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节能降耗措施探讨
2009-07-06刘永涓
刘永涓
摘 要: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行业准则以约束并促进组织的环境行为。饭店作为宾客云集、消费娱乐场所,要占用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必然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因此饭店需要节能降耗,但节能降耗不单纯是饭店的事情,还需要政府和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 饭店;节能降耗;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11.19+5
1 饭店消耗现状
饭店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耗,主要是日常消耗和设施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1.1 饭店的日常消耗
饭店的日常消耗主要是纸张、布草、食品、印刷品、餐具、用具和各项设施设备等,客房的一次性消耗用品是其中较具有典型意义的物资消耗。饭店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其中有一部分是建立在对这些物资的过量消耗上的,如无视客人入住天数的客用床单、毛巾等的一日一换洗就造成大量能源和人力的消耗,而且多用的洗涤剂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卫生间的清洁用品如牙刷、梳子、小香皂等的一日一换不仅造成了物品的浪费,而且物品使用后被废弃成了垃圾。据上海的资料,饭店一年丢弃的六小件(一次性用品)总量达1814吨。在餐饮方面,食品的浪费同样严重,饭店的餐饮基本上是吃一半倒一半,有的菜几乎没怎么动就倒进了泔水桶,有时候饭店一天的剩菜剩饭多达1吨左右。根据上海市容环卫局废弃物管理处的统计数据表明,上海餐饮业每天被浪费的食物,保守估计也在1000吨左右。
1.2 饭店能源消耗
饭店行业其实是一个高能耗的产业,其能源消耗成本仅次于人力成本居于第二位,水、电、煤、气等能源消耗占经营成本的30%,一般占收入的10%左右。三星级(含)以上饭店,好的6%-8%,差的15%以上。饭店单位建筑面积的平均用电量是城市居民用电量的10倍以上。如中央空调系统,是耗电大户,用电量在所有电器中高居榜首,一般可达年总用电量的50-60%,占楼宇耗电量的65%左右。能源消耗已经成为饭店行业发展的障碍。
除此之外,饭店还有办公消耗、后勤消耗如纸张的消费等,消耗同样巨大。
2 造成饭店消耗现状的原因
2.1 饭店建筑设计不够合理
饭店建筑设计不够合理,没有充分考虑自然能的利用,建筑的功能布局不当,造成能源大量浪费,使得能源成本增加。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心理下,几乎所有的饭店建筑都是高能耗的。
2.2 饭店的物资能源规划管理不规范
饭店对物资能源的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能耗与经营存在脱节。许多设施设备本身的设计缺乏节能保障,能源不能充分利用,使得设备没有处于经济运行状态,设备控制系统也不够完善,在长期负荷不足的情况下运行,造成能源浪费。一些客用品采购不合理,所购物品质量差,影响客人对物品的信任度和使用率,也造成浪费。另外由于仓储管理不当,造成食品长期存放,过期浪费。
2.3 饭店管理者和员工缺乏节能意识
员工没有节能意识的培训,服务操作缺乏能耗意识,长明灯、长流水现象严重,设备故障没有及时修复,办公纸张随意乱用等等现象更是司空见惯;有时饭店为增加餐厅的营业额,还要求员工诱导客人多消费,也造成浪费
2.4 客人方面的原因造成资源浪费
一是客人认为自己已经付费,理应享受一切与价格相符的物资与服务,对饭店出于环保考虑的节约措施表示不满。二是面子问题。餐桌浪费多出于面子。请客吃饭,节约被认为是小气,而打包也因为可能影响身份或因不方便等原因,极少被客人接受。
此外,由于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及标准》中曾有“星级饭店中要提供洗浴用品”的条款,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很多饭店依然根据此标准为住客提供洗浴用品,也助长了消耗品的数量。
3 饭店节能降耗的措施
3.1 饭店节能降耗的意义
(1)饭店节能降耗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饭店的经营成本中,能源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随着能源价格的调整,其能源成本所占的比重还会增加,因此节约使用能源,降低基本消耗,实际上就意味着饭店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营业利润,加速资金的积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饭店能源消耗相比,我国饭店的能耗水平偏高,三星级(含)以上的饭店每万元营业额消耗的煤、电、水、气、油折合成标准煤平均为0.5吨,而国外品牌饭店只为0.27吨。因此饭店通过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大有可为。
(2)饭店节能降耗可以缓解能源危机。
未来20年,中国的能源领域面临一系列挑战。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水资源,即使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福建省,由于时空分布不均,或受降雨和河流走向的影响,在空间上也呈现北多南少的明显地区性差异。沿海地区基本属于“水资源紧张区”或“贫水区”。而这些地区经济较发达,饭店多集中于此,饭店又是用水大户。因此饭店节能降耗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据专家测算,全国创建一万家绿色饭店,将节水2亿吨,相当于20个西湖的水量,185万个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水量。
(3)饭店节能降耗可以促进饭店可持续发展。
饭店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又向外界环境排放了大量的废热、废气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污染了环境。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要有“节制”,不能破坏后代人的环境质量。更何况能源不能无限永远使用。饭店在满足目标客人的需要的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因此,节能降耗不仅对饭店个体的经济利益有重大作用,而且对行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此外饭店行业提倡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等理念,还可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推进节能技术进步,有助于改善和强化行业整体形象乃至区域综合形象。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落实,要发展循环经济。此外饭店业实施节能降耗,也与国家宏观环境相适应。
3.2 饭店节能降耗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节能意识。
饭店的节能降耗,必须从思想上端正态度,树立正确节能意识。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必须明白,尽管节能降耗的依据是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但减量化是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不是减少服务内容,降低服务标准,损害消费者利益。因此管理者首先要确立节能降耗是饭店的社会责任,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整合成企业文化,通过节能培训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理念。
(2)做好饭店建设的前期规划。
饭店的能耗水平与其设计和基建关系很大。因此最好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导入节能设计,仔细核算节能投入和能耗成本的比较值,考虑到许多可能对能源消耗产生影响的因素,从建筑到设施设备都尽可能一次性完成节能定位和设计,如地址的选择重点考虑自然能源的最大利用,饭店的设计要符合2005年出台的建筑节能国家标准,在选购设备时尽量考虑其节能性等,尽量从源头开始节能,以保证饭店未来的经营管理更顺手。研究表明,在施工或修缮时采取绿色建筑措施能显著节省建筑运行的费用,同时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
(3)改善管理。
由于饭店的很多浪费是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所以管理者要加强对物资和能源的管理。通过建立节能降耗管理小组,将能源管理纳入饭店经营管理决策中,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建立起能源管理的运行机制、约束机制及激励机制,确定能源物资消耗管理的内容及实现内容的实施细则、实施步骤,明确职责分工,做到节约到部门,节约到人,并建立检查分析、考核评比、奖励办法等具体措施,将节能降耗的成果与员工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研究改进服务操作,改变服务方法。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思想意识,约束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要重视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员工的认识,统一思想,保证同心协力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还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聘请节能服务公司来为自己做节能改造,通过合同的形式让服务公司提供一系列节能服务。尽管由于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能源管理方式,推行起来可能存在一些障碍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业界信誉体系不大健全;从银行进行这种贷款比较困难;目前的税收制度和财务制度都还不大适合这种模式等,但进行“合同能源管理”是饭店业打开节能之门的一把钥匙。
(4)采用先进技术作为保障。
节能降耗本身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其核心就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工程部除了要管理好为日常经营提供的能源设备,还要密切关注饭店业节能技术的应用趋势,结合现有设施设备的实际,引进适当的节能技术。如在空调系统和电梯系统中运用变频和数字模糊技术,在照明方面使用绿色照明技术以及智能化管理,卫生间节水龙头的引进等。
此外,对于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节能行为,一要明确告知客人,二可通过合理的价格或其他优惠措施来争取消费者对绿色行为的理解,如对于无烟楼层、绿色食品等可明显增加消费者自身利益的可采用高价位的“撇脂定价“策略,而对于公益型的产品则采用低价位的“渗透定价”策略等。
另一方面,饭店节能降耗,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得到市场的认可,还应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保障。政府可以通过价格杠杆、法律手段、优惠政策以及所掌握的媒体优势,为饭店节能降耗提供最佳环境。
4 总结
不管怎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追求更着眼于未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观念,在这种大背景下,饭店管理者必须从改变观念出发,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培训员工,做好规划,采取具体措施,加强节能降耗日常管理,做好能源基础管理工作,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在政府和消费者的支持下,保证饭店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袁国宏.现代饭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2]@吴怀祥.酒店节能增效的几个关键问题——观念、机制、技术[J].饭店现代化,2007,(12):5861.
[3]@林志伟.创建“绿色饭店”的建议[J].发展研究,2008,(2):8991.
[4]@王晓洋.浅析我国“绿色饭店”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