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斯洛理论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应用

2009-07-06周碧蕾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入学教育

【摘要】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活和环境不适应、学习不适应和心理不适应等。本文认为应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新生适应教育工作,通过丰富新生教育的内涵,创新新生教育的形式,扩充新生教育的时间,使新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马斯洛理论;新生适应;入学教育

马斯洛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新生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新生适应教育工作。刚刚踏进大学校园的新生,无论是对于大学陌生的生活环境,还是对于大学崭新的人际氛围,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适应。我们应当有效引导新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明确自己的目标,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一、大学生入学不适应的表现

1、生活和环境的不适应

生活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对于环境的不适应以及自理能力的缺乏。这里集中体现了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现在大多数大一新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多数人生活自理能力弱,进大学后不习惯于集体生活方式。对于新生而言,大部分学生以前没有住宿经验,来到大学需要自己独自料理许多事情,同时加之不同地区的生活习俗特别是饮食习惯不同,使得新生在生活上会有一定的不适应。

2、学习不适应

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需要,指满足个体把各种潜能都发挥出来的一种需要,如不断的追求事业成功、使技术精益求精等等。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学习需要的满足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希望通过求学来体现自身对于社会的价值。但是部分新生入学后对于大学的学习方式不适应。有些学生开始沉迷网络,有些学生追逐花前月下,对于大学如何学习的问题认识不深入,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其次是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学生得过且过,甚至抱着60分万岁的心理,不知道如何树立自己的目标。同时对自己认识不深入,大多数学生在中学时是佼佼者,但到了大学,发现周围的同学比自己知道的更多,许多知识和信息自己从来没有听过,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开始自暴自弃。第三不适应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高中阶段老师对于知识的解读比较详细,每隔一段时间有单元测试。但到了大学,老师课堂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教师讲授速度快而且也没有单元测试,学生觉得在学习方法上无从适应。第四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大学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高中阶段在学校有老师管在家有家长管,但到了大学,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又没有老师和家长在身旁督促,更多需要依靠自觉和主动。包括对于学校资源的利用和对于活动的参与,都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

3、心理不适应

马斯洛理论中提出社交需要是人类的第三层次需要,指能满足个体与他人交往的一切需要,如友谊、爱情、归属感等等。新生入学以后,周围都是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会产生社交焦虑的心情。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优秀生,但到了大学发现周围的人都十分优秀,甚至觉得自己有些比不上别人,因此心理会产生焦虑。同时陌生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其次是一种自卑感。对大学的规划的不合理与不明确,容易导致自卑和茫然无措。

二、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必要性

1、引导新生最快速度认识周围环境。认识周围环境是开展一切新生教育的基础,只有充分认识了解周围环境,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2、帮助新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对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大学新生。因为他们考上了大学,原来的奋斗目标实现了,来到新的学习环境,对于未来应该如何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转变自己的学习思路,认识大学与高中学习存在哪些不同,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有效的学习,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习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帮助新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学会和他人和谐相处。新生从各自的家庭、学校来到他们完全陌生的大学,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由于生活和习惯的差异,往往很难一下子互相了解组成融洽的新集体。所以有必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适应到自己的新集体当中来。

三、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策略

1、拉开新生教育的时间跨度

不要密集安排而是采用分散安排的方式,尽可能贯穿在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年。以前,我们经常将新生入学第一星期作为教育周,轮番的讲座经常让学生疲惫不堪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新生适应其实是贯穿整个大学一年级,所以在规划新生教育的课程时,应着眼全局,尽可能采用分散安排的方式,提高其教育的效果。

2、丰富新生适应教育的内涵

一是专业介绍和学习方法指引。通过进行校史教育、《学生手册》学习和学校规章制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状况。通过开展专业老师见面会,介绍各学院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规格和办学特色,鼓励新生端正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开展新老生的交流会,树立榜样带动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关人士认为,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因此,从新生一入学就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必要和刻不容缓的。入学初对新生进行一系列心理测试,对问卷进行分析及时与部分有心理问题的新生进行单独谈话排查。通过团体培训和户外拓展,引导新生懂得尊重他人的独立性和人格。开设心理讲座,引导新生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遇到困难和压力时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和放松训练。

三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针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性格、专业、兴趣和能力及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的变化趋势,理性地来确立自己新的人生坐标、职业理想和理想的工作岗位;并了解实现该理想应具备的素质、技能及其他要求。学校对新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就是让他们一踏进校门就要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

3、创新开展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许多学校都沿袭开大会和讲座的形式进行新生教育。其实,可以将党员模范教育,学生户外拓展,心理测试,迎新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纳入到新生适应教育当中来。既丰富了新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帮助

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黄卫明,周炎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校医,2007,21(1).

[2]文敏.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7).

[3]催景贵.学会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1-10-23(6).

[4]徐娅玮.职业生涯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周碧蕾,女,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生办辅导员,助教,主要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入学教育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专学生管理研究
浅析高校辅导员应当如何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试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实践
浅谈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
浅谈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析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及班集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