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科高校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2009-07-05边洁霍启辉
边 洁 霍启辉
摘要基础课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只有具有扎实而全面的基础知识,才有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创新才有可能。教师要正确理解、把握基础课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具有宽领域、大学科、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基础课是高校中某一专业的理论基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教学具有双重功能和属性,一方面它是基础课,是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基础的。另一方面,基础课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与专业课相比,基础课教学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更深、时间更长,因此在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
1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学改革始终伴随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过程,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
首先,正确认识基础课的重要性,改变基础课受削弱的局面。高等教育基础化趋势赋予了基础课更为重要的任务,成为科学素质培养的主渠道、基础知识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习能力培养的根本手段、创新能力培养的温床。要使教师、学生认识到基础课的重要性,端正教学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教好、学好基础课。
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主要标准,尤其是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再次,坚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则。新形势要求培养有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必须从思维规律的研究入手,教师对所讲授的每个问题应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既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非逻辑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
第四,确立“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课教学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把教给学生科学方法提高到与知识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注意对学生阅读、思维、分析、判断和欣赏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为毕业后的工作、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础。
2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高校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出发点。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力求新颖。要使基础课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紧密地与现代科技的最新理论成果联系在一起,以适应现代化科学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地改革旧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吸收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扩宽基础课的各门课程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其次,注重层次性,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要充分注意学生智力层次、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层次,分清哪些是可通过复习旧知识就能够掌握的,哪些需作适当铺垫,哪些是教师需要着重讲解分析的。这样教学就可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其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
再次,精简内容,突出指导性教学。要改变过去“满堂灌”式教学,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把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归纳总结上,对于理论偏深偏多,推导、证明、演绎较繁的内容应当删减。要注意启发引导,传授自学方法、多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总结,以满足今后学习专业知识的需求。
3 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教学研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领域。
首先,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的,应提倡教师应创造和掌握多种教学方法,而不是只满足和局限于一种方法,只要效果好,便是好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筛选、优化组合,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其次,围绕能力中心,改革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讨论、小论文写作等形式,让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起师生共同参与,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模式。提倡“三习”学风,课前加强预习,课间加强温习,课后加强复习,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进一步加深对知识体系的掌握。
再次,要密切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讲授概念要尽量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概念与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有的知识,促进对概念的掌握。讲授解决问题的过程时要联系生产实际,引起学生的思考,运用已有的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新知识,启发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现代化教学手段
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增强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首先,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师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觉性。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教学过程,拓展了教育、教学时空,改变了教学模式和方法,极大增加了信息量,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能够加强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这对于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水(下转第68页)(上接第58页)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教师进行全面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建设一支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课件制作及软件开发、网络设计与建设能力的教师干队伍。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激励广大教员自觉地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实际实用能力。
再次,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高等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从高等教育长远发展考虑,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建设放在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先地位。要逐步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网络系统,实行基于校园网的“课堂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基础课程网络辅助教学模式,成为教师教学、管理和学生自我学习的平台。
第四,抓好软件建设,避免“有路无车”现象。在大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软件开发工作要统一规划。应该根据本院校学科内容、教育对象和教学特点,开发出相当数量的、具有本院特色的软件,要实行兵团作战策略,集中本学科富有经验的教师共同开发,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确保课件质量。
总之,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保证。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把广博、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