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英语教学的基本追求

2009-07-04陈桂凤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笔者有效性过程

陈桂凤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质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入实施任务型教学、保证有效的知识掌握和加强有效的教学参与等方面探讨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途径策略

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最终使他们在学习上得到提高。就其内涵而言,“有效”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应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积极努力。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长处,并不断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教师要尊重他们的思想,而不能挫伤其积极性,尤其是对潜能生,要特别慎重,不能放弃引导他们实现进步。教师要努力寻找潜能生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要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如果作业中出现了较多的错误,不能简单地用红笔打“×”,而要把正确的部分划出来,写上“good sentence”之类的表扬话。或者在批改完作业后写上几句鼓励、期望的话,使他们感到还有希望,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要经常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从而激发其继续向上的动力。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能使学生感受到轻松的课堂气氛,并愿意积极配合教师,使教与学的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从而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另外,培养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热爱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教师的主观努力,教无趣,必不乐学。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总结,优化教学方法,把培养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二、深入实施任务型教学。以言语交际活动彰显有效性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推崇交际能力的培养,重意义的表达,强调互动对语言和知识学习的重要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的流利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克服了外语教学中普遍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它能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任务设计的作用下得到发挥,使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大舞台,最终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从而推进英语素质教育。新目标英语教材就是遵循任务型教学的理念而编写的,因而深入实施任务型教学也是贯彻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Goforit七年级(下)Unit 8时,笔者采取了以现场采访(interview)的形式进行人物介绍的任务活动教学。笔者从Do you have a good friend?这个问题开始,并以之为切入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由于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当问及此问题时。他们都很乐意地进行了介绍。接着,再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分辩、可能性确认、因果关系推断——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及理想能力进入讨论点。然后,笔者又问了第二个问题,Who call describe your friend?在前面几个课时中刚学了描述人物外貌的词语和句子,并经过了几节课的复习、巩固,学生都能用简单的英语表达出一个人最基本的特征。所以,在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口语的机会时,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烈,并非常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在活动中,当教师认可了几个学生的介绍后,更多的人举起了手,最后学生们都基本掌握了所学的知识点。此外,笔者还在讨论中有意识地引入新的知识点。如当有个学生介绍他的朋友喜欢体育时,笔者就顺势引入新词“sports”,并用同样的方法学了其它几个单词:painting,music,computer games,等等。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内容,还学习了新的知识,并对单词的学习产生了兴趣。

三、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保证掌握有效的知识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且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周密地考虑到他们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尽管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一定关系,但与其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因此,必须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以引起他们的注意。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内容有可能是学生所没有经历过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及时对教学进度、难度进行调控,以保证学生掌握有效的知识。事实证明,如果学生的学习状态没有准备好,他们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学过的东西。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如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皱一下眉头、噘一下嘴,等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以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就要先想法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不能盲目地赶进度,而要真正让学生理解问题。

在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9 How was you week—end?时,笔者根据教材的要求讲解过去时态。这一个单元中出现的都是did my homework,played Soccer,cleaned my room,went to the beach等行为动词的过去式,但是标题中出现了be动词的过去式Was。按照教学设计,笔者只是简单地提到了这两种动词过去式的不同,但是学生却是一脸的迷惑。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改变了教学计划。由一般现在时态中两种词的不同讲到过去时中的不同,虽然没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对学生而言,他们却收获了很多。

四、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加强有效的教学参与

新课程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进行教学”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班

额普遍较大,无法兼顾全体,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得到语言练习的机会。而英语课是语言课,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都不是教师能“教”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因此,要适当组织课堂小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言语表达活动。从而实现学生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进行各种内容的交际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对话中去,笔者就把对话练习放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对话练习。当然,学生的层次是不一样的。他们在对话和课文的操练过程中,所需承担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合作小组建立的过程中应遵循“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例如,在Goforit七年级下Unit5Im watching TV现在进行时态的小组学习中,出现了这样一位学生,他什么也不会说,但是又不肯放弃表演机会,于是,他就在旁边充当做动作的角色。这样,他做动作,其他同学则看动作进行表演,所有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人人都参与了学习过程,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在活动中实现了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了好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还会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分组方法。如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笔者就会采用以竖行为一组的活动形式,在学习有关运动的词汇时,要求学生用“My favorite sport is…”的句型进行操练,每人多加一个运动名称,要求不停顿、不重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记有关运动的名词才能灵活衔接。同时,还要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才不致于出现重复的现象。在这样的操练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兴奋点也能得到不断地激发。

实践证明,运用小组合作活动可以加快教学的节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one by 0ne”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有节奏地练习,这样无论学生的成绩好坏,都能参与其中。同时,学生还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支配,从而大大激发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此外,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将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总之,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当坚持鼓励性教学原则,不断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积极性。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一旦出现“同学互励、教学相长”的局面,便会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极大地增强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叶澜教授说:“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愿我们的英语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成为更有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笔者有效性过程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老师,别走……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