抒发自己在那样一个社会里为名利之徒所排挤,而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感慨和愤懑,这应该是此首词的最终的宗自之所在吧。
——孟庆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