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及其权益保护的对策

2009-07-05

法制与社会 2009年3期
关键词:法律农村

高 东 邹 堃

摘要我国社会现在正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日益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弱势群体的规模在扩大,这是与我国的现实国情有关的。但是与我国正在开展的和谐社会建设事实是不符的,由此,本文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48-02

自从我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全国的工作重心不再是阶级斗争了,而是转到了经济建设上来。”为此,党和政府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由计划经济时代过渡到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时代然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也有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转变。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说,农民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城市低收入者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对我们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

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它主要是指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的利益与资源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这是大家所公认的最有权威的概念,并且在国内有不同的学者和专家也对弱势群体给出了定义: “弱势群体是指在权力和权利方面,发展的机遇方面、生活的物质资料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豍“弱势群体的现实生活处在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中,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豎“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凭借自身力量,难以维持一般的社会生活标准的生活有困难的群体。”豏

总之,弱势群体在经济上,弱势群体市场竞争力低、收入低、就业和收入不稳定,生活质量具有低层次性,承受力弱;在政治上,弱势群体无法有效地参与、影响政策的制定,有时甚至成为某些政策的受害者;在文化上,弱势群体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并且缺乏投资者所必需的经济实力;在社会上,弱势群体往往被其他群体所排斥,合法权益被侵犯。

在我国当前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下,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成为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局,必须尽快的解决的社会问题。早我国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贫困的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城市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及其他一些因身体原因的收入人员。

二、我国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转变,由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变。由于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致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并且,人民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而且使得对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了一套社会系统内的以技术等级或专业化程度为基础和标志的职业化体系,并且不同的技术等级与专业程度的职业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的差别越来越明显。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了私有制的规模不断扩大,所占的比例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也不断的增加。这样就导致了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其所雇佣的劳动者在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等方面差异不断扩大,这就出现了弱势群体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先城市、后农村;先东部、后中部和西部”的战略,通过这种政策和制度来保证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发展,以至于各种社会资源大部分流向城市和东部地区。我国实行税制改革的情况下,大量的财政收入向中央政府集中,并且政府又把这些钱投向了大城市的发展,造就了今天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又阻碍了城乡的自由流通。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过于侧重于经济方面的改革而忽视了政治方面的改革。

三、造成我国弱势群体的原因反思

(一)在政治上

我国自建国后,长期实行的以农补工的政策,不论是在投资分配,还是在社会资源分配方面都是实行的是向城市和东部地区倾斜,给与了城市许多好的优惠政策,而这是农村所没有的。在政治体制方面,表面上城市和农村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事实上是不一样的。建国后,我们有设置了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把人口划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在医疗、交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城市人口所享受的远远高于农村人口。人为的使农村人口在享受社会资源分配上所占的份额明显的低于城镇人口所占的份额。城市发展享受了许多国家的优惠政策,而这是农村所享受不到的。现在我国处于小康社会的水平上,然而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而这大部分都处于农村。城市的贫困人口还有最低生活保障,而农村的贫困人口享受不到这个待遇。由于上述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弱势群体中的农村部分。

在城市里的弱势群体方面,城市人口也不是都生活在富裕的层面上,还有许多的城市的弱势群体存在。由于建国后,在城市里国家的经济体制只有两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大量的城市人口在国有经济企业和集体企业里工作,采取了大锅饭的分配形式,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造成了他们懒惰的习气。当国家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破产,工人纷纷下岗,下岗工人之中的许多人没有一技之长,等待着政府的救济。还由于许多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周围的村庄也被城市的范围,但是由于被划入城市范围的许多人也是只会种地,没有别的技术,他们在失去耕地之后,没有了谋生的出路。由于这样就造成了城市人口中的弱势群体的规模扩大。

(二)在经济上

建国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三个巨大的变化: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进入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体制,然后在进入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催生了私有制的数量和规模的扩大,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萎缩。大量的下岗工人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农村人口由于人口增多,但耕地确实在不断的(下转第262页)(上接第248页)减少。造成了许多闲置人员。而他们构成了弱势群体的大部。

我国在发展经济政策上,由于城市发展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国家根据发展经济的实际需要,把大量的社会资源投到了城市,造成了今天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我国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快了与世界融合的步伐,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但是由于我国在许多方面还不能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竞争。

(三)在法律上

法律之所以成为法律是因为统治阶级将自己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我国的国家制度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制度。这就造就了我国的法律必须体现人民的利益。建国以后,所制定的法律无一不体现人民的利益。虽然我国的法律是制定了不少,但是所制定的法律在很多情况下都得不到贯彻执行。

我国的人口众多,分布不均,给普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人民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造成了他们所接受法律和理解法律的程度不够;在执法过程中,有时还不能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我国的法律贯彻力度不够,造成了广大的弱势群体享受不到他们所应有的权益。

(四)在文化上

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受很多的封建文化的束缚,思想还保留着许多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在广大农村,封建文化的残余保留较多。主要由于人民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容易受封建文化的束缚,不能做到依法办事。还由于他们的经济条件能力有限,负担不了巨大的法律费用。

四、对改变弱势群体的境况所应采取的对策

(一)在政治上

我国政府要完善农村的基层机构,保持基层机构完整性。建立良好的干部培养机制,培养干部的真心为民服务的思想,坚决杜绝官僚作风。还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保证弱势群体最起码的生存和生活的条件。实行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努力完善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和机构,使弱势群体有一个表达自己意愿的平台,在此平台上,政府工作人员应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努力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环境。

(二)经济上

对弱势群体进行再就业和上岗技能培训,促使他们具有一技之长和良好的创新意识,开展自主创业。我国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这种措施所产生的必然后果。我国实行的“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基本任务,还必须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出促使弱势群体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在社会的层次,还必须调节收入差别,实行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使社会财富向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保障弱势群体生存和生活的权益。

(三)法律上

我国必须出台一系列的确保弱势群体权益的法律法规,并在执行贯彻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政府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力度,提供法律帮助。保证其权益。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普法工作,提高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

(四)文化上

努力消除弱势群体的教育程度不高的现象,加大对弱势群体及其子女的教育程度和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掌握好文化知识,对于他们的创业和发展都是有好处的。消除农村的封建文化残余,坚决杜绝封建文化残余的死灰复燃。

猜你喜欢

法律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法律推理与法律一体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法律适用中的逻辑思维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