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我们的创新型家园
2009-07-07崔墨卿
卫汉青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已经徐徐落下了帷幕。“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是此届北京科博会的主题词。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济济一堂,联袂共舞,尤其是“诺奖”得主和世界500强总裁代表的讲演更让人怦然心动。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关村的灵魂——高科技创新成果成为科博会的亮点”。“四大特色”冲击眼球,让人流连忘返:“科技中关村”尽显信息技术创新硕果,“生态中关村”催生“节能减排、新能源、环保”产品问世,“活力中关村”推出生物医药产业的最新研发成果,“e中关村”生发体验互动游戏的乐趣。知识播种,技术开花,经济结果。所有这一切昭示人们:“科技北京”业已成为首都科学发展的主旋律;“自主创新”是中关村永续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关村人勇于并善于当好演奏时代乐章的“第一提琴手”,争做神州大地创新发展的“领跑者”。
《中关村》杂志问世六年来,和改革共命运,与创新同呼吸,一以贯之“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的办刊宗旨,在丰沃肥美的中关村大地上,已然成为知识经济界发布新闻、观察世界的窗口。凭借“科博会”的大舞台,我们在三年前推出了“自主创新评选活动”的品牌,影响深远,颇得好评。今年,我们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评选颁奖典礼”,我们向这些时代造就的“知识英雄”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更盼明年的评选活动有更多的“新面孔”入围。
本期封面故事的主人公是北大教授俞孔坚,时任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作为中国首位获得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的“洋博士”,又殊荣多项“洋人”颁发的景观设计大奖,却用“土人”作为名片和符号,自然生发了许多传奇的故事。他的一篇《拯救城市之路》的文字,多有“雷人”之语,把时下的“城市化妆运动”比喻为“无异于裹足的少女”。惊呼一些“城市设计迷失了方向,追求毫无意义的风格、形式以及异国情调,是非与否,时间老人是最公正的裁判,历史将做出结论。难能可贵的是俞孔坚教授特立独行敢于反潮流的批判精神和他骨子里的DNA——中国元素。文化产业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22日,《中关村》杂志将承办“城市文化产业:危机中的机会——2009海淀文化论坛”,邀请国内外文化大家对包括各种元素的城市文化进行思想碰撞,敬请各界关注。
汶川地震周年祭活动贯穿了刚刚过去的5月。“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我们不能忘记,灾难中我们站立起来”。本刊主笔、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同志,在汶川地震周年之时,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在天府的苍穹反复吟唱》——“我明白了,四川人那么坚韧顽强的民众性格,是孕育传承了几千年的,并在今天的重建家园中再一次涅磐重生。”当今之中国,更需要传承这种精神!需要保护和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当然,我们也赞同张颐武教授对“生死观”的凝重思考,他引用北宋哲学家张载的话说——“生,吾顺事;殁,吾宁也。”
建设天人合一的城市景观,建设震灾后更美更结实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建设我们的创新型国家,不玩空的虚的,踏踏实实地做点建设性事情,这是时代赋予每一个中关村人和中国人的使命!
崔墨卿
青山苍茫展画屏
绿水飘逸扬彩练
2009风也温暖,月也缠绵
美丽了中国的万里河山
文明古老的土地上
一面创新的旗帜正猎猎招展
2008有过悲恸,有过坷坎
也有骄人的辉煌灿烂
在世界经济危机大潮中
我们走进了2009年的夏天
号称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
正四面楚歌举步维艰
巴菲特们一个个愁容满面
后悔于昨天愚蠢的失算
华尔街的铜牛不再牛
一家家金融大鳄翻了白眼
只有我们中国如日中天
改革开放30年地覆天翻
有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
有党中央的英明果断
建设我们的创新型国家
这是中国向全世界发出的庄严誓言
中国的工业在创新
我们的产品支撑着世界运转
中国的农业在创新
最少的土地解决了最多的人吃饭
中国的金融在创新
一片艳阳高照花明柳暗
中国的科技在创新
联想、海尔、中星微、水晶石
一个个争先向世界叫板
我们的生物制药环保源
正在创新中奋勇向前
我们的软件光盘游戏动漫
也正在创新中鸿图大展
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党中央高瞻远瞩以点带面
海淀园、亦庄园、昌平园百花争妍
一起抱团打扮中国的春天
创新是民族前进的动力
创新是国家兴旺的根源
创新是三月报春的惊雷
创新是四月吐艳的牡丹
创新是催枯拉朽的号角
创新是乘胜前进的诗篇
让我们高举创新的旗帜
把咱国建成人类最丽的家园
(本文在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评选颁奖典礼上由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