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2009-07-02魏文生陈乐乐兰新
魏文生 陈乐乐 兰 新
摘要:近几年,我国软件外包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仍存在规模小、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低端等问题,面对金融危机,我国软件外包业面临着订单和市场缩水的严峻风险,如何摆脱困境并提高水平、优化结构,不仅需要政府在税收、人才、产权保护等领域为企业创造环境,企业更要从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市场拓展、客户需求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
关键词:金融危机;软件外包;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170-03
一、引言
软件外包就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软件公司为降低软件开发成本,将一些非核心的软件项目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给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开发。按业务领域来分,软件外包主要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和业务流程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两类。ITO主要包括编程、测试等软件开发工作;BPO覆盖领域更广,同时业务层次也更高,除编程、测试等工作外,还涉及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框架设计等工作。因此,BPO比ITO对接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更高的要求[1]。我国目前承接的软件外包主要是以信息技术外包为主。
二、我国软件外包业的现状
(一)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规模
随着对日外包市场的扩大和对欧美外包市场的开拓,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低成本优势以及政府对软件外包业的重视和支持,我国的软件外包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大,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01年时我国离岸软件外包市场规模仅为1.8亿美元,2007年市场规模到19.7亿美元。并且IDC预测,到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9.5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3%①。
(二)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市场结构
基于东亚国家文化传统接近、IT人脉网络以及业务层次较适合我国软件企业等原因,日本一直保持着我国软件及信息服务离岸外包的主体市场地位,但近年来所占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08年第3季度我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总量中,日本占51.6%,相比较2007的56%有所下降,欧美发包市场份额为32.1%,同比增长60.6%②。
(三)我国软件外包的企业和区域结构
目前,我国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从软件外包企业规模来看,国内软件外包企业数量虽多,但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多数是百人规模的小型企业,3 000人以上的中型企业数额较少,万人以上更是凤毛麟角,2007年仅有东软达到万人。而印度有很多万人的软件企业,人数在5万人以上的也有数家。我国目前竞争力较强的软件外包企业主要有东软集团、浙大网新、海辉软件、大连华信等,2008年第3季度,前十名软件离岸外包厂商的市场份额之和仅为34.6%③。
2.企业资质总体水平不高,管理有待提高
国际发包方在发包时,除了要求接包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以外,还要考察是否通过了CMM3④级以上的认证。2007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达到3 000家,其中只有41家获得了CMM5级别评估[2]。而印度从事软件开发和服务的企业约有10 000家,其中上百家企业通过了CMM5认证,占全球通过CMM5认证的软件企业总数的60%~70%。
目前国内软件外包市场地域分布相对比较集中,2008年第3季度国内接包市场前三名是华北、东北和华东,三地区所占市场份额达到74.4%⑤,并主要集中在北京、大连、上海等一线城市。
(四)我国软件外包的产品结构
由于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企业规模小,实力有限,因而主要从事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外包业务,大多不参与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由发包方对程序的编写方法做出明确规定,我国企业只需按要求进行编码工作。即集中在以编码、测试为主要业务的ITO领域,虽然BPO的市场机会在逐渐增多,但受承接能力所限,所占比重不大。即使有企业涉及BPO领域,也只是从事数据录入、账单处理、数据扫描等低端业务。这说明,我国企业承接外包的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在软件外包国际分工方面,还处于下游地位[3]。
三、金融风暴对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影响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从金融、房地产一直蔓延到各行各业,目前,全球经济已经产生衰退迹象。世界银行发表《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今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5%,明年将进一步回落至0.9%,发达国家将出现负增长。全球软件与服务外包业最发达的印度已经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压力,这种压力也必将波及我国。本文将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这场危机对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1.业务量收缩,收入来源缩减。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金融企业将IT支出压缩到了自2000年的最低水平。占IT外包20%的金融外包锐减,这对于我国正处于软件外包产业升级阶段的中高端的软件外包企业的影响显而易见。
2.成本增加,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可能断裂。自2005年7月以来,我国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逾21%,加之我国于2008年实行的新《劳动合同法》,软件企业成本大幅增加。此外,我国银行业因持有美国债券遭受较大损失,故对于新增贷款较为谨慎,中小企业很大程度上会面临贷款难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没有规模和开发能力、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同时,由于美国投行和证券市场遭受重创,原本准备赴美上市的很多企业也不得不延缓上市融资步伐,一些原本拿到风险投资的企业也面临对方撤资的风险。
(二)积极影响
金融风暴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改变,也相应带来机遇。如何抓住潜在机遇,成为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和提升的关键,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为降低成本,海外公司将转移非核心业务
眼下海外企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源节流,此举会减少IT支出,但因为IT外包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控制人力、运营成本,减少IT支出意味着将自身原有的IT系统维护等业务,以廉价的方式外包出去,这样对外包企业反而是一种机遇,而拥有成本优势的中国软件外包业,将在这轮机遇业务转移中受益。
日本作为我国外包主要服务国在此次金融海啸中遭受的损失要小于欧美,而且从业务类型看,我国针对欧美的外包以嵌入式为主,往往跟设备、仪器、工程打包在一起,因此,对金融风暴的抵抗力较强。而以欧美为主要市场的印度受到的冲击要远大于中国,如果中国的外包企业能继续大力挖掘欧洲、东南亚市场中小企业的业务量,就能缩小和印度之间的差距
2.欧美经济陷入衰退,失业率激增,很可能出现海外人才回流
伴随着欧美大批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和各行各业的裁员,欧美失业率增加,这与中国经济的相对平稳发展形成强烈反差,许多留学人员有望回国,一些海外专业人才也可能前往中国寻找机会,如果抓住机遇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对提高我国软件外包的人才层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3.受益于扩大内需,国内市场增长提速
首先,为了应对金融危险所带来的出口减少,我国果断出台十项措施扩大内需,例如,2008年第四季度电信重组进入关键阶段,各运营商面临成本、竞争、人力等压力将促使运维逐步向外包转型,这必将给我国的软件外包企业带来相当增量的软件需求。其次,一些跨国发包商如微软、IBM、诺基亚等,在中国市场一枝独秀的情况下,出于抢占市场的考虑,开始与中国本土接包商通过“合作接单、合作开发”等方式,通过整合产业链提升规模。最后,国内企业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出于管理需要和节约成本的考虑,对IT外包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将为国内企业带来较多机遇,因为其拥有天然的本土化优势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准确定位。
4.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和政治环境
在经历两年多的人民币不断升值之后,人民币于2008年12月1日开始持续了为期4天连续“跌停”的贬值,随后12月10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对于我国软件外包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
在恐怖活动频发的国际背景下,发包国企业对于接包国国内形势的稳定和安全性尤为关心,特别是2008年11月26日在印度孟买发生的恐怖袭击更加提高了欧美等国家对于此问题的关注,而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局势,无疑将受到更多发包企业的青睐。
5.全球产业转移和我国增长模式转变
随着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这些国家将越来越多的服务产业外包,此次危机更将加剧这种外包转移的速度,这种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将给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带来更多机遇。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提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软件外包作为服务业中的高科技出口产业,具有无污染,自然资源消耗少,并且大量促进就业等优点,再加上我国在电信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等领域与印度相比的优势,必然会带来大量内嵌式外包的机会,做到单体软件开发和内嵌式开发并重。
6.行业并购机会显现
对我国领先的软件外包企业来说,经济衰退带来的资源价格回落,是进行并购和整合的大好时机。一方面可以在国内兼并业内优质的但短期出现困难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趁机低价收购和我国具有互补性业务领域国外优秀的中小软件企业,完成跨国并购,一来可以提高在欧美市场的份额,二来可以利用当地优秀的软件人才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三来业务领域也可以扩展到完整的服务链,覆盖更多的客户资源。但需注意企业间的购并,要考虑被收购的公司与本公司在文化上的包容性以及被兼并企业人员的稳定性。
四、提升我国软件外包行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宏观政策
1.短期来看,要加紧研究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帮助我国有发展前景的软件外包企业渡过难关。比如,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予更大程度的优惠,给予软件企业CMM/CMMI评估认证专项资助等。同时,建议有关部门重新考虑对软件企业的认定,除了拥有独立软件产品的企业,对提供软件服务包括软件出口服务和IT外包服务的企业也能归属到软件企业的范畴,并享受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
2.长期来看,首先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使其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高端教育课程和体系,着重注意培养精通专业技能、熟悉现代软件架构、具备领导才能、有远见卓识和国际化管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还应考虑人才结构问题,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民间办学与产业办学,培养专门的软件外包人才,使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能得到均衡发展;另外,应鼓励国内中介培训机构加强同国外相关机构开展合作,以借鉴国外先进的软件人才培训模式,同时注重促进软件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软件人才既能“走出去”、又能“引进来”。
其次,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加快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促进我国和主要发包国相关标准互认;支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大连试行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标准,规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建立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实施个人信息保护[4];加大力度打击盗版,加大对从事盗版的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增加其盗版成本以减少盗版的发生。
再次,充分发挥软件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进一步推动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建设,促进平台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完善产业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增强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及示范区的建设与评估工作,充分发挥其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最后,跟踪落实以市场换技术的协议。在我国政府的软件采购市场和电子政务设施采购市场达到一定份额的外国软件公司,必须严格履行其技术换市场的承诺,增加我国软件公司承包国外软件公司的业务量,出资合作办学培养软件技术人员和开放软件源代码等,使我国以市场换软件技术的协议得到落实,加快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二)企业微观策略
1.从目前特殊经济时期来看:一方面外包企业要保障自己的现金流,人员管理和企业结构等也需要优化调整,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要暂时停止或者砍掉,保证资金链安全,同时,国内同行业的企业之间也要避免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做好并购国内以及印度软件外包企业的准备,加速自身全球业务部署和业务扩展的进程。
2.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企业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积极拓展国内市场。中国软件外包服务的方向不仅要争取离岸外包方面的项目和业务,而且要守住中国国内市场的各种机会;不仅要依靠庞大的制造业市场深入开发嵌入式软件,还要寻找机会为中国境内的跨国公司开发软件。近年来,跨国公司开始将其在华机构的任务从销售转变为生产和研发本地化的软件开发服务,从而降低跨国公司的成本并且更好地适应本地需求,这也给中国软件企业带来了更多商机。
(2)加强企业内部培训。由于在社会上很难招聘到合适的外包人才,因此企业要加强对自己员工的内部培养,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和授课。我们可以参考印度企业对软件人才的培养方法,不仅注重技术能力的提高,还强调各种非技术素质的培养,如团队精神、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5]。
(3)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软件开发中的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软件外包是一种全球范围的团队合作,因此,只有位于软件流程中各个阶段的各国合作者都遵守统一的质量规范,才能够顺利进行合作。引入软件开发的过程管理规范可以提升软件企业的过程质量,这种过程质量可由软件过程成熟度来决定,如ISO、CMM/CMMI的认证级别。软件质量的提升从长远角度来看,不仅会给软件公司带来经济效益,还能提高中国软件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6]。
(4)关注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我国的软件外包企业现阶段承接的项目技术含量和层次较低,供应商之间拼的就是服务质量。客户对项目的满意度是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尺。与发包企业接触的各个层面上的接口人员都要提供客户所需要的满足感,甚而超越客户的期望。只有在客户感到达到他们的要求的情况下,接包企业才有机会获得更多项目。
(5)加大软件企业对信息安全的投入。企业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例如,与发包企业签订保密协议,与自己的职员签订保密协议;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可以租用网络专线。通过以上保护措施,给予客户充分的安全感。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融风暴在给我国软件外包业带来挑战的同时,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如何转危为安并获得长足发展,政府要重点抓制定政策和营造环境,企业要扩大规模,重视质量管理,加强能力建设。只有政府和软件外包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化危机为转机,成为真正的软件外包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