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

2009-07-07李广义

消费导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

任 吉 李广义

[摘要]本文以日本神户大学及专修大学中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例,对日本高等教育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观察,总结出日本高校教育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并对照该特征为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日本高校教育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实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任吉,女,经济学博士,北京物资学院劳动人事系讲师。

一、日本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设置

在日本进行本科教育的学校总计756所,其中设有经营学和商学院系的227所大学中都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另外,在面向在职人员的成人教育以及通信教育的课程中也都设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日本的大学教育中的覆盖面较广。

在日本的四年制大学本科教育中,可分为一般教育和专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般被设置在专业教育中,即要求学生在完成一般教育和初级的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该课程的学习。以神户大学为例,该校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在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中的第一位,显示了学校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素质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要求的专业性知识水平较高的特点。

二、日本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由于近年来西方管理思想的影响,以及终身雇佣制等日本的传统管理制度的崩溃,使得日本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面临着革新与重组。这就要求日本高校输送大批具有国外专业理论和熟悉国内管理方式的人才。以日本专修大学经营系2007年春季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例,课程中针对当前日本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大量加入了与西方的管理模式的比较和分析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应用。

以神户大学经营系的人才管理应用研究[6]的相关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授课中,不仅有教师的相关讲述,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具体方式是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而实现的。

该实践活动的主体讨论部分可以分为GD(Group Discussion)和CD(Class Discussion)两个部分。首先要求学生组成以7人左右为单位的小组,按照事先布置的题目进行调查等实践活动,由各个小组对实践结果进行讨论(GD)并整理成较为详细的报告。根据讨论的结果由小组选派的人员进行讨论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讨论(CD),其情报和结论由全班共享。同时邀请嘉宾(Guest Speaker)参与全班讨论。同时对照教学内容中的各个章节主题,邀请实际进行该管理工作的人员作为嘉宾,对全班讨论的结论进行评论并介绍具体工作内容和实施意义。最终的成绩评定根据出勤、每次提交的讨论报告的成绩、小组研究报告成绩、期末考试以及根据对讨论的贡献度进行浮动加分的五项成绩来评定。

同时,讨论的题目是由教师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而设计的社会实际存在问题,并且题目内容也尽量与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相结合,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例如在“员工定级制度”这一章内容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调查所在学校的人事制度(职员定级制度),并采访人事部门了解人事制度的存在问题。在“人才管理”章节中则要求学生阅读David A. Thomas 等人的《Making different matter: A New Paradigm for Managing Diversity》一书, 并回答“学校管理中推进女性职员积极工作的相关指标”,调查例如女职员的比例,女性管理者的比例,女职员的平均工作年数,以及如何进行激励女性职员积极工作等并提交报告。

上述中可以看到,神户大学经营系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较为重视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除了一般的讲义教学外,还安排了丰富的课堂和课外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去。不仅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教学,而且通过学生自身的能力去调查和学习。特别是邀请现役管理人员座谈,使学生更加熟悉实践工作,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这些多样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也对专业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三、日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特征

第一,强调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课程内容要求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因此需要学生在完成了相关的经营学、管理学等的课程学习后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为专门的专业知识。

第二,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征。在专修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中,可以看到除了援引大量的美国的管理理念和案例外,结合了日本的人事管理理论和特色并进行对比分析。

第三,重视培养学生自身能力的特征。从神户大学经营学系的教学大纲中,可以看到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要求。

第四,自由灵活的教学方式。以上的两个案例中可以发现,日本的大学中不是死板地要求学生吸收知识,而是使用了小组讨论和邀请专家等多种方式灵活授课。同时在专修大学的经营系中还要求学生以企业实习形式辅助完成课程学习。

四、对我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启示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应关注学科的专业性,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管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在教学大纲中强调该学科的专业性,强调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树立只有获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才是专业人才的观念。

其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与我国企业的实践案例,让学生从实践角度了解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并且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提高自身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可以有效地参考日本教学模式,在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特色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学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我国提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并且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育,为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颉。我看日本大学的教学制度和教育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0[1]:109-111

[2]卢照平。日本大学教育的特点[J]世界石油科学,1993(5):117-120

[3](日)小川芳男,等。日本教育事典[M ]东京:日本大修馆, 1982

[4]李杰。日本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第17卷第2期,007.4:89-91

[5] Heidi Knipprath,Masahiro Arimoto。The impact of education reform on the quality assurancesystem in Japan[J]Educ Res Policy Prac (2007) 6:205217

[6]资料来源于神户大学经营系平野光俊教授的人才管理应用课程的教学文件,笔者译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