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009-07-06肖芳
肖 芳
摘要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在艺术教育方面也形成了一派独具特色的盛唐之世。本文从唐朝书法、绘画与诗歌三方面着手,通过当时较有代表性的艺术论著来探讨唐朝的艺术教育。
关键词艺术教育唐朝书法绘画诗歌
中图分类号:G10-09文献标识码: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一首杜甫的《忆昔》可谓将唐朝的盛世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殊不知除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外,唐朝在诗、书、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虽然艺术教育提倡的是各门艺术之间的对话、交叉和贯通,但本文旨在从唐朝书法、绘画与诗歌三方面着手,通过当时较有代表性的艺术论著来探讨唐朝的艺术教育。
1 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唐代书风大盛,成就卓越的书法艺术家层出不穷。唐人论书,除了继承晋人的“意在笔先”和标举“骨力”的观点外,对书法的源流发展、创作技巧、审美特征和历代作品品评等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建树。如孙过庭的《书谱序》就对书法艺术的本质、规律、功能及审美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美学及艺术教育意义。
《书谱序》中说到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即创造书艺之美各有自己的途径、方法,但用抽象的形式咏吟情性,表达哀乐,才是它们的共同本性和功能。人们常说创作需要有天才,这一方面不可言说,但仅有天赋而无后天习得的本领、才能,也将一事无成。必须有文化修养,掌握技巧、规则,才能把天赋充分发挥出来,由此可见书艺的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修养,更是艺术教育的目的。
2 形似意韵,画尽意在
唐代绘画艺术空前繁荣,人物画、动物画、山水画竞相发展。就绘画之美而言,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曾提出 “形似——骨气——气韵——立意”四个重要范畴结成的关系。前三个范畴,是从作品或审美角度提出的要求,既形似又有骨气是一般要求,而气韵是在前二者的基础上的最高要求。立意则是从创作的角度而论,要求在创作之先确立意象、意图,然后再进入创作过程。总而言之书以传意,画以见形,异名而同体,都起源于对物象的模仿和实用的需要。
在张彦远看来,图画既可叙其事又可载其容,既可咏其美又可图其象。同时绘画的社会功能又是其他东西不可替代的。因此图画自古以来就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科目。
3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唐代也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就诗歌的欣赏品评而言,看重的是个体的精神自由,个性的独立发展。唐朝重要的诗论家司空图就提出了风格论、意境论和“品”“味”的审美方法论。
司空图把诗分成二十四种品格,说明诗的风格划分不是纯粹理性判断的结果,而是“品”出来的。也就是说,诗乃至整个艺术的批评不能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应该和艺术欣赏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是在欣赏活动的基础上作出的评论,因而这种评论包含着情感体验在内。同时,他认为诗的风格有种种,但有一基本要求却是各种风格必须具备的,这就是:必须有真性情,有道心,有真力,无俗气,无雕琢之痕。虽然诗的意境都是有象、有景、有韵、有味的具体可感的形象,然而形象都是有限的。真正美的诗,其意蕴深邃无限,超越其形象之外。如果把这种意境之精神境界也看成诗对人们的一种教育的话,那么这种教育是超越道德政治进入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唐代书论标举的“意在笔先”还是唐代画论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亦或是唐代诗教所谓的“兴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心”。他们认为任何的艺术形式在创作过程中都离不开心,心是思的枢机,思是心的运动过程。只有心超越功利观念之上才是艺术创造的最佳心境。而艺术教育也是如此,它不同于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它不靠概念,不靠说教,不靠公式,而靠“形”,即由声音、表象及人体动作等所构成的具体形象、画面、场景来表现一种情感态度和意义,要靠感性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判断来完成任务。当然,这种体验与判断也有理性的参与,这种理性是融于艺术审美活动之中而不是之外或之上。
因此,艺术教育过程始终是一种以感性形式为依托的实践活动,不同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情感活动。它来自于情感冲动,也是一种形式冲动,超越于物质欲望智商,属于精神领域。它能净化人的心灵,能使人的精神更加空灵和高尚,是一种高级的文化素质,绝非浅显地教导学生简单的艺术技法。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教育传统,完善和发展艺术教育,造就高素质人才,也是留给我们的一个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