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引习作活水来
2009-07-02钱玲珑赵之会
钱玲珑 赵之会
新课改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小学语文教学的诸多方面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取得了累累硕果。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阅读教学合称语文教学的两根“支柱”。它有充足的时间(语文总课时的近1/3)做保证,更应该是如鱼得水,在整个课改的大潮中溅起朵朵令人欣慰的浪花。
但实际上,习作教学仍是“涛声依旧”,近似“一潭死水”!究其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和陈旧的思想捆绑了师生的手脚。教师和家长常常认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都差不多,谁的习作写得好,语文分数就高,以后升学的几率就高,习作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考试而习作”的怪圈,从而造成了“习作难教,习作难写”的尴尬局面。如何打破尴尬局面,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习作水平,为小学生习作引来源头活水呢?
一、生活如源泉,观察是涓涓的细流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如果离开了“观察”这个习作素材来源,学生只能在教室里,苦思冥想,闭门造车,闹出笑话。苏教版教材中有一次习作是让学生以“喜欢的水果”为素材写作,班里有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认识,根本不知道那又大又圆的“西瓜”是怎么来的,于是闹出了“农民伯伯把西瓜从树上摘下来”的笑话。这种缺乏实际生活感受,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习作训练,必然导致学生习作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由于缺乏“源头活水”的灌溉,原本思维活跃、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孩子,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老气横秋,干巴巴,毫无童趣可言。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走入自然,留心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也要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为孩子更好地观察和积累习作素材铺路。如《桂林的山水》一课,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桂林山水美如画,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本文重点要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让学生知道作者在观察时先是整体观察,总写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然后低头观察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再抬头观察桂林山的特点是秀、奇、险,最后再环顾四周,发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叹。教师在教学中可借用此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学习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把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习作素材,又有效地练了笔。
二、书籍是海洋,阅读是淙淙的溪流
要想有较强的习作能力,就必须有丰富的积累,必须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小学高年级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年来,我带的班多设有“班级图书柜”,让孩子们把家长为自己买的、自己觉得很好的图书带到班级,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每周安排一节课,专门供学生借还图书。每次一人借一本,阅读时间为一周。其间,对自己喜欢的内容作简单的读书笔记,重点引导学生随时积累阅读材料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下一节借阅前在全班交流本次读书收获。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鼓励其在自己的习作中大胆应用。“胸有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日积月累,才能使学生增长见识,为习作准备源源不断的素材。
三、日记,留驻心灵的一泓清泉
日记是一个人心语的流露。它是一种最自由、最灵巧、题材最宽广的文章体裁。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鼓励学生把每天的见闻、感受写进日记,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多了,情感丰富了,记写真实生活的习惯也养成了。但有的老师只图数量,不求质量,硬性要求学生每周日记多少篇。学生苦于应付,多是东拼西凑。不但没有起到练笔的作用,反而造成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倦情绪。
为了提高学生写日记的兴趣,笔者改变传统的一人一个日记本的做法,把班里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一名组长负责,写“循环日记”。让学生在轮流书写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在“循环日记”的基础上,又采取激励手段和竞争机制,推出 “班级日记”。所谓“班级日记”,即一个班的所有学生用同一个日记本,每天一位,不是老师指派,学生轮流,而是奖励当天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一位同学。因为是奖励,是荣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在全班同学、家长面前展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了得到“撰写”殊荣,孩子们每天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在学习上比,在劳动上比,在守纪上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又加强了班风建设,让孩子和家长对全班同学的习作水平、书写态度有更充分的了解。
坚持3年多来,学生在这两种形式的练笔中,积极性高涨,经常有佳作在“循环日记”、“班级日记”上诞生。不少同学的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发表。
四、鼓励自改,让习作水到渠成
传统的“师本位”修改模式是教师翻开一本习作,边看边改,从错别字、标点符号到语句、段落乃至篇章,都要逐一纠正,甚至帮助润色、补充内容,然后绞尽脑汁写上“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等批语。一个班一般是四、五十人,多的甚至七、八十人。教师这样批,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习作本好不容易改完发下去后,大多数学生只关注习作的等级,很少有学生细细读教师的批语。习作的批改流于形式,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从中受益不多。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习作不是教师改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几种修改方式。
(1)教师细改和粗改相结合。每次习作,轮流细批改一组,往往把被改习作的同学叫到面前,与他们面对面地交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提出修改的建议,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修改。另外几组,粗略批阅,了解学生本次习作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利于下次习作教学。
(2)成立“习作修改医院”。选拔班上习作能力强一些的学生组成习作修改的“一院”和“二院”,每院十几个同学,行使教师的权力,用红笔在同学的习作上直接修改。 “一院”同学负责从错别字、标点符号、词句等方面修改。“二院”在“一院”要求的基础上,对选材、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作出较为全面的修改建议。学生有了当老师的感觉,兴致极高,在修改同学习作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修改能力和习作水平。
(3)作者自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每次起草后笔者都组织学生自己反复朗读自己的习作,找出毛病,进行修改。批改以后,再发下去时,让他们结合老师和同学的修改建议,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找出毛病,再进行修改。鼓励自改,在自改中逐步提高,不断进步。
五、教师“下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要想学生写好习作,教师 “下水”是习作教学中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下水文”应该是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一份特殊的作业。几年前,上海曾举行过一次师生作文与评改比赛,结果有不少老师写不过学生。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不会写文章,没有写作实践,还能指导学生习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吗?教师要重视“下水文”,“下水文”可以使教师感同身受,指导写作时就能有的放矢,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书写空间。还可以使教师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为学生提供范文,为学生修改自己习作中的毛病开出良方。在教师“下水文”的引导下,学生们开拓了思路,更好地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学到方法,悟出其中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