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书票

2009-07-06

全国新书目 2009年11期
关键词:藏书票制作者藏书

薛 冰

在这本小书中,笔者尝试以版本学的基本概念为经,以图书实证为纬,编织近现代中国出版的宏观图景。力图从实例出发,说清近现代时期大致产生了哪些版本形态,各有什么特征,与此前此后的同类版本有什么联系与差异,在鉴赏、评判时应掌握什么标准,注意哪些问题。

曾经参观过一个当代藏书票作品展,看到诸如鲁迅、巴金这样的大家和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名人的藏书票,开初很为这些制作者庆幸,后来发现事情有些不对,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有机缘为大师、领袖制作藏书票?终于弄明白,这些藏书票其实只是臆造品,由这些参展者自行制作,于名人大家全无干系。名人们不但绝未使用过此物,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东西存在。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堕落。当然,与藏书票本身无关。

不过,藏书票的不为藏书所用,已成事实。近年来,不断有文化团体或机构一次性制作数十上百张的所谓藏书票,甚至以硬卡纸印刷,根本就没有打算被粘贴到藏书上去,其中不乏粗制滥造的玩艺儿。也有的制作单位比较老实,将这种东西命名为“纪念藏书票”。其实他们完全可以节约两个字,直接称为“纪念票”岂不更准确。不过那样就少了点制作者所需要的“文化”气息。

藏书票已经独立成为一种专项藏品。有一批制作者,也有一定的爱好者群体,以及相对稳定的交流、交换活动与销售市场。现在公认的搜集藏书票的途径,一是向藏书票艺术家定制,二是在特定的俱乐部或沙龙交换,三是向代销点购买。通过这些途径得到的藏书票,可以说基本与藏书没有关系,只是一种藏书票形式的艺术品。有专家还特别提醒收藏者,一定不要把藏书票装裱收藏,要保持背面印痕的完整无损,装裱过的藏书票不但不能参予交换,而且不能参加展览。换句话说,这种藏书票是一定不能贴到藏书上去的。藏书票背离自我的趋向,比邮票还要明显。

笔者以为,对于名副其实的藏书票,至少应该有如下几方面的界定:第一,是作为藏书标志而专门制作的、具有某些特定要素的版画艺术品;第二,藏书票的制作,应该得到票主的委托或允许;第三,一种藏书票中可能有未使用过的新票,但一定须有使用的实例。衡量一枚藏书票的价值,可以从这样几方面考虑,即藏书票的艺术水准、制作与存世数量、作者的地位,最后才是票主的身份。

由于中国内地能见到的真正的藏书票实物太少,笔者从未做过专门收集藏书票的打算,只是在淘书的同时,顺便注意到它,所得藏书票,一是馆藏票多,二是贴在外文书上的多。当然也有个人藏书票,如1943年美国印刷的《很久很久以前》,英文版,高223毫米,宽153毫米,布面精装,封二贴陈义夫(音译)藏书票,用的是藏书票中传统的藏书室图案,几本大小不等的精装书上,放着一个插满鲜花的玻璃花瓶,赭、黑两色套印,显得有些沉闷;右下角有制作者姓名的英文首字母“M”。票主身份不详。不过,民国年间,有条件制作与使用藏书票的中国人,可以肯定都是有相当地位的文化人。而西方人就不一定了,如1945年芝加哥出版的《他们的路》,英文版,高230毫米,宽178毫米,布面精装,前衬页粘罗伯特·诺斯藏书票,画面中是一个牵着白马走在树林中的少年骑士,虽也是赭色,但明朗得多。不过这本书是少儿读物,书主很可能是个孩子。

在图书馆藏书票中,笔者关注最多的是南京大学前身各校的藏书票。据该校图书馆的朋友说,这一系列的藏书票现共发现8种。笔者已得5种,均为蓝色印刷,按时代顺序,先是“国立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和“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票,这两种主图案相同,部是以7种不同形式的图书,环绕一座铜铎,或者就是“打铃上课”的意思;前者外环上、下分别为中、英文校名,后者外环上部为中文校名,下部为“南京”二字,最外圈是弧线正十二边形。其次是“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藏书票,以水波纹为底图,主图案是一只举着火炬的手。最后是大、小两种六朝松图案的“中央大学图书馆”藏书票,主图案由六朝松、山峦和初升的太阳组成;大六朝松图高128毫米,宽七六毫米,水墨画韵味甚浓,画面上没有文字,只在左下角钤“中央大学图书馆”篆书朱文方印,也是5种藏书票中唯一红蓝双色套印的;小六朝松图高92毫米,宽67毫米,图案经过抽象处理,上方为横排馆名,下方有“分类号数”和“登录号数”,可说是较为规范的藏书票。估计小六朝松图藏书票最后出现,故而沿用最久,存世也最多。由于用量较大,多次印刷,所以在小六朝松图中,尚有线条粗细、色泽深浅的细微差别。平心而论,中央大学图书馆的这几种藏书票,设计上都有精彩之处,尤其是以六朝松为主图案,表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与南京地域特征。中国早期的学校藏书票,如吴兴文先生所介绍过的1916年沪江大学书票和1920年代的两种清华学校书票,与此相比不免大为逊色。然而笔者所见几种介绍中国藏书票的著作,居然都没有提到这种六朝松藏书票,不知是什么原因。

笔者虽非专家,仍想对真正爱好藏书票的书友提供两点浅见。首先,最好是搜集贴在书上的藏书票实物,不管它能不能参加交换与展览;其次,因为国人使用藏书票的本就不多,如今书前粘有藏书票的馆藏书偶然还能见到,私人藏书就微乎其微,所以千万不要将藏书票从书上揭下来,而尽量保持其作为藏书票的原初状态。

猜你喜欢

藏书票制作者藏书
藏书票欣赏
小毛驴藏书
卷雪茄
网络表情包的版权保护研究
纪录片伦理问题的几个维度
藏书票
版画珍珠,纸上宝石
古人怎样制作瓷器
为巾帼藏书发先声
藏书票收藏投资浮出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