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性阅读内容的选择
2009-07-06吴宝富方德佺
吴宝富 方德佺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探究性学习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研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然而在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陷入了误区。如把探究作为唯一的学习方式,在审题、初读、精读、总结各个环节都不停地让学生探究。还有一些课堂上充满了随意又盲目的“放羊式”讨论,这些都使探究性阅读丧失了应有的意义,从而也向我们提出来一个问题:开展探究性阅读,应该如何选择适当的内容?
其实,在探究性阅读活动中,探究的内容不是探究活动所依据的语文知识体系,而是指探究的具体对象,往往是一些细小的知识点,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从语文知识体系内选择符合阅读教学目标要求的和适合于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探究对象。这里需要考虑的是,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探究,也并非所有可探究的内容都能符合探究教学的整体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探究内容的选择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探究的内容要适度
在探究性阅读中,探究的问题不能过于复杂,需要太长时间进行探究,因为课堂教学时间和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允许;也不能太过简单,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结果,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对他们已有的知识、能力的提取和综合,是可以进行探究并能得到结果的,但是,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讲又决不是毫无疑问、不费努力即可解决的。在具体阅读中,若文本的有些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懂了或基本懂的,那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的程度之间就没有明显的差距,这样的阅读内容如果还设计成探究性问题,就成了一种重复学习,显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对在学习之前,学生对阅读内容有较大的疑问,通过互动或教师指导,疑问解决了一些,但仍有一些距离,针对这些疑难来设计探究性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在继续思考中去探究,向文本的深处逼近,从而不断领略新的境界。
二、探究的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性教学是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特征的,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内容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就要先在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上下功夫。首先,要选择能够满足学生阅读需要的内容,也就是他们喜欢阅读的文本内容。其次是超越常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内容,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很浓,这样的阅读能够激发他们了解的欲望。再次,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阅读内容,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随着问题的解决,会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这些激发兴趣的内容的选择,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去寻找课文的最佳探究点。
1.寻找感情丰富的句段。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第3自然段里班长马宝玉在选择转移路线的关键时刻,一个“走”字所折射出的壮士情怀,也是他们从“战士”到“壮士”的转折点,仔细探究可获得感人至深的效果。
2.寻找内涵深刻的词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碰壁”就非常耐人寻味,鲁迅先生为什么会“碰壁”,怎样“碰壁”以及他怎样看待“碰壁”都需要我们联系时代背景去探究,从中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
3.寻找前后矛盾的地方。文本中看上去互相矛盾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如《小珊迪》中,“我”对小珊迪的态度开始冷漠,连买一盒火柴也只是为了摆脱纠缠,而最后竟表示愿意照顾小利比,所需的花费不知是一盒火柴的多少倍了。抓住这样表面上看似矛盾的内容去探究,就能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4.寻找不同寻常之处。如《军神》中,病人拒绝在手术中使用麻醉剂,这一不同寻常的表现也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为什么拒绝呢?拒绝的结果怎样……
三、探究的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
所谓可操作性是要求阅读探究的问题通过有步骤的探究活动能够得到答案,这需要考虑到学生已具备的阅读水平、阅读方法,学生完成探究性学习问题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还要考虑到所探究的结果与某些变量之间具有通过一定的推理可以成立的因果关系,否则会使探究活动没有结果或学生难以把握。因为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教师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最终连问题的方向也谈不清楚、明确不了,探究的目的当然就只能停留在“过程化”上了,长期下去,必然会导致课文的内容理解不了,价值内涵把握不准,那么借助探究性学习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让学生探究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这个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就缺乏可操作性,以他们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条件是无法通过必要的操作步骤去完成这项探究而获得一个比较完满的答案的。如果让孩子们只是从文本中去猜测一些“万能”的原因,显然又达不到探究的真正目的。因此,在开展探究性阅读中,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他们的探究范围,教师应适当地予以调整和化解,而不是放手让他们去瞎忙乎。
总而言之,对探究性阅读内容的选择,是为了在阅读教学中,使探究内容更具有操作性,能缩小到一个学生可以把握的范围内。这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使学生从中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彰显探究性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