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09-07-07张建伟
张建伟
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同时它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什么才是真正的整合,如何做到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这正是探索的关键所在。
教育技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知识,更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这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谈谈对二者整合的点滴看法。
信息技术与地理整合的必然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已经成为目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显著标志。21世纪是信息化高科技时代,传统的教育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现代技术手段成为迫在眉睫的引用工具。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教与学之中,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整合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与地理整合的误区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在整合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其中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是2大方面。
变传统“满堂灌”为新式“满堂灌”传统“满堂灌”的教法,众所周知,而这种新式“满堂灌”主要表现为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呈现过量的繁杂的信息:一幅接一幅的图片,一段接一段的文字,一个又一个的动画,甚至图文声像纷至沓来,令学生目不暇接,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何谈学生的主体性?这不正是新式的“满堂灌”吗?
教师成了专职的放映员、解说员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教师把所有的知识点、每一个活动甚至包括教师必要的知识讲解,都通过图像、文字、声音显示出来,课堂中教师很多时候仅仅充当放映员、解说员的角色,教师被课件牵着走。殊不知多媒体教学软件无论制作多么完美,也只是一种教学媒体,绝对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
什么才是真正的整合
当前许多地理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整合的认识,认为就是如何研发适合中学地理新教学要求的课件展开教学。这只是其中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是如何为学生构建数字化信息平台,让学生处在数字化环境之中,学生能够把信息技术当成一种工具,能够运用它来获取、分析和应用信息,主动学习。例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课中,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将一些地区的气候资料变成数字化学习资源,并展示这些地区相应的民居景观图及简介),然后提出问题:“请说出黄土高原的窑洞、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和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根据需要解决问题,学生上网进行自主探索,将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接着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进行交流、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达成对这一问题的共识,再到全班,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班级交流(学生发言或通过网络平台演示),得出结论,实现意义建构(总结出民居与当地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这才是整合的更深层次的理念。
信息技术与地理整合的方法
因势利导,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它往往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取自己学习的信息,选择学习的途径,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而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学最大的优点可以通过交互功能实现人机对话,通过对话学生可以逐步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形成学习的主体地位。地理教学中图像内容较多,如果能巧妙地使用交互特性进行教学,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手段的使用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的实情,现在不少学生连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都不具备,最好少用网络教学,否则大量繁杂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一无所获。较好的是可借助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随后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阅读,寻找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兴利除弊,客观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和局限性课件及网络教学固然有其他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地理挂图、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地理模型的直观空间结构功能,录像机、影碟机的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板图板画的直观、实用等,是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比如,有关地球形状的教学,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差,难以建立起空间概念,无论是课件中动画的地球,还是静态展示的地球图片、经纬网等,都不如拿个地球模型——地球仪,来得真切。选择时要遵循的唯一原则就是:谁最能说明问题就用谁,千万不可为了展示现代教育技术而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什么教学方式,都有其一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关键在于如何扬长避短。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