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与生活比翼齐飞
2009-07-04陈玉玲
陈玉玲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数学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生活,而应该高于生活。生活情境的创设能赋予数学学习以生活情趣,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有效情境、挖掘教材情境和创设生活情境等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情境策略方法
荷兰学者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借助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的工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结合课堂实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有充分动脑思考、动手探索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思维处于高度的运作状态。从而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要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近年来,教师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多彩的生活,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探究知识。但有些教师只“得其形而忘其神”,甚至认为生活情境创设得越多越好,或者过分关注生活情境创设的“逼真”程度,从而导致数学教学热闹有余,实效不足,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引发问题意识,诱发探究潜力毫无裨益。因此,很有必要深入探讨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
一、教学情境与学习目标结合,创设有效情境
课堂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一个跳板。要从情境、生活以及学生感观的获得过渡到数学含义的提炼、数学方法的理解,飞跃到一种理性的概括和思考应用。即能引起学生发现问题,激起学生探究动机和兴趣的情境,就是有效的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越强,其有效性也就越高。因此,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必须先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分析,再找准情境与数学知识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客观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才有价值,这样的课堂才有效。
例如,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当学生明白了周长的含义后,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先请学生估计自己的腰围。再通过测量进行验证,然后让他们相互估量。在这个情境中,学生积极地投入先估后量的活动中,既加深了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又掌握了测量周长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在听低、中段的公开课时,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出示情境图后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往往海阔天空地发表高见。而教师则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地加以肯定。但始终不能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点上。这样的教学,上课的人难受,听课的人也替他揪心。由此可见,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做到以学定教,情境才不会虚设。
二、创设情境与立足教材相结合。挖掘教材情境
新教材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新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中单一机械的例题呈现形式。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大量的精美图片。注重将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融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注意通过主题式生活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教材中触手可及的生活原型、鲜活生动的呈现形式,每一幅插图及每一句提示语言都蕴含着对教学活动的启示,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精于细致、深刻、准确地理解和研究教材的主题情境。注意挖掘教材主题情境中蕴藏的丰富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对主题情境的有序观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而开展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之在理解数学的同时,也在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例如,笔者在教学“分数化小数”的内容时,尝试着改变教材的图示分析,组织师生开展竞赛活动。先由学生提出几个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看谁能最快地说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样,当学生才算出一两题时,笔者已经全部判断完毕,他们在“失败”、“惊讶”之余。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于是,就会带着困惑去思考,并探求其中的规律。最后,学生得出了初步结论,即最简分数是判断的依据。针对此。笔者没有立即给予评价,而是围绕“最简分数”这一判断的前提条件为设置点,再创情境,让同学们判断几个非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结果又出现了失误,从而让学生再进一步思考原因,最终找到一种新的、可行的方法。完善对这一规律的认识。使方法的科学性实现质的提升。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提升理解水平,同时还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再如。在教学“比例尺”时,笔者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学生很快就画好了),接着再让他们在纸上画一条30厘米长的线段(部分学生遇到了困难),然后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一条3千米长的线段(他们感到无从下手)。于是笔者点拨:中国土地面积这么大也能在纸上显示出来,难道你们就没有办法了?学生恍然大悟,马上尝试各种解决方法,并迫切希望解决这一问题。然后,笔者再适时给予启发。这样,他们经过讨论后就联想到地图,联想到缩小。经过各种尝试后最终发现了“比例尺”的雏形。
三、数学教学与生活优化组合,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但它是一门理性的科学,不能完全等同于生活。因此,要实现数学与生活的优化组合,就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注重“价值取向”。
1树立生活情境创设的“服务”意识。数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在数学教学中是第一位的,是数学教学的“根”,根深才能叶茂,联系生活实际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知识与技能,它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双基”。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学习的欲望。例如。在教“比多少”的问题时。用4个杯子装同样多的开水,然后分别放入1、2、3、4勺子的白糖。让学生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就会发现放糖最多的那杯水最甜。在这种活动中。他们不仅体验了在水一样多的情况下,糖越多越甜的道理,而且还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从而增强了热爱数学的情感。
同理,如果能使冰冷、抽象的几何图形具体化,并做到为数学课所用,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就尝试使生活服务于数学。课伊始,笔者出示了班里一位同学的自行车,让同学们一起来找找有哪些图形。很快他们就给出了各种答案:三角形、圆形等。于是,笔者顺势引入课题——圆的认识。
2注意生活情境创设的价值取向。既然“双基”是第一位的。它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联系生活实际,就必须思考“价值取向”,同时还要预测价值的大
小,并根据这一情况做出决策。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数学问题,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好数学。所以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做到为教学所用。
例如,前不久笔者听了《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应用题》一课,课中学生对这样一题出现了争论。“第一组5人,平均每人跳绳63个,第二组6人,平均每人跳绳62个,求两个组平均每人跳绳多少个?”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用“(63x5+62x6)÷(5+6)”来计算,而部分同学却认为用“(63+62)÷2”也是正确的,但又说不出让人信服的理由。面对这一情况,教师没有反复强调求平均数应用题的“两个总”,相反,她请了两位男同学,随手给他们每人7个本子,然后,她又请了三位女同学,每人发给3个本子,这时再开始引导学生,“男同学2人,平均每人7个本子,女同学3人,平均每人3个本子,老师想请你们算算,平均每人多少本本子?”“用我们刚才的办法(7+3)÷2=5(本),那我请台上的5位同学也这样分一分。”顿时无论是上面的同学,还是下面的同学都议论开了,因为按照以上办法来分配后。有一位同学只有3本……“这是为什么呢?”教师顺势抛出问题,同学经过再次思考后,发现只有两组的人数一样时,这个办法才是可行的。可见,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
3注重生活情境创设的探究价值。从根本上说,数学的最初起点是现实生活,很大一部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都能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就可以利用这些原型来创设教学情境。并指导学生对这些原型进行观察、研究和探讨,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笔者是这样导人的:“学校要举行投篮比赛,每个班级只能选派一名代表参赛,我们应派谁去呢?”学生众说纷纭,没办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这时,笔者就适时出示了班级中几位篮球健将的平时成缔,
生1:我认为派陈天乐去,因为他投得最准,只有2次没投中。
生2:我觉得哪住失球最少,就该让哪位去比赛。
师:有道理。张豪失球数是25-22=3。李乐失球数是20-18=2,陈欣失球数是50-46=4,这样看来应该让-李乐去比赛。那么,同意这一理由的,请举手。
(全班学生都举手了。)
师:按这样的说法,如果我投篮1次,没投中,失球数(1-0=1)最少,那这次比赛就由我去罗?
学生们都笑了,然后就开始认真地思考……
不久,有学生想到了可以计算每位同学进球数占投篮数的几分之几,但细一算,仍不太好比较。于是。又有学生想到可以计算每位同学进球数占投篮数的百分之几……这样,“百分数”就呼之欲出了。
显然,这儿的“百分数”源自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自我选择。教师把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让其亲自观察,并用自己的头脑去加以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亲身经历了生活原型到数学问题的转化,体验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感受到了它的应用价值。可见,学生只有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动下学习、研究的问题。才是他们自己真正想要解决的,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4重视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应用数学。从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数学知识,把身边的数学材料引进课堂,使枯燥、乏味的数学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活实践。这样的现实情境,诱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渴求。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培养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使之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力量,感受到数学迷人的魅力。例如,新教材在“百分数的应用”中编设了“利息”这一内容。为了更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笔者在教后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题,即“利息税的计算”。因国家规定个人储蓄存款还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其纳税额为利息的20%,于是要求学生到附近银行调查、了解当前各种期限存款的利率,并帮助自己的父母算一算存款所得的利息和利息税是多少。课后,学生向银行职员提出了各种问题:为什么要交利息税,有什么意义,主要有哪些储蓄方式,本金、利息、利率之间是什么关系,怎样求存款到期的利息税,等等。这样,学生就初步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并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这对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每次的数学学习都犹如一次迈阶梯的过程,而教师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引导着学生缓慢而稳重地向前迈一步。但每一步都必须扎实、深刻,才能为以后迈向更高的阶梯打好基础。实践证明,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把数学知识放到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并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最终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等,都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