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浅谈
2009-07-03孙琳朱淑媛
孙 琳 朱淑媛
校本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强化课程意识,树立明确的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能辨别和抵制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和行为;(2)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大意义,了解校本课程的涵义和特点;(3)领会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学会编写《校本课程纲要》和《校本课程的教学指导书》;(4)领会校本课程的学和教的特点,开展生动活泼、优质高效的教学活动。校本培训要以教师自主阅读、讨论交流为基础,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也可请一些教育专家来校作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指导。
2、学校的大力支持
良好的校内沟通,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良好的计划组织,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为教师尽快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条件上的支持和准备。
3、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政策支持
学校虽然自主地进行课程的开发,但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要建立起规范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审议制度,切实地为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政策、专业资源上的支持与服务,以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紧密相联的,这种紧密性不仅体现在高校为地方经济的服务,还要体现在地方社会经济对教育的课程资源的可运用性,体现在综合地方经济技术优势和高校智力优势形成的一定应用领域应用知识创新的源头地位,以及由此形成的校本课程特色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校际合作、师生合作、网络资源的利用为课程资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使之能为教学所用,体现了教师对于课程教学的理解和教学改革操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教育发展研究,2001(5).
[2] 黄显华.强迫普及学校教育:制度与课程[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229.
[3] 崔允氵郭.课程意识与创造精神[J].教育参考,1998.5.
[摘 要]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互动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上、实践上对互动交际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认为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参与有意义的互动型的交际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并熟练掌握、应用交际策略与相关知识,增强互动交际意识,最终有效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 西部地区;大学英语口语;互动交际能力;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交流合作日益增多,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要内容之一,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于2003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2004年1月,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对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如下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般要求: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流,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较高要求: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交好的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称述事实、实践、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更高要求:能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较为流利而准确地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较长、语言稍难的文本或会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三个层次要求的提出明确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西部地区口语教学现状
近些年来,西部各高校纷纷为非英专学生开设了单独的英语口语课,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过去普遍存在的“聋哑英语”现象有了好转。学生能就特定的话题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回答简短问题等。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西部高校的英语教学要实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一目标就显得较为困难。首先,学生缺乏语言学习环境。语言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外围环境中发生并受其影响。学生被母语的学习环境所包围,由于长期接受中国传统的英语课堂教育,他们往往表现出对英语不感兴趣、倦怠甚至厌烦的情绪。
其次,先进的口语教学理论很少用于教学实践,课堂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遇到对话、交谈、讨论等互动交际活动时,仍然显得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恰当的交际策略进行自然交流,不会运用会话技巧开启、改变和结束话题,不知如何传递话轮维持交际过程等等。这种现象说明学习者目前的口语能力还仅局限于“单向交际”范围,离真正意义上的交际能力“互动交际能力”还有一定的距离。(郭整风2001)。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测试结果分析也表明,学生在英语口语互动交际方面的能力急需提高。
我们需要创造语言环境,充分利用英语课堂,通过对学生进行口语互动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二、互动交际能力理论依据
在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学说的基础上,1972年海姆斯(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1980年,卡内尔和斯维恩(1980)提出交际能力由三部分组成,1983年,卡内尔又把它扩展为四部分: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巴克曼(1990)在卡内尔和斯维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交际能力模式。他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三大部分:语言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语言机制。1997年,李莜菊提出了自己的模式。她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三个范畴的能力,即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语篇能力旨在上下文中使用语言的能力。语用能力指在非语言环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这里的非语言环境指的是交际的时间、地点、任务身份、文化背景等。在前人理论基础上,文秋芳等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该模式包括了学习者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他认为,外语的交际总是发生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英语又是国际语言,交际对方可能来自说英语国家,也可能来自非英语国家,文化背景迥然不同。如果不包括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则难以全面准确地测量学习者的外语水平。
三、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措施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加强互动交际策略的教学。
在语言环境创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和交际活动的真实性。语言材料可选用原汁原味的英语报刊文章,广告,天气预报等,让学生感触一种语言的真实性。课内课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互动交际活动,如结对练习对话、排演英语短剧、参加英语演讲和辩论赛等,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传统的语法教学大纲正逐步被交际教学大纲所代替,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也应当加入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张荔2002)。O Malley 提出了交际策略可教性的理由,他认为把许多策略内容教授给学生,能使他们花较少的力气就提高语言在课堂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创造性地使用交际资源来补偿不足的语言资源。语言学家们把常用的交际策略归纳为五种:外语转述策略,求助策略,拖延策略,副语言策略和缩减策略。并总结出了策略培训的基本方法:(1)找出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已经使用的策略,并进行讨论;(2)通过命名与描述的方法介绍新策略;(3)举例说明各种策略的用法;(4)解释为什么要使用策略、在什么时候使用策略;(5)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加强并熟练掌握、应用交际策略与相关知识,能帮助学习者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互动交际意识,有效地进行交际。
外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播语言知识,也要帮助学生更有效、更适当地使用目的语交流。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仅具备单向的表达能力是不够的,我们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的英语口语互动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冯涟漪,吴蕾.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谈.外语界,2005,(2):23-32.
[2] 郭整风.由“单向”到“互动”—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关键.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22-24.
[3] 张荔,何小风.交际策略的理论研究及其教学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学报,2002,(3):109-112.
[4] 孔京京,开展交际策略教学的一项研究[J],外语界,2004,(5):33-39.
[5] 王立非,国外第二语言习得交际策略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1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