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投资澳大利亚矿企对策分析

2009-07-02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20期
关键词:投资金融危机障碍

洪 柳

摘要: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矿企已经有20多年历史,金融危机的发生更是为中国矿业企业进军澳大利亚市场提供了更多有利的条件。通过研究分析近期中国企业投资澳矿企的实例,总结提出中国企业对澳矿企投资面临的审查、政策、文化等障碍,同时结合管理学知识和实际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从而为广大进行海外投资尤其是对澳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金融危机;投资;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09002お

1中国企业投资澳洲矿企的背景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铀、铁、铝土矿、铁、煤、稀土钒等。迅速的资源全球化已使得澳大利亚成为世界矿业的重要生产中心之一,并且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地区能源供应国。除此以外,澳大利亚还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公开、高效和有利于商业的法制环境等。所有这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企业投资并购澳大利亚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吸引力。

金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国内企业低成本向澳大利亚扩张的良好机遇。2008年四季度金属价格的暴跌使得国内企业收购资源成本大幅降低。由于全球矿产品需求下降,加上矿石价格下跌,导致澳大利亚资源类上市公司股价较2008年10月高点时已下跌50%,且澳元贬值近40%,这些都使得澳大利亚矿业资产对投资者吸引力大增,对渴望资源的中国更是如此。由于当前资本市场关闭融资大门,海外矿业公司和资源公司面临最为艰难的历史时刻,对于迫切需要矿产资源的中国企业来说,这也是投资的最佳时机。

2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对澳矿企的投资现状

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一些企业如中国铝业、中国五矿、中金岭南等大型国企纷纷展开了对澳洲矿企的收购。其中有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顺利促成收购的,也有反复修改收购计划最终获得成功的,更有不断努力仍然失败的。以首钢和五矿为例,澳洲政府批准了西部矿业公司在FerrAus的投资,但拒绝了首钢集团的Prosperity Resources收购案,中国五矿在澳洲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驳回其收购澳矿业公司OZ Minerals一案后,修改收购计划最后终获成功。仔细分析这些典型案例可以发现其中呈现一些共性,例如收购方多为大型国有企业,意在控制上游矿产资源,收购价格均高于被收购企业市场价格,多采用境外子公司作为并购操作主体;被收购方资源丰富,但皆负债累累,对并购交易多持积极合作态度等。

3投资澳大利亚矿企所面临的障碍

3.1澳大利亚政府审查障碍

(1)澳大利亚加大矿产投资政策审查力度。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坚持鼓励外商投资政策,逐步放宽对外国资本的限制,在矿业投资政策上,取消了在外国人参与的新的矿产开发项目中澳大利亚人要拥有50%的股权和控制利益以及对外国人接管既存采矿企业时要进行经济利益检测的规章,取消了原有的外国投资商不能开采铀矿的限制性条款等。但近期随着并购澳洲矿业企业案例的增多,澳洲政府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政府采取一些某种程度的保护主义措施,以限制自然资源大量开采行为。2009年2月,澳洲政府宣布了新的外国投资指导方针,即投资者的政治独立性,投资者的行为是否合法并符合通用的商业行为准则,投资对竞争的影响,投资对政府收入、政策和税收的影响,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是否符合澳洲经济和大众的利益。

(2)中国投资澳大利亚矿产的政策性风险。

金融危机下,太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行为,引起了外国政府的敏感,提高了当地政府警觉程度,从市场行为演变为政治行为。因此,我国企业投资澳大利亚矿产正面临着一定的政策性风险。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与政府关系密切,从而被归入“主权”投资者的类别,其中部分企业寻求更大的控股权,更加引起澳政府的密切关注。因此,这类企业投资澳大利亚矿产将遭遇澳大利亚政府更多的干预,遇到较高政策门槛,风险较大。中国企业多宗收购活动相继受阻,一些议员要求当局加强监管中资企业的收购申请。

3.2并购价竞争抬高导致的资金障碍

虽然金融危机下,矿产资源相对价格较低,但由于资源短缺国家越来越重视海外资源并购,有的企业从事的主业并不与矿业相关,也加入到了海外投资矿业的行列。而中国企业大量“走出去”,已表现出各自为政、缺乏合作精神的趋势。在与海外矿企的谈判过程中,中国企业势力分散不利于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相抗衡,更有甚者,国内企业内部会出现竞相加价,相互拆台,互挖墙脚的现象。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谈判成本。同时随着经济升温,澳大利亚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也有意提高价格。

3.3中国企业自身的海外收购经验能力障碍

虽然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海外扩展提供了广阔机会,但是国内企业在资本规模、管理、风险控制能力、经验方面非常欠缺,仍然与积累了几十年经验的跨国企业有差距。并且海外投资,由于环境、沟通方式的限制,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不能及时核对对方信息,也是造成国内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不断碰壁的原因。以首钢投资吉布森山为例,首钢海外收购受阻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技术层面的问题。任何一项海外收购都要经历复杂的利益博弈过程。中国投资澳大利亚之所以受阻,主要还是由于国内企业在知识和经验准备方面存在不足,国内资本运作的既有经验在国际上往往是行不通的。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运作并不十分规范,导致国内企业的股权转让程序与国际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3.4中澳之间的社会文化障碍

(1)澳洲多数民众的反对呼声。

目前澳大利亚人的心态是一边欢迎中国前来投资,一边却又日益忧心支撑其经济命脉的重要资源行业为外资所控。澳洲的民调显示,澳洲大半民众以疑虑的眼光看待中国企业收购澳洲矿产。57%受访者认为,澳洲应该拒绝中国的这类投资。只有25%的人认为,来自中国的投资将有助于振兴澳洲的经济。

(2)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在东西方文化差异下收购海外企业将是一大挑战。中国企业“走出去”并不容易,西方国家制度稳定,公司治理比较规范。而包括中铝在内的中国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还较远,熟悉西方规则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4对澳投资障碍的解决对策

4.1并购准备方面

(1)积累和提高跨国投资运作的经验与能力。

我国企业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提高跨国投资的运作能力,如学习世界级跨国公司的管理方式、积极引进相关人才等,以此提高跨国投资的成功率,顺利开展后续的生产经营活动。

(2)与国外企业建立联系,多渠道获得并购信息。

在澳洲矿业市场情况恶化的背景下,市场上充斥着出现危机的企业,不少企业的资源状况比较好。并购交易达成的前提条件是搜寻到目标公司,并与之建立联系以继续进行谈判。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企业应该大胆地走出去,通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合作建立起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宽范围地寻找并购对象。

4.2澳洲政府审批方面:加强与澳政府沟通,深入了解澳洲的法律法规

中国企业可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当地法律环境的熟悉,如寻求我国驻当地使馆的帮助、开展尽职调查等方式,对涉及投资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搜集和分析,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中国企业应注重与澳大利亚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适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关活动,使澳政府和社会公众充分了解中国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能力,充分披露相关并购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尽量避免参与生产经营活动,避免当地就业、劳资、土地和土著等问题。

4.3并购操作方面

(1)采用合资公司模式,赢得澳洲政府和民众支持。

为了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可通过与澳大利亚实体成立合资公司的模式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澳洲矿产资源,可以减少澳方反华情绪,赢得澳洲政府和民众的支持。通过后续的合作与经营,让澳洲政府和民众逐渐了解中国企业的市场经营能力。

此外,在投资方的选择上,为了防止形成卖方垄断,顺利通过FIRB的审批,可减少对当地最大矿业企业的投资,转而与其竞争对手合作,并购澳大利亚规模较小的企业。

(2)加强与国内“走出去”公司的沟通与协作,避免国内企业之间恶意竞争导致的并购价格抬升。

中国企业大量投资澳大利亚矿业市场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澳大利亚有关方面的危机意识和反对情绪,同时,中方企业内部的竞争也提高了投资收购的成本。因此,中国企业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投资澳大利亚资源产业,一方面可以降低并购价格,另一方面合作各方可以在技术、资金和投资经验方面进行互补,增强并购和资源开发的成功率。

(3)进一步拓宽企业集团融资渠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加强融资,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对外扩张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无疑是降低企业集团融资风险的长远之计。提高企业集团直接融资比重,一是要推动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集团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二是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4)实行多样化的投资方式。

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可以采取的方式很多,但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边界日益模糊,应该考虑新的投资方式,例如战略联盟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其他形式难以获得的市场准入、销售渠道、研发资源等。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有:战略性合资企业;相互持股投资;功能性协议。

5结语

金融危机的发生为中国企业海外抄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中方应该从自己或其他企业的投资过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扩张做好充分准备。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矿业市场的低谷已经过去,中国在澳矿企的投资形势也会不断变化,加强与澳沟通,开展中方企业间合作将是中国企业在澳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

猜你喜欢

投资金融危机障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跨越障碍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