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网络文化与当代高校德育

2009-07-05

科教导刊 2009年3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信息

熊 媛

摘要本文从网络文化给当代高校德育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出发,就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了比较清晰的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这对高校德育更好地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德育机遇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1 网络文化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提高,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计算机网络已在高校校园中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愿意上网了解信息。通过这种媒介,他们既可方便地漫游世界,也可自由发表见解。这种通过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资源,我们可以称之为“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兴起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1.1 正面影响

网络文化为高校德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重视远远超过他们的学长,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们能更准确地理解“地球村”的概念,能更清楚地了解国际竞争的激烈,这无疑会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网络文化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施创造了全新的环境,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网络文化彻底改变了传统德育工作由“一人讲,众人听”的单向式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参与德育教育过程,形成德育主体和客体互动的双向式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自觉融入德育教育。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和交互性有利于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师生的双向交流。如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聊天谈心,直接宣泄释放内心的不平衡,可以从封闭、封锁中走出来;教师则可以利用无限的网上资源,查阅各地方德育工作信息,了解德育发展动态,学习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工作能力。

1.2 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的异质性容易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网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库,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网上信息良莠不分,泛滥成灾。其中的垃圾信息不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使道德观念混乱,如网络色情以及反动的思想言论等文化垃圾给大学生们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这对高校德育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面对这些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信息,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就很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嬗变。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极易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沉迷网络世界。面对那些目不暇接的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有些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上网漫游与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的关系,而是沉湎网络而不能自拔,影响学业的完成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2 网络文化给当代高校德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鉴于网络文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正面以及负面的影响,对高校德育工作来说,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高校德育提出很大的挑战。

2.1 机遇

网络文化为高校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德育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是,“独木不成林”,它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过去由于通讯技术方面的原因,家长很难及时了解到千里之外学生的情况,也就谈不上与学校合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了。同时传播手段的落后也使得社会不能融入高校的德育之中。互联网的普及,将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这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了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网络文化增强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及时性、针对性。通过网络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相互沟通,教育的针对性会更强。而且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网络文化使高校德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德育工作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精力去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学生则是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接受“灌输”。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 “多媒体” 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

2.2 挑战

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冲击着现有的滞后的高校德育教育模式。面对着新兴网络文化的挑战,高校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同时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冲击着现有的机械的、静态的、单向的高校德育教育方法。面对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的课堂传授、谈心、写思想汇报、评先进树榜样的方法已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针对这种情况,尽管部分高校已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普遍的高技(下转第102页)(上接第100页)术少文化、重宣传轻知识、多简介少深入。从而使高校网站没能成为一个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成才的重要思想阵地。所以高校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教育要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现代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德育更应充分认识网络文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积极探索和开拓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笔者认为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校园网站既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也是网络德育的战斗武器。所以高校思想工作者一直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和了解。因此网络中心应该对校园网的各个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同时对各类不良的信息进行技术过虑和监督,可以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的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手段,为大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服务,使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高校还应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使大学生充分意识到维护网络秩序的重要性,使每个入网者都能批判地对待大量的网络信息,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自律和抗诱惑能力。

(2)不断改革创新德育观念。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德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在德育过程中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德育方式的三个转变。一是德育从灌输式转变为参与式;二是由封闭型转化为开放式;三是由正面的结论式教育转变为培养学生比较选择的能力。

(3)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高校的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信息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订阅信息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展会信息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