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规模经济与我国产业内贸易
2009-07-05邓娟
邓 娟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已成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如今国际贸易的主导形式。为此,本文对我国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分析,简析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并结合我国实际从国际经济视角,给出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简要对策。
关键词: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发展对策
国际贸易有两种模式,一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二是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产业内贸易已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如今国际贸易主导形式。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长期以来都强调伙伴国之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并以长期产业间贸易为基本贸易模式。这对提高我国外贸易竞争力、获取动态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一、经济规模与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
(一) 产业内贸易的正规模型
这个模型是在垄断竞争市场下进行的,模型中,AC是平均成本曲线, D是该企业产品的需求曲线, MR是边际收益曲线,MC是边际成本曲线。
(二)对产业内贸易模型的分析
根据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需求曲线很有弹性:由于是同类产品,各产品的替代性很强,也就是说需求曲线是相当有弹性的,价格很小的变动会导致企业销售额大幅度变化。
2、MR
3、MC 在MR=MC时企业获得最大利润,所以该垄断竞争企业最优的产量是3单位,均衡点是E点,Q=3 P=AC=4,该企业只获得了长期投资回报。 该模型表明一厂商生产差异产品,想获得更多利润就要售出更多产品,这就需要降低价格必须降低平均成本,降低平均成本必然扩大规模,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各国只能专业化生产一部分产品,并从他国进口差异化产品以满足本国市场需求——即产业内贸易。从模型也可看出产业内贸易是基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 二、我国产业内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产业内贸易又被称为双向贸易或重叠贸易,它指一国进口出口同一类产品。目前用于测度产业内贸易的最权威公式是格鲁贝尔一劳埃德指数公式: [2] 。该指数越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比重越大;越接近于0,说明产业内贸易比重越小。表1是1980-2003年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到: 第一,尽管在某些年份有些反复,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在相同的、可比较的口径下,未调整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从1980年的0.295上升到1991年的0.460,从1992年的0.494上升到2003年的0.653;调整的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从1980年的0.313上升到1991年的0.485,从1992年的0.507上升到2003年的0.674。 第二,在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中国的贸易方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从产业间贸易为主转向产业内贸易为主(1994年,未调整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首次超过0.5,为0.501;1992年,调整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首次超过0.5,为0.507)。 第三,考虑到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份额的变动,中国的产业内贸易的较快发展主要是依靠工业制成品带动的。在1980—1991年期间,初级产品的份额从43.5%下降到24.4%,而工业制成品则从56.5%上升到75.6%。在1992~2003年期间,初级产品的份额从15.1%下降到10.2%,而工业制成品则从84.9%上升到89.2%。 三、我国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经营推动各地区企业间的吸收、兼并与联合以达到基本规模,提高产业部门的集中度,规范扰乱市场秩序的竞争行为,培育有利于规模经济发展的市场结构。 (二)加入跨国公司供应链体系。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加入外国跨国公司的供应链体系来发展壮大自己,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垂直产业内贸易。向外国跨国公司供应链的高端环节转移,应成为我国企业提升贸易竞争力的竞争战略之一。 (三)实施品牌化运营战略。品牌是实行“差别战略”的重要手段。品牌代表着—个产品的质量、性能以及产品的市场定位、文化内涵、消费者对其的认知程度等。事实上我国目前的许多产品在垂直差异上已经不逊于东亚其他国家(地区),但由于缺乏著名的品牌和可靠的销售渠道而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应有的利益。 参考文献: [1]Dominick Salvatore.国际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朴贤玉. 产业内部贸易理论及实证分析. 财经研究[J]2001.9,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