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解决“三农问题”与推进农村城镇化

2009-07-06张玉蓉李炘争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7期
关键词:三农问题三农

张玉蓉 李炘争

摘 要: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要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即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三农;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F320.2

从去年秋天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增长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也波及到农业和农村经济。2009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在“三农”领域,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这份文件为中国“三农”带来了将近8000亿的民生大礼包。作为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已迫在眉睫。

1 农村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1)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众所周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极为关注的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农业富余劳动力最多的国家,如何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此次金融危机过后,在近一亿三千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总量来看有近两千万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这批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如何解决,其根本出路就在于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带动乡村工业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步形成规模,由此为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只要小城镇人口和企业多了,需要兴办的商业、饮食、交通、金融、保险、信息、科教等第三产业也随之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因此,推进农村城镇化,让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小城镇的非农产业部门,就地转移,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扩大农村就业机会的现实可行的途径。

(2)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

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是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如果不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不着手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不仅会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将带来负面影响。

(3)提高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的许多大城市已经面临人口和工业拥挤带来的各种弊端,未来不能成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而中等城市由于地缘和制度原因,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也是有限的。依靠建立各种规模的新城市,来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则更不现实。所以,根据我国国情,通过发展小城镇来实现农村城镇化,应成为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选择之一。我国的小城镇距离农村近,数量又多,分布又广,居民可以兼顾农业和二、三产业,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和成本,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吸纳依然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及其赡养的人口来居住。同时,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必然有一部分逐步壮大成中等城市,可见,发展小城镇并不排斥中小城市,而是为中小城市的建立与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4)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快产业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等,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而形成的财政压力等。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城镇化,实现农村大部分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农村土地向少部分种田能手集中。城镇化将非常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

2 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结为:农村人口及非农产业不断聚集于某个区域,发育成具有城镇基本形态的社会经济单元,以及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自然历史过程。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其中既包括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城镇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城镇的面积、聚集的人口及非农产业、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城镇文明的普及程度等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不断提高,也包括农村人口数量的逐渐减少、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

第二,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产业结构变动与重组的过程。其基本标志是:在充分保证社会对农业需求的基础上,使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这就必然要求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农村城镇化不是不要农业,恰恰是以农业现代化为重要条件的,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三,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日益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绝大多数农村人口都享受到城镇文明,城乡差别、工农差别逐步缩小甚至消失。这是农村城镇化的实质表现。农村城镇化是城镇数和城镇人口数量等外在的数字比例上升,更是人口素质和生活方式等内在质的根本性提高。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城镇化。

第四,农村城镇化是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既有农村劳动力、资金、资源向城镇的流动和集聚,又有城镇先进的生产技术、信息和人才向农村的渗透和扩散。农村城镇化,一方面是农村村落一集镇一建制镇和县城一中小城市一大城市从低到高的有规律的进化和升级,另一方面又是城镇对乡村从高到低的辐射和影响,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社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向城镇靠近。

因此,农村城镇化的本质在于集约发展,只有集约发展才能达到质量水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3 实现农村城镇化的现实途径

(1)典型示范,规划引导。

各地方政府应把开展试点、示范引导作为重要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先努力学习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然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本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特色是自然、经济、人文等各种地域差异因素形成的,不仅包括建筑特色,还包括文化特色、环境特色、自然特色以及风俗习惯、风味小吃等等。因此,在进行农村城镇特色的规划设计时,要立足于区域差异,注意特色的关联性,挖掘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的资源,重视城镇发展与产业建设的双重结合,将其有机地融合在综合基础之上。我国许多城镇因其鲜明的特点不仅脱贫致富,而且还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例如,湖北武汉的石榴红村,江苏江阴的周庄镇,浙江苍南县的龙港镇,都是由于发展特色经济而使自己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2)扩大规模,统筹安排。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经济政策的适度引导,只要符合城镇的条件,任何乡村社会都可以改造成为城镇社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可以加快。我们可以进行制度创新,将居住人口较多、非农产业比重较大、社会综合功能较强、基础和公共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居民点设为镇。同时,在农村城镇化质量规划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规划制定出来以后,还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对原有的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只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才能使规划更具科学性、适用性和先进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村城镇化质量。

(3)产业支撑,辐射动力。

推进农村城镇化,产业支撑是关键。推进农村城镇化必须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使农村城镇化发展建立在坚实的产业支撑上面,以充满生机活力的产业经济推动农村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因此,要立足发挥本区域的资源、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优势,对城镇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着力发展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城乡之间的产业关联,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以产业为纽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4)功能定位,避免雷同。

功能定位是指在农村城镇化的质量规划中,要避免产业雷同、防止重复建设。农村城镇的功能定位要依据其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基础、未来的发展态势、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对该城镇的发展需求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农村城镇是中国城镇体系中的最基层单位,位于城镇发展的初始阶段,规模小,功能弱,因此,对农村各城镇的分工只能是相对的,简单的,如农产品加工型、工商贸易型、风景区旅游型、矿工聚落型、交通型等。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上述分工会随之发生变化,因而在规划中很难做出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刚性规定。因此,要正确处理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的关系,制定出的远期的发展规模和质量要有弹性。农村城镇化建设要以近期规划为依据,把近期规划作为实施目标,制定措施认真实施;把远期规划作为奋斗目标,鼓励农民去努力实现。

参考文献

[1]@ 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J].经济学家,2003,(5).

[2]@李仙娥,王春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4,(5).

[3]@周毅.城市化释义[J].理论与现代化,2004,(1).

[4]@胡鞍钢.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J].中国人口科学,2003,(6).

[5]@柯迪祖.必须破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道难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4,(3).

猜你喜欢

三农问题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五个坚持”做好“三农”工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三农问题专家陈家泽:农村改革突破重点在宅基地的三权分置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报纸类媒体三农问题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
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