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奥运洋帅功过“白求恩”们到底灵不灵?
2009-07-04房学峰
房学峰
四种观点针锋相对
“外教”即外籍教练,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复杂性之一,在于定义:税务局的定义是“‘外籍个人中包括视同外籍的港澳台人士”,这样,中国体操队的两位中国香港教练莫建邦、黄志基也该算“外教”;复杂性之二,在于“名”与“实”:有些外籍教练虽然没有出现在2008年中国奥运代表团名单上,但是他们的贡献却不容抹煞,例如中国射箭队的韩国教练杨昌勋、游泳的澳大利亚教练丹尼斯;
复杂性之三,在于统计:奥运会期间,中国代表团公布的数字是“十六个国家十七个项目的38名外教”,这个数字远远大于雅典奥运会时的六个项目七名外教,但是我经过仔细统计却发现—来自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的39名外籍教练进入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分布于十七个大项、十九个分项中。
当然了,复杂性仅仅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还有很多更重要、更复杂的问题,具体说来有四种观点,即“性价比论”、“合作论”、“外教万能论”和“外教无能论”。这四种论调到底孰是孰非,且听道来:
性价比论绝对物超所值
因为外籍教练都获得了高额的薪酬,难免让很多人把请外教当成做买卖,所以就出现了“性价比论”,奥运会后,就连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都有“外教质量不高”、“性价比不高”的说法,实际情况如何呢?
在北京奥运会上率队获得奖牌的外教有以下几位——
法国击剑教练鲍埃尔,一金一银;
加拿大籍波兰划艇教练马克,一金;
韩国曲棍球教练金昶伯,一银;
法国自行车教练莫雷龙,一铜;
韩国跆拳道教练李大成,一金一铜;
日本花样游泳教练井村雅代,一铜。
就金牌和奖牌的数量而言,外教的贡献确实有限,但是质量却很高——
鲍埃尔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佩剑教练”,他当运动员时获得过世界冠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他一直担任法国佩剑国家队主教练,获得悉尼奥运会男子佩剑团体银牌,随后担任意大利佩剑队主教练,获得雅典奥运会佩剑个人冠军。没有鲍埃尔,中国也不难获得女子佩剑的那块银牌,但是绝对不会赢得男子佩剑的金牌。
另一位值得尊敬的外教是马克,他在上届奥运会上率领孟关良和杨文军赢得金牌之后,由于没能处理好和中国队的关系,到伊朗和澳大利亚执教,这期间中国队聘请了曾经获得十七块奥运会金牌的德国著名教练约瑟夫执教,但主导女子皮艇的老约并没能使中国选手提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寄希望于女子皮艇取得全面突破的中国队重新寄望于男子项目,再度聘请马克,结果他只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孟杨组合蝉联奥运会金牌。这也是中国皮划艇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唯——块金牌。
男子佩剑是中国击剑最弱的项目,却取得了最好的成绩;一群中外教练奋斗了好几年却—无所获、还不如“下岗再就业”的马克—两个战例证明了外教的物超所值。
合作论融入铸就成功
能够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外籍教练,一定是能比较好地融入中国文化的外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和中方教练的合作,这就是“合作论”。在这方面,有两个成功的例子——
一位是日本花样游泳的“教母”井村雅代,她和中国教练员汪洁、郑嘉的合作堪称楷模:井村雅代给中国花泳带来了新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手段,但是与技术同样重要的音乐和编排却是由中方教练完成的,因为在井村雅代看来,一套成功的花样游泳动作必须有浓郁的民族特点,而这显然是中方教练的长项。
另一位是韩国教练李大成,早在1980年,李大成就曾经来华执教,是中国跆拳道运动奠基时代的一大功臣,此人曾经连续十届获得全美跆拳道冠军,四次参加世锦赛获得2银2铜,并且在1999到2004年担任美国跆拳道队主教练,培养出了曾经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上蝉联金牌的名将史蒂文·洛佩斯(在北京奥运会上,洛佩斯家族取得了传奇般的成功——24岁的小妹戴安娜·洛佩斯获得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比赛的铜牌,26岁的马克·洛佩斯获得男子68公斤级比赛的银牌,30岁的史蒂文。洛佩斯则在男子80公斤级比赛中收获了一块铜牌,而这个家族的第四个成员、他们的大哥简·洛佩斯则作为教练员,见证了这“一银两铜”的诞生)。
北京奥运会上,李大成作为中国队的副总教练主管男队,朱国的奖牌有他的头功、吴静钰的金牌里也有他很大的贡献。而且,就像井村雅代和汪洁、郑嘉的良好合作那样,李大成和中国跆拳道队的总教练陈立人的合作也很好。
然而,关于这两位外教,很多人却犯了错误:井村雅代的贡献被夸大了,李大成的贡献却被缩小了……
万能论失败比比皆是
第三种论点叫“外教万能论”——外教带领的项目在奥运会上成绩平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量外教统帅的项目是中国相对较弱的项目,尤其是集体球类项目。但是事实证明:在这些项目上,外教绝非万能!
金昶伯率领中国女曲获得银牌,这确实是一个突破,但是功劳并非属于他一个人,早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周期,中国女曲就已经有了很强实力,仅仅由于净胜球原因失去了出线权。1996年,东道主美国是一支弱队,而且那届奥运会只有八队参赛,也就是说中国队要和实力比较强的其他队争夺出线席位;澳大利亚女曲是世界强队,而且悉尼奥运会有十队参赛,自然就有利于中国队出线。因此,虽然金昶伯确实率领中国女曲取得了历史最佳战绩,但这个成绩并不能否定当初中国教练的奠基之功。
另外一个例子是手球,曾经三次参加奥运会并且获得过“世界手球先生”称号的姜在源,固然是一位杰出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但是在奥运会上,他率队取得的成绩并没有超过中国教练一1996年,韩乃国教练率领中国女子手球队获得奥运会第五名,那以后的几任韩国教练都能没取得更好的成绩。
至于足球篮球棒球垒球水球也是这样:外籍教练并没能得比中国教练更出色的成绩。
因此现在看来:集体项目中的“外教万能论”可以休矣。
无能论其实毫无道理
第四种观点是“外教无能论”,北京奥运会后,所有外籍教练都离开中国,或许也是这种论点的—个折射现象。在这方面,一个典型人物是自行车外教莫雷龙——从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赢得1000米争先赛金牌,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莫雷龙一共三次夺得了奥运会冠军,此外在1964年到1977年期间,他还曾经11次夺得法国冠军、八次夺得趟:界冠军。1975年退役之后,他的教练生涯同样光彩夺目,不仅培养出蝉联五届女子争先赛世界冠军、获得三枚奥运金牌的传奇运动员巴朗热,而且在2000年带领法国队又拿下了两块奥运会金牌。他当然是一位金牌教练。
担任郭爽的教练之后,莫雷龙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让郭爽取得了世界锦标赛亚军等出色成绩,北京奥运会上,年轻的郭爽没能实现获得金牌的夙愿,眼睁睁地看着英国名将佩德莱顿获得女子争先赛金牌。比赛结束后,有人祭出了“外教无能论”,认为莫雷龙不过如此。
但在本人看来:这种“外教无能论”,至少在自行车项目上毫无道理!
北京奥运会有两大赢家:东道主中国和下届东道主英国。英国获得包括十九块金牌在内的四十七块奖牌,其中八块金牌来自自行车,这八块金牌里又有七块来自场地自行车分项,在英国人这种席卷金牌的狂潮中,如果能有像莫雷龙这样著名教练继续执教中国队,或许能使郭爽他们在下届奥运会上比较有作为,否则,在自行车运动极其发达、水平很高的英国参加奥运会的中国队,或许会一无所获。
想当年,全中国人都在捧读和背诵“老三篇”,但是在今天,“为人民服务”还经常被人们挂在嘴上,但是“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的事情却没人提了!
但实际上,“为人民服务”不能只挂在嘴上,“愚公移山”的精神、也还是今天的中国所需要的精神,至于“纪念白求恩”,至少在体育的领域里是需要的——要想完成“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进步,没有“白求恩”们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