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浅谈
2009-07-05张惠霞
张惠霞
摘要本文提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任务,分析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三个方面谈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设想。最后,提出了实现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1 当今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任务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繁荣每时每刻都与信息相关联,在这个信息时代,可以说准确的信息是国家管理与企业经营的生命线,也是当今时代知识经济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真正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挖掘潜力,做好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图书馆任何一项职能都是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的。同时,信息资源的贫富状况和开发利用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水平的尺度,也是检验经济、文化、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图书馆在多项基础建设任务当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信息资源建设。
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图书馆界的一大研究热点,也是当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趋势。目前,由于购书经费普遍短缺,所购文献的能力不够,馆藏图书陈旧过时,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所以,必须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之路。
2.2 可行性
当今图书馆信息资源由馆藏资源逐步跨入网上资源,通过馆际协作、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这也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把社会列入了网络时代,使图书馆通过互联网进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现实。
3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设想
3.1 突出个性,建立特色的馆藏信息资源
文献资源建设除了具有整个文献信息系统建设的宏观性以外,还具有各馆文献资源建设在一定条件下的独特性。特色馆藏对图书馆馆藏资源以及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各馆实际出发,制定本馆可行的具体规划,明确哪些文献是本馆的重点建设,同时也要明确网络资源开发中所起的作用和担负的任务,建立各馆具有特色的馆藏体系,发挥特色优势。
3.2 处理好馆藏文献信息与电子文献信息的矛盾
在目前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以上两类文献的处理十分重要,若忽视纸质文献一味地追求光盘数量,不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还会贻害读者,所以,要结合本馆实际,在现有条件下尽量挖掘潜力,提高文献信息利用率,在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向电子信息发展。
3.3 加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书目数据库,这是向读者报导文献信息,达到“共知”从而开展馆际互借的最基础条件,也是协调文献资源所必需的条件。其次,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对馆藏文献信息进行全面揭示,开发出多类型、多形式的数据库,也是满足多层次、全方位的图书馆网上服务的需要,为用户开辟一条从提出需求到获得文献信息的畅通渠道,使用户快捷、准确地获取多种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料。
4 培养图书馆专业人才,为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创造条件
4.1 馆员职业道德的培养
图书馆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是社会教育职能部门,又是一个服务机构,作为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始终把为读者服务放在第一位,行为规范,语言文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习惯。要树立敬业精神,增强奉献意识,爱馆如家,努力把工作做好,塑造图书馆人的新形象。
4.2 馆员业务技能的培养
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业务素质的提高和业务技能的掌握是立身之本,这直接影响着一个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实现网络化信息的共建共享,就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掌握网络知识,认真钻研和掌握计算机技术的操作与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4.3 馆员信息意识的培养
面对包罗万象的图书馆藏书和多种多样的图书馆资料,如何为读者提供信息知识,如何满足读者需求。利用开发的信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树立优化意识,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使图书馆真正由知识的宝库转变为喷发信息的源泉。把图书馆真正建设成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地。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们要根据实际,立足现实,发挥所有人力资源优势,自强自立,把握机遇,为新时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创造良好的条件,圆满完成历史赋予我们图书馆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