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琴曲中快乐成长
2009-07-02珈语
珈 语
聪慧女孩对音乐充满向往
熟悉杨晓慧的人都说,杨晓慧是专门为音乐而生的,她对乐曲有着异乎寻常的天赋。据晓慧的妈妈回忆,在怀孕的时候,她经常听一些古典音乐,《梁祝》是听得最多的一首。晓慧出生后,似乎继承了妈妈对音乐的喜爱,两岁时就能把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得很动听。
6岁那年,妈妈把杨晓慧送到幼儿园。虽然晓慧能歌善舞,但妈妈还是有些着急,因为周围的孩子都报了特长班,可该让女儿学点什么呢?有一天,妈妈带着女儿逛街,正好经过一家琴行,晓慧立刻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学钢琴,可以吗?”看着兴致勃勃的女儿,妈妈并没有打击她的积极性,而是耐心地说:“好,妈妈让晓慧学琴,将来当钢琴家。”事隔几天后的一个中午,晓慧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你给不给我买钢琴呀!我要学琴!”有一天,妈妈送女儿去幼儿园,经过音乐教室时,女儿停住了脚步,伸着小脑袋向里面看个没完。原来里面摆着一架新钢琴。女儿执意想学琴,妈妈有些犯愁了,一方面家里没有那么多的钱,另一方面孩子还小,兴趣多变,也许是她顺嘴说着玩的,如果真把钢琴买回来,以后她“变心”了怎么办?妈妈心里很矛盾,因为这是女儿第一次向自己提要求。
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又避免造成经济浪费,妈妈和晓慧商量:“孩子,妈妈先给你买一架电子琴好不好?等你长大了真的想学时,再给你买钢琴!”晓慧点了点头。就这样,妈妈先给杨晓慧买来一架电子琴,报了特长班。拿到电子琴的那一天,杨晓慧兴奋得跳了起来,两只小手就像两团棉花一样在琴键上跳来跳去。在特长班里,杨晓慧的表现非常出色,很快就成了小伙伴中的亮点。有一天,特长班的老师找到晓慧的妈妈,说:“晓慧真的很聪明,悟性也很强,老师教上一遍,她就能全部掌握,你可要好好培养她呀!”
妈妈听了很欣慰,可是苦于家里条件有限,一时买不起钢琴,所以从6岁到9岁,晓慧一直在学电子琴。晓慧一天天地长大了,对弹琴的兴致也越来越高,放学回到家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弹琴。妈妈看女儿对音乐如此痴迷,决定把她送到音乐学校去学习,一方面可以接受正规的专业训练,另一方面也能增长孩子的见识。
拜师学艺打开崭新的一页
2001年,9岁的杨晓慧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沈阳,经朋友介绍,母女俩走进了沈阳乐府音乐小学。拜师学艺的那天,杨晓慧有些紧张,因为她从来没有出过远门,而且眼前的程宪伟老师一脸严肃。程老师问晓慧:“孩子,你以前弹过钢琴吗?”晓慧说:“没有,我只弹过电子琴。”他又问:“你参加过琴类比赛吗?获得过哪些奖?”晓慧答道:“没有,我只是参加过一些演出,但没参加过比赛!”经过询问,程老师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因为一个没有基础、成绩平平的孩子是很难走上钢琴之路的,而且晓慧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学琴年龄。
程老师对晓慧的妈妈说:“现在让她学钢琴有点晚了,而且电子琴与钢琴在指法等演奏技巧上有很大的区别,我怕一些习惯她改不掉……”“老师,您就给她一个机会吧,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就是希望她能得到锻炼!”看着严肃的老师,晓慧也着急了:“老师,我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请相信我!”先前那个腼腆的小丫头不见了,晓慧大声地说:“老师,我给你弹首曲子吧,你听听怎么样?”说着,她就拿出从老家带来的电子琴主动弹了一曲。顿时,优美的旋律像流水一样在房间里荡漾开来。就是这首曲子让程老师改变了主意,他说:“那你先留下来,看看再说,如果行最好不过,如果不行也别强求……”就这样,杨晓慧在沈阳开始了她的学琴之路。
不久,妈妈就要回老家去了,可心里一直放不下晓慧。临走的那天,杨晓慧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你就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能照顾自己的。”“那你可要听老师的话,好好练琴,有时间妈妈来看你。”妈妈走后,杨晓慧很懂事,也很自立,虽然有时也很想家,不过只要一弹钢琴她就什么都顾不上了。让程老师感到意外的是,晓慧的音乐理解能力非常强,碰到难题,点拨一下就能心领神会。
可是,弹钢琴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很多孩子刚学的时候积极性很高,可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程老师也很担心,怕杨晓慧半途而废,就多次找她谈心,了解她的心理波动情况。虽然父母都不在身边,学习任务也比较繁重,杨晓慧却显得很轻松和愉快。她对程老师说:“老师,你看我行吗?如果我弹得不好,你就批评我,我慢慢改就是了。”程老师说:“晓慧,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只要你肯吃苦,就一定能进步。”
光靠天赋是远远不够的,杨晓慧知道在通往艺术的大道上铺满了荆棘,有很多困难在前方等着自己。为了适应这里的学习,杨晓慧以超人的毅力和坚忍的品格赢得了程老师的认可。有时,为了弹好一首曲子,她早上7点进琴房,一练就是七八个小时,往往是中途不吃饭、不喝水,一步都不离开琴房。晓慧说:“因为在老家没有机会接触钢琴,现在有了这个条件,我要珍惜每一天的练习。”晓慧很聪明,在弹奏钢琴的时候,她善于把腰部和腹部的力量集中到手上爆发,用技巧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更难得的是,晓慧突破了音乐歌唱性这个瓶颈,在乐曲中投入强烈的个人情感,琴声好像从人的内心中发出的歌唱。
一个学期后,杨晓慧成了班上音乐表达能力最强的学生,也成为校园里的一颗钢琴演奏新星。由于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程老师就成了晓慧的“半个父母”,无论什么事,都少不了要“麻烦”他。因为学校地处市郊,买书很不方便,所以每次买书都由程老师代劳。有一天,程老师去市中心的书店帮晓慧买书,恰巧看到一则钢琴比赛活动的启事。他仔细地看了看,认为是一个机会,回到学校就找到晓慧,说:“现在省里正举办青少年钢琴大赛,你想参加吗?”晓慧犹豫了一下,然后说:“我能行吗?”“你怎么不行?我看你就是个冠军的坯子。”在程老师的鼓励下,晓慧参加了比赛,虽然与金牌无缘,但她闯进了前三名,获得了三等奖。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程老师很高兴,就经常鼓励她参加比赛,以此来磨炼自己。杨晓慧很争气,获得过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一等奖,还曾在亚洲顶级钢琴大赛上亮相,展示了自己的水平。
赴美比赛成为“郎朗师妹”
在钢琴界,杨晓慧最崇拜的人就是郎朗,因为郎朗演奏的钢琴曲常常让她感动,给她带来自信和力量。虽然杨晓慧不敢奢望能像郎朗那样优秀,但是也梦想着能在钢琴王国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2008年2月的一天,程老师把晓慧叫到办公室,高兴地说:“机会来了,柯蒂斯音乐学院开始选拔学员……”晓慧半天没有出声,因为她知道此次选拔规格非常高,她对自己没有太大的信心。程老师接着说:“你怕自己选不上啊?没关系的,重在参与,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啊!你的基础不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啦!”听了程老师的话,晓慧勉强地点了点头。
杨晓慧并没有想到,这个机会改变了她的一生。没多久,晓慧就和程老师前往美国参加世界顶级音乐学府的学员选拔考试。走在柯蒂斯音乐学院的校园里,晓慧的心情特别复杂,因为这里是音乐学生的希望之地,许多人做梦都想来这里深造。与世界各地的钢琴天才聚在一起,晓慧既激动又紧张,因为一方面是与她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另一方面是和她们成了竞争的对手。
杨晓慧知道,考试与演出完全不同,虽然弹同一首曲子,指法应该有所区别,这是一个诀窍。在考试现场,晓慧首先弹奏了一曲巴赫的《平均律》,这是晓慧最拿手的曲子,用4个以上声部同时弹奏,听起来就像是几个人同时在弹一样。晓慧的表情很自然,琴声也很平稳,没有丝毫的杂乱。一曲终了,评委们不约而同地给晓慧打出满分。接着,晓慧又弹奏了贝多芬的《练习曲》,这首曲子需要演奏者在速度和准确性上达到完美结合。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晓慧将曲子的线条感淋漓尽致地演奏出来,没有一丝瑕疵。考场上再次响起一阵掌声。站在一旁,程老师开心地笑了,他已经看见成功在向晓慧招手。
果然,在公布考试成绩时,一位外国评委伸出手向晓慧表示祝贺,接着广播里传出“Yang xiaohui,China,By selecting”(杨晓慧通过选拔)。那一刻是那样的漫长,又是那样的短暂,杨晓慧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评委老师向她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用汉语说了一句:“你很棒!”此时,激动的泪水从杨晓慧的眼里慢慢流下来,那好像就是一场梦,然而梦想成真了!
回国后不久,一张张录取通知书从大洋彼岸飞至而来。尽管录取通知书的形式各不相同,可是开篇语大都一样:“亲爱的晓慧同学,我们很高兴能录取你,并给你提供全额奖学金……”曼哈顿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皮巴蒂音乐学院、曼纳斯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都是美国顶尖的音乐学府,是学生们向往的艺术殿堂。最终,杨晓慧选择了柯蒂斯音乐学院,而该学院2008年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中仅录取4人,这意味着晓慧成了郎朗的师妹。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陶承志表示,能同时被五所世界顶级音乐学府录取,这在我国很少见,也充分证明了杨晓慧的实力。程老师总结说:“晓慧能有今天的成绩,除了她练琴用功、用心外,最重要的是她喜欢弹钢琴,这是她的兴趣。”
2008年8月18日,杨晓慧从沈阳飞往北京,再从北京转机飞赴美国,开始新的学习之旅。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旅程,也是一次命运的重大转折,杨晓慧将用她的聪明才智演绎出一段精彩的人生。
(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