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当代女性中性化现象

2009-07-05

法制与社会 2009年3期
关键词:中性化性别角色传统

李 丹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形象已经悄然的发生改变,传统的阴柔、脆弱、被动的女性形象正在向阳刚、坚强、主动的形象转变,女性中性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从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女性中性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指出这种女性形象转变的趋势绝非一种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应客观的看待女性中性化现象。

关键词社会性别女性性别角色中性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61-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形象已悄然的发生改变,人们传统性别观念中那种精致、细腻、清纯、阴柔的“林妹妹”女性形象正在逐渐的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向阳刚、坚强、主动的中性化形象转变。尤其是近年来,娱乐界刮起的“中性化”风潮愈演愈烈。2005年,李宇春、周笔畅凭借其中性魅力分获“超级女声”年度冠亚军,这种具有弹性且造型中性化的女孩,使得“中性美”在大众中进一步蔓延。“中性化” 成为一个时尚的概念,并逐渐确立为一种新的前卫风向标,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又一次被颠覆。中性化的风格成了众人热衷和追逐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女性摆脱了传统女性的形象,她们不穿裙子不留长发,性格和言行也不再像人们所要求的淑女形象。女生中性化浪潮的兴起,宣示了人们有关男女性别特征的观念正在逐步淡化,性别审美情趣也随之发生变化。

一、女性中性化概念的内涵

人的性别与性别角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别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属性;而性别角色是通过社会化的历程创造及重组出来的,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男女所要扮演的性别角色不同。传统性别角色认为,该性别角色的纬度是单一的,男性化、女性化应是该维度的两极,个体的性别角色处于该维度的某一点上。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小,男女平等的思想也渗入人们的意识。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中性化的倾向,她们不仅在外在的形象上,如服饰、发型打扮上与传统的女性形象相去甚远,同时也在内在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向男士靠拢。

可以说,女性中性化是女性在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的结果,是指现代女性突破中国传统女性性别角色期待,吸收男性性别角色中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从内在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个体形象等方面的一种极具张力的追求、立场和视觉重塑。

二、目前我国女性中性化形象的表现

(一)在外在形象上,中性气质的女孩是对传统美女形象的颠覆

在一般人的审美眼光中,美女的标准就是长发、 大眼、 小嘴、 丰胸、 翘臀、 细腰 ……。然而目前一些的女孩已不再认同这种审美的标准,像李宇春这样身材瘦削、脸部线条棱角分明的女孩,显然偏离了传统的女性身体审美的标准。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不具有男性话语所定义的女性的“美丽身体” 的少女,依靠如此“中性” 甚至稍偏“男相” 的外形和并不出众的嗓音得到了成百万计的粉丝的狂热追捧。可以说,人们的审美标准正在逐步的发生改变,审美观念也日渐趋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美女的形象已经不再是女孩们追求的唯一标准。

(二)中性服饰的流行是女性中性化的一个外在表现

数百年来,传统的男装和女装犹如被劈开的两半,两者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有一种力量促使他们不能融合。为了塑造女性的理想形象,使女性透过服饰尽可能表现出一种富有“柔弱” 、“含蓄” 、“优雅”、“婉约”等女性气质。女性为了能达到这种气质特征,以具有“束缚性”的服饰穿着来呈现。它们包括:不能迈大步的裙子;不能走得太快的高跟鞋;妨害呼吸的紧身衣等等。这种由服饰束缚所造成的不便,不但在外观上抑制了女性的动作,在精神上亦可压抑女性的内在意识,并且由这种具有束缚性的方法来突显的女性气质表达了“男性为主,女性为辅”的社会性别概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社会,同时中性服装已成为潮流中的宠儿。中性装束以利己为目的,打破了传统束缚女性人体的服装样式,简化了服装繁杂的分类,追求自然纯朴,摈弃华丽繁复,成为实用主义的代表。

这种中性服装不宣扬两性服饰差别,显示着男女平权,也意味着时代的进步, 观念的更新。人们在体现个性中表现出自我的张扬,在自由人性、敢作敢为、不拘小节、平易近人的诸多情节里焕发出中性的主题。

(三)中性化女性在性格和价值观念上与传统女性相去甚远

人一出生,就有了生理性别的差异,与此同时,人们又赋予了他们社会性别的不同期待,通俗的讲就是男性风范和女性风范。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有着特定的性别期待,人们只有满足了社会的性别的期待,尽了社会要求下的女性义务和男性义务,才能真正的为社会所接纳。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女性具有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男性的性别特征,如主动、理性、支配、表现欲、成就欲等,这些有助于她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发展、生存。在另一方面,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性别特征如温柔、善解人意、细致耐心等方面的特质逐渐减少。可以说中性化的女性已经摆脱了传统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她们不再是人们所认为的“林妹妹”形象,她们更加的独立,自主,有个性,能够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生活。

三、女性中性化潮流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生活环境的时代变迁是女性中性化形象得以存在的基础

从大环境讲,“美” 与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价值观紧密相连,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农业社会中,生活资料主要依靠能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强壮男性生产,一个刚健有力的男性比一个柔弱无力的女性显然更符合社会的要求,生存的需要使得女性在无形中依附于男性。尤其在“男尊女卑”的父权制社会里,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扩及到各个层面,那种具有男性气质的女性形象往往难以被社会所认同。

(二)外来思想与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是女性中性化形象获得认可的依据

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与冲击女性主义思潮对性别的纠偏客观上改变了人们对女性形象的传统观念,从而促进了女性形象发生时代变迁。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发展,西方女性主义发现,人的性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其中包括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性倾向、性身份,心理学意义上的男性或者女性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性角色(符合男性和女性行为的文化规范)。这种性别研究视角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理解,人们开始着重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理解男性和女性,并提出了“性度” 这一概念。所谓“性度”,是衡量某一个人身上男性特点与女性特点比重的性心理学概念,可分为男性度和女性度两个方面。男性度就是男性特点在某人身上所占的比重;女性度就是女性特点在某人身上所占的比重。从性度的角度看,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纯粹的男性,也没有绝对纯粹的女性,任何人都是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以不同比例调和而成的综合体。

(三)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是女性中性化的直接推动力

女性中性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这个残酷的社会不会因为你是女人而宽容你,不会因为你是女人而对你有特别优待,而需要女性不断地付出,甚至比男性付出得更多。为了适应社会,女性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选择放弃。由于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许多进入职场的女性发现,由于许多规则是男性制定的,要想同男性平起平坐,就要不断地学习、模仿这样的规则,女性中性化是也是女性适应这种激烈竞争社会的一种手段。

(四)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也是促成女性中性化的重要原因

目前在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不断的增多,许多只有着一个女儿的家庭在教育方式上趋向于男性化,许多父母把女孩当男孩培养。因为升学和就业的压力让女孩和男孩一起竞争,这要求女生要有像男生一样的能力和素质,如坚韧不拔、刚强、冒险的精神。而传统的温柔、亭亭玉立、善解人意的特质往往就被取而代之。

四、如何看待女性中性化及其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人们有自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社会对待这种多元化的现象也越来越宽容,因此我们无法对此作出是非的评价。但可以说女性中性化的趋势绝非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偶然,早在三十年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过世界发展的十大趋势,其中就包括性别的中性化。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否会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男性和女性典型的性别角色消失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性别边界模糊、性别中性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青年文化现象。当男人不再是经济支柱,女人不再是家庭动物,两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开始接近起来,女性中性化也就不再值得大惊小怪了。因此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会加入到中性化的队伍中来,中性化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

猜你喜欢

中性化性别角色传统
近现代中外女装中性化发展的研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中性化服装与女性独立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浅析女装中性化的服装设计发展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儿童对动画人物偏爱与性别角色认同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