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品内贸易文献综述

2009-07-05柳银娟

科教导刊 2009年34期
关键词:投入品分工进口

柳银娟

摘要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通讯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产品内贸易日渐流行。与传统的产品间贸易不同,产品内贸易更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因此,研究产品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计量、效应等方面对产品内贸易进行研究。

关键词产品内贸易产品内分工中间投入品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1 产品内贸易理论研究

卢锋(2004) 在分析研究跨国外包这一现象时,首先将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了窄化,他只关注经营活动中的生产工序的跨国转移,因此,他将此类分工现象定义为产品内分工,这一概念反映了当代国际分工基本层面从产品深入到工序的特点。卢锋比较了产品内分工概念与其它常用分工概念联系和区别,他认为当代产品内分工长足进展,主要由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两方面原因解释。一方面,技术革命在不同领域展开,大幅度降低了远距离运输成本和信息交流成本,并为产品内分工提供了新的对象和机遇;另一方面,多边和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推进,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整,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显著降低了跨国境经济活动交易成本。卢锋认为产品内分工的经济合理性依据及利益源泉,一是比较优势,二是规模经济。

金芳(2006)将产品内分工做了进一步扩展,提出了“三维”的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即突破以往从贸易、投资或管理理论单一视角予以分析的传统范式,尝试运用空间区位、所有权、交易机制三维框架来分析当代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形成机理。

曾卫锋(2008)提出的国际贸易新基础,即由厂商管理约束所导致的范围不经济系数较大而最终产品内的中间产品种类数较多是国际产业内的产品内贸易的基础,比较彻底地解释了产业内的产品内贸易,实现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

2 产品内贸易拓展研究

2.1 产品内贸易的计量分析

Feenstra与Hanson(1997)以进口中间投入品作为测量产品内贸易的指标,他们采用将美国每个产业中购买的每种类型的投入品价值乘以此种投入品的进口份额,得出该产业进口的该种投入品的价值,然后将该产业中所有进口的投入品进行加总,最后再将各产业中所进口的投入品加总,这样就可以得出各类产业直至整个国家进口中间投入品的状况。

Campa与Goldberg(1997)采用与Feenstra同样的方法计算了加拿大、日本、英国和美国部分产业进口中间投入品的状况。计算结果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与加拿大的产品内贸易都有显著增长,所有制造业的生产都依赖进口投入品的不断提高。从产业比较来看,化工行业的产品内贸易程度相对较低,而机械与运输设备的产品内贸易程度则相对较高,且增长特别迅速。

Hummels等人(1998,2001)以进入出口产品中的进口中间投入品作为测量一国参与产品内分工及贸易的指标,并将其称为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其计算的一般公式为:(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产品总价值)*出口总价值*2,避免了将进口产品区分为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困难。

国内学者刘志彪、刘晓昶(2001)运用Hummels等人的方法计算了中国1988、1994与1997年的情况,显示了中国产品内贸易增长迅速且份额较高的特征。

2.2 产品内贸易的效应分析

程婷(2008)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阐述了产品内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肯定了产品内贸易对传统的贸易体制和贸易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进而得出改善贸易政策,顺应全球化的必要性。

高寿华(2008)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中间投入品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中间投入品的出口将降低技术工人的相对工资水平,中间投入品的进口会提高技术工人的相对工资水平。基于研究结论,论文最后提出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抑制和缩小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相对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2.3 产品内贸易的决定因素

高越、高峰(2006)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基础上建立一个产品内分工的分析框架,把小岛清模型应用到产品内分工上,揭示了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贸易和投资的互补关系,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FDI与中国产品内贸易的关系。结果表明,FDI与中国加工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出口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夏明国(2009)利用我国和29个主要贸易伙伴15年的产品内贸易面板数据对我国产品内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规模经济、FDI和地理因素是我国产品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而要素禀赋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作用并不显著。

2.4 产品内贸易的利益分配

田文(2005)在李嘉图模型的框架内分析了比较优势对贸易模式决定的影响,在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纵向关系的理论中分析了贸易利益的分配,最后提出发展中国家应以比较优势切入产品内部分工,并调整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己在分工链条中的地位。

张路路、曾铮、唐宇(2008)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的附加值概念,构建了关于两国贸易利益分配模型。模型结论表明当南方国家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扩展时,会触(下转第189页)(上接第174页)动北方国家在这些环节的既得利益,引发贸易摩擦。文章运用该模型,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了现状分析,充分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现实性。

雷鹏(2009)对中国在垂直专业化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国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对商品结构的升级作用不可忽视。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体现出中国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说明中国在垂直专业化中获取了动态利益。

3 产业内贸易其他研究

张明志、李春盛(2007)对中国电子机械类产品内贸易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仍然处于产品生产的低端环节或价值链的低附加值部分,但已经出现产品生产环节或价值链环节的攀升现象。从贸易地理方向上看,中国电子机械类产品内贸易已经从明显的三角贸易模式逐步转为融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去,具有明显的全球价值分割的特征。鉴于全球产品内贸易的深入发展,欧美不断引发针对中国的贸易争端是不公正的。

杨海余、黄廷(2007)采用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品内贸易条件理论,计算和分析中美贸易中八个典型制造业部门1995~2005年的产品内贸易条件,并根据其变化趋势得出结论:产品内贸易的发展,出口品的产品内贸易条件的提高是中美贸易发展的牵引机制,同时也是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

李立民(2007)从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深化发展的需要出发,基于产品内国际分工发展的背景,探讨中国与东盟产品内贸易的发展问题。

4 小结

综上所述,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产品内贸易做了研究,但仍存在不足。首先,理论研究比较匮乏。本文所提及的各个概念及其相应的分析虽然都涉及到了产品内分工及产品内贸易,但是,它们均未提出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其次,数据分析不足,导致对某个具体行业、领域的研究缺乏。最后,如何在由产品内分工所构造的全球生产网络里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是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

利用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结合传统的贸易理论,将产品内贸易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投入品分工进口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进口食品
农田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小蜜蜂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无公害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4年1~8月我国猪肉进口38.3万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