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
2009-07-05旷丽娜李倩倩
旷丽娜 李倩倩
毋庸置疑,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在很多方面是成功的,如:为众多的人口提供教育服务,以及知识传授的高系统性和逻辑性。但是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方面,却始终有所欠缺。中国古代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性人才?我们是否该在这方面做些许的思考呢?
学习理论中的“教”与“学”是很难分开的。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旁若无人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们安安静静、认认真真、一字不漏的“照单全收”是最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以“教”为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到了大量的知识,却很难学到学习的方法。殊不知,“授人以鱼”只能解一时之饥,而“授人以渔”才可解一世之饥!
PBL教学法,就是一种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学”上的新型的教育模式。那么,什么是PBL?面对PBL我们应如何做?PBL应怎样与中国传统完美结合?为此,本刊记者专门走访了PBL研究专家杜翔云博士。
什么是PBL教学法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又称基于问题的学习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而把重点放在了“学”上。
随着现代社会知识积累速度、更新速度的加快,要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有一个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获取知识的新方式。PBL教学法就是诸多新颖的教学模式中的一种。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觉、自主的去获取知识,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那么,PBL应如何定义?“现在我们对PBL已经没有定义了,没有任何一个定义可以起到囊括的效果”,杜博士说。PBL在操作的过程中,会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自身做相应的调整,所以会非常的多元化。具体的实践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不同学科的学生一起做项目、不同学校的学生一起做项目等等,没有哪一个方法是唯一正确的。PBL包含的内容太多了,能把握的只有它的理念和原则。
PBL的发展历程
PBL教学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的综合课程教育。1969 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首先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把PBL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在任何国家医学教育都是漫长而艰苦的,作为最初的改革者,他们最大的改革动力就是教学中的失败经历,他们发现学生花了很长时间去学习,毕业时却无法胜任医生的岗位,所以以Barrows为首的这些老师们,就决心做一个改革。改革实施几年后,他们做的一系列科研证明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与传统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相比知识获得能力没有区别,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患者沟通的能力以及知识整合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不久之后,荷兰新成立的一所医学院也运用了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的模式,而后PBL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流行。1983年Schmidt详细论证了PBL教学方法的优点。现在世界上的医学院已经有70%以上都在做PBL,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PBL的实施要点
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老师也会给学生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但这与PBL中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是有很大不同的。“关键的一点就是,你给学生问题是在你给学生知识和答案之前还是之后,这是最基本的一个原则。”杜博士说。PBL教学法是老师在传授知识之前,先给学生问题,然后让学生去搜索探寻需要的知识,找出答案,然后再一起讨论并由老师做点评。学生在获得老师的点评之前,一定要先有一个探索的过程,是这个过程所遵循的基本理念。
发现问题。PBL理念中的第一步就是发现问题。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说,科技不断进步,问题可以来自企业、来自社会。但文科的学生,问题来自哪里?问题不能仅仅等待老师“给”,自己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去创造问题,要去发现问题!”杜翔云博士说“要改善这个世界,你首先要有能力去发现存在的问题,有能力分析为什么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特殊的阶段这是一个问题,然后才能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
老师职能的多元化。PBL理念认为没有什么是绝对化的最好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要看学生的需要,比如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要做学习的设计、规划,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引导、意见、挑战性的问学生一些问题,学生离题太远了,要把学生拉回来,最后还要参与学生的考核。这意味着老师要给学生创造空间,让学生用多元化的方法来学习,同时老师的职能也变的多元化,对老师水平的要求更高。
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知识不仅仅是给予的,我们还可以自己通过经验、通过参与来创造出新的知识。”杜博士说。学生要自己参与创造知识的过程,自己要肩负起学习的责任,这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学生自己规划这个学期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自己去做项目,去和不同的机构联系,这个时候作为老师,也是不知道答案的,学生最后拿出来的调研结果,就是一个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一起做科研,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这是采取PBL的一个很大优势。
PBL教学法在中国的实施
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变化?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如果你说我们启动了一个项目要做教改,那么我会问你为什么要做教改?你改的目的是什么?”杜翔云博士说。所以通过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改革来提高高教环节是好的,但是在改革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想法、清晰的目标。
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一个人成长、变化的经历。目的不仅仅是技能、素质的培养更多的是一个全人的发展。那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体现?回顾一下传统的教学体制,我们的课程设置一般是给学生设置几门课程,然后就认为通过这几门课程就能学到相应的知识,毕业之后就应该具备这种技能,如果学生并没有获得所期望的技能,那就再加几门课。这样,学生就真的能够学到他们所需要的吗?如何在课程设计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在教学环境中能够培养以后就业所需要的技能?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公民,如何在全球化的这个大环境下培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其实这是我们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重新思考的。
改革很难脱离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很多创新,只是停留在教学法和教学技巧的层面上。“教学技巧改了我们就等于改了吗?”“不去考虑社会、不去考虑人文、不去考虑环境是不可能的”。杜博士说。那么PBL与中国的教育传统结合,如何做出最适合我们的教育理论? 我们自己的理念应该是什么?把来自东方知识传统的理念和西方的理念相结合,是科研的一个重点所在。
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前率先在中国做出了改革,他们是第一个案例,现在黑龙江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做了改革。卫生部要求在未来的五年到十年里,中国的医学教育全部要改成PBL教学模式。虽然PBL在中国的实施还处在摸索阶段,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没有现成的教案教材、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等等,但我们相信通过努力,我们终将找到最适合我们的国情的PBL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