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研究

2009-07-06孔维丽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数学素养

【摘要】针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情况,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的了解,掌握该专业课程设置的意义,改进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达到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专业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课程设置;数学素养

1998年教育部师范司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培养专、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杭州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引发了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变革。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向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2002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部设置的本科专业目录,小学教师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及其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凭借教育学科优势,整合其他专业的特点,普遍开办了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它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小学教师。目前,很多高师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上分文科方向和理科方向等,其中理科方向的学生大部分将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数学教师,成了该专业方向教师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文献[1][2][3][4][5]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对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做了讨论,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就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如何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讨论.

一、明确专业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师资多为数学系出身,自身专业素养普遍较高,但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对小学教育专业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并不了解或者仅有一些模糊的了解,致使教师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基本按照数学专业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方式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适应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首都师范大学曾提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促成小学教师专业化。小学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而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的起点。

要达到小学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目标,首先教师要明确该专业的定位,掌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及目的性的实施教学,扭转照搬数学专业培养思路的教学观念,培养出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高素质教师。本科是作为学术研究的最基础一级学位,而小学教师则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取向。这种冲突构成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的主要矛盾,并带来其他的一系列矛盾。作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该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的了解,达到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能协调好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针对专业定位引发的矛盾。

二、结合专业特点,掌握课程设置的意义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仍存在忽略该专业的特点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盲目的向数学专业看齐的状况,使得学生学的很吃力,却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等数学在小学教师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要实现培养高素质小学数学教师的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就要结合小学教育的专业特点,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高等数学在培养小学教师中的作用,而教师应结合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特点,充分地了解相关课程设置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要求进行教学,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目标。

小学教育本科培养的是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学科知识,又要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因此小学教育本科的数学类课程就不能像数学系那样专业化,而是让学生通过数学类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和小学数学教育方面的知识,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

2001年9月,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应结合专业特点,围绕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满足国内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适应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围绕“以人文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展开。小学教育本科高等数学的学习对学生加深理解中小学数学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内容的理论背景及数学价值提供数学基础,使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的历史、发展以及今日的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综合的了解,在课程的设置上,应避免照搬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式,开设一些过难、过深、数学专业化强的课程。而重在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高方面,使学生获得作为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改变学了高等数学,忘了初等数学;教了初等数学,又忘了高等数学的现象,若教师忽略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意义,就不能更好的体现高等数学在培养小学教师中的作用。

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首都师范大学率先把数学文化作为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教育类的一门课程,这样的设置既是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同时也是小学教育专业未来职业的发展必需。对职前教师进行数学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职前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必将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实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的目标,这对教师而言无疑是很好的启发。

三、改进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及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定位及目标的不清楚,以及教学忽略该专业的特点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盲目向数学专业看齐的状况,导致大多数教师在讲授数学课程时,仍盲目的照搬数学专业的教学模式,讲授内容过难、过深,数学专业化过强,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博”的特点,以致学生虽然花费的精力不少,但效果却不佳,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既没展现本专业自身的优势,又缺乏其他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学科深度,在就业市场上处于竞争的劣势。

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数学课的课时虽然较多,但教师多半以讲授数学知识及其应用为主,对于数学在思想、精神及人文方面的一些内容很少涉及,甚至连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数学方法这样一些基本的数学文化内容,也只是个别教师在讲课中零星地提到一些,所以,这些职前教师虽然学了多年的数学,仍然对数学的思想、精神了解得很肤浅,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较差。

结合小学教育的专业特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改进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高数类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教学的结果,更要体现得到结果的过程和其中体现的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主,在数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数学的思想、精神及人文方面的内容,使学

生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较为全面地理解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具备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能力,从而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数学专业知识素养,发挥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优势,扬长避短。

除此之外,在高数类课程的教学中应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将高度抽象的高等数学问题与小学数学中的具体问题相联系。小学数学中有很多问题的依据是高等数学的知识,例如,一笔画问题与图论,整数的性质与数论等等,都是密切相连的,只有站在较高的角度,才能深刻理解小学数学中的思想方法。

数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使学生通过数学类课程的学习,获取作为高素质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作为该专业的高校教师,虽然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对初等教育普遍缺乏专门的研究,尤其是对小学教育实践缺乏了解,难以深入。要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数学教师,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努力弥补自身不足,适应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何万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5):76-82.

[2]李斌.构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11-15.

[3]王俊明.浅谈小学教育本科的专业定位与课程建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21-122.

[4]卢长召.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12-15.

[5]马云鹏,解书,赵冬臣,李业平.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4):73-78.

【作者简介】

孔维丽(1981-)女,汉族,云南曲靖人,讲师,主要从事基础数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数学素养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从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的设置看如何培养儿童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